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故都的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039304
- 條形碼:9787547039304 ; 978-7-5470-3930-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故都的秋 本書特色
敏感,憂慮,細微。
郁達夫——中國現代文學*著名的傷感主義作家。
性的苦悶,生的壓抑;
恨無力回天,遂隨波逐流。
異鄉漂泊著的自嘆與哀憐,
精神零余者的頹廢與沉淪。
故都的秋 內容簡介
1、郁達夫的作品常取材于身邊的故事,他曾自言“文學作品都是作家的自敘傳”。郁達夫重視文學的真實感,追求精神體驗的真切。閱讀他的作品,可以了解作者的生活經歷、心境情緒的變化,能探求到郁達夫的宏達的政治訴求,以及對現代性和文明社會的自我追求等思想歷程。
2、郁達夫塑造了一系列掙扎于生之苦悶的“零余者”的形象,他們自嘆“生則于事無補,死亦于人無損”,袋里無錢,身體有恙,報國無門,前途無望,真實地記錄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新舊嬗變的時代知識分子的精神劇變,也是對當時社會萬象和市井生活的切實描繪。
3、與同時代的作家相比,郁達夫的作品尤顯特別,如毫不避諱地性描寫,將性的苦悶、性的痛苦做了淋漓盡致的宣泄;在一個男性主導的社會里,塑造出了許多豐富多彩、命運疏途的女性形象;其主人公密集地呈現出了身體疾患或者精神疾患,疾病在郁達夫的作品中具有某種特殊的價值。
故都的秋 目錄
故都的秋 相關資料
人生終究是悲苦的結晶,我不信世界上有快樂兩個字……我豈是甘心墮落者?我豈是無靈魂的人?不過看定了人生的命運……你們若能看破人生終究是悲哀苦痛,那么就請你們預備,讓我們攜著首一同到空虛的路上去罷。
——郁達夫
他(郁達夫)的無數的短篇小說是他的抒情詩的延長的作品。他的小說里,篇篇有內熱的、沉郁的、清新的詩味在那里。
——德國詩人 施篤姆(theodor storm)
廣度不及魯迅,但深度優于魯迅,沒有他便沒有新文學。
——竹內好
達夫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愛國是他畢生的精神支柱。——夏衍
在中國文學史上,將永遠銘刻著郁達夫的名字,在中國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紀念碑上,也將永遠銘刻著郁達夫烈士的名字。——胡愈之
故都的秋 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詩人、革命烈士。原名郁文,字達夫,三歲喪父,家道中落。生活的艱辛和無常為他的性格和日后的創作奠定了憂郁、苦悶、傷感的基調。1913年,隨長兄赴日留學,先習醫,又改文,后又取得經濟學學位。留日十年,深感弱國子民受到的歧視,在大量閱讀各國文學作品的同時,廣泛接觸了日本和歐美近現代社會的思想和文學思潮。在創作中,常常把個人的經歷作為素材,對男女性愛、性心理等內容也毫不避諱,真實地反映出個人的思慮與苦悶。
- 主題:郁達夫的秋天
作為一代人小學時聽過的民國文學家中的代表人物。郁達夫就像你身邊那位熱心的學長、真誠的同事,看似大大咧咧,實際上卻是敏感憂郁。每篇散文,讀完最多不過十幾分鐘,卻如電影一般,呈現了郁達夫自身從文學青年到真誠中年的一生……郁達夫的散文沒有刻意的感時傷懷,也不渲染人生苦難,而是專注展現自身的細膩變化,文風真實,正是因為真實而瀟灑,所以盡顯可信。所有文學青年的心路歷程,人生軌跡。
- >
推拿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