-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物聯網工程概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525721
- 條形碼:9787111525721 ; 978-7-111-52572-1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物聯網工程概論 本書特色
本教材主要圍繞物聯網三層結構的關鍵技術,結合了智慧圖書館、智能交通、智慧農業和智能家居等物聯網應用,將物聯網領域目前的研究狀況、物聯網概念定義、發展歷程、體系架構、技術標準、關鍵技術和主要難點等方面進行闡述,詳細介紹了epc和rfid、傳感器技術、物聯網控制、通信網絡、云計算及物聯網安全等技術,并根據目前物聯網標準發展情況,結合具體的應用實例,以達到物聯網工程及相關專業的學生學習、研究的目的。教材配套全套的多媒體教學資料,方便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
物聯網工程概論 內容簡介
“十二五”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教材 通過大量的應用案例,幫助學生理解物聯網的概念和應用
物聯網工程概論 目錄
物聯網工程概論 節選
物聯網自從其誕生以來,已經引起巨大關注,被認為是繼計算機、互聯網、移動通信網之后的又一次信息產業浪潮。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將人類生存的物理世界網絡化、信息化,將分離的物理世界和信息空間有效互連,代表了未來網絡的發展趨勢與方向,是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出現的一種聚合性應用與技術提升。
物聯網是一次技術革命,代表未來計算機和通信的走向,其發展依賴于在諸多領域內活躍的技術創新。物聯網的技術則融合了RFID(射頻識別)技術、WSN(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傳感器技術、服務支撐技術、網絡傳輸技術等多種技術。RFID 是一種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可以快速讀寫、長期跟蹤管理,在智能識別領域有著*常看好的發展前景;短距低功耗為特點的傳輸網絡的出現使得搭建無處不在的網絡變為可能;以 MEMS為代表的傳感器技術拉近了人與自然世界的距離;服務支撐技術則為發展物聯網的應用提供了服務內容。
本書是為了配合物聯網相關專業的專業前導課程“物聯網工程概論”而編寫的。作為一門專業前導性的課程,本書主要從物聯網的層次、技術、服務、知識體系以及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物聯網工程師的角度,闡述了該課程包括的主要內容。本書試圖通過大量的應用案例,幫助學生理解物聯網的概念和應用,啟發讀者的學習興趣,培養讀者創新思維能力。本書既可以作為應用型本科物聯網工程相關專業的課程教材,也可以作為高職高專物聯網應用技術相關專業的課程教材。
全書共分8章內容,涉及物聯網緒論、物聯網感知層技術、物聯網網絡層技術、物聯網支撐技術、物聯網安全技術及物聯網技術應用。此外,考慮到高職學生特點,本書還以附錄的形式提供了3個認知實驗,以期學生對相關關鍵技術有感性的認識。無錫物聯網研究院在三層架構的體系結構上,提出了“六域”的物聯網國際標準,并于2014年獲得通過。“六域”由用戶域、目標對象域、感知控制域、服務提供域、運維管控域和資源交換域組成,本教材融入了這些物聯網的*新成果。
本書由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劉全勝教授擔任主編,并負責組稿。參加本書編寫工作的有劉全勝(第1章、第2.5~2.6節、第8章),吳孔培(第2.1~2.4,第6.5節),王榮(第3章),吳偉(第4章),王波(第5章),平毅(第6.1~6.4節),曹建峰(第7章);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沈杰及團隊成員劉馬飛、陳慧為本書的編寫提供了部分材料,在此向他們表示感謝。同時,本書的出版得到了機械工業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對他們一并表示感謝。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大量的書刊和網上有關資料,在書中未注明處,在此向原著作者表示感謝。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疏誤之處,希望得到讀者的批評指正。
物聯網工程概論 作者簡介
劉全勝,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物聯網學院院長,教授,高級工程師,引領了高職院校物聯網專業的發展,在物聯網專業建設、培訓、實訓設備建設方面一直主持工作,曾編寫多種電子信息類和物聯網教材。
- >
回憶愛瑪儂
- >
二體千字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虎
- >
莉莉和章魚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