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抗戰時期的中國文藝口述實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69322
- 條形碼:9787516169322 ; 978-7-5161-693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抗戰時期的中國文藝口述實錄 本書特色
★ 16開平裝,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 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讀的書籍,它以口述實錄的形式記錄了抗戰時期中國文藝工作者們的奮斗歷程和創作成果
★ 口述者既有張光年、胡一川、賀敬之、呂與、孟波、凌子風、于藍、朱琳、歐陽山尊、王昆、劉熾、嚴良塑、羅浪等一些知名文藝大家,也有很多名不見經傳的普通抗戰文藝工作者
★ 受訪者中有在八路軍、新四軍及各抗日民主根據地的文藝工作者,也有在國民黨軍隊所在戰區和大后方國民黨統治區的文藝正作者
七十年前,中國的抗日戰爭取得了勝利。這次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唯一戰勝了外族大舉人侵的戰爭,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壯舉,也為贏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貢獻。
抗日戰爭的勝利主要是靠中國軍民和盟軍與日本侵略者的浴血奮戰取得的;但除了武裝的軍隊,投身抗戰的文藝大軍也功不可沒。可是,多年來,不僅一度這方面的歷史似乎被“遺忘”,而且學界多對抗戰文藝的歷史功績認識不足,評價過低。②雖然1979年以后這種狀況有了很大改善,但有關史料的相對缺乏和零散,使得一些專業歷史學者在撰述抗日戰爭這段歷史時仍然難以收集和利用,故亦會忽略抗戰文藝這方面內容(一位主持過抗戰史著作的老學者親口講過這樣的話),或一帶而過。
近年來,有學者呼吁應抓緊抗戰文藝史料的挖掘和整理,也有人已經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中包括口述的采集和整理。口述歷史不僅被學者視為能呈現歷史多面性的活的史料,可以拓寬歷史的范圍,而且能對已有的歷史記載加以印證和補充,還可成為“自下而上看歷史,的史觀的有效方式。但是,近來出版的文藝界人士的口述專集,報刊發表的口述文章,以及電視臺播放的訪談節目,受訪者往往是一些文藝名家,并集中于魯迅藝術學院等知名文藝單位,普通文藝工作者和小文藝單位的活動常被忽略。而且出于娛樂性和收視率的考慮,媒體的采訪常以媒體人的興趣點展開,呈現的口述往往碎片化。如此采集的口述,深度和廣度都遠遠不夠。
為了搶救日漸調零的抗戰文藝老戰士頭腦中的寶貴記憶,使這些有價值的回憶不至流失,我們下決心著手采集更多的口述,并編輯這樣一部書。這里要申明,本書標題雖然是《抗戰時期的中國文藝》,但書內所看口述敘述的只是為抗戰服務和于抗戰有利的文藝活動,不包括那些與抗戰無關的文藝活動,更不包括那些替日本人在華統治涂脂抹粉,甚至為日本侵華助威的文藝活動。
這里收集的口述既有張光年、胡一川、賀敬之、呂與、孟波、凌子風、于藍、朱琳、歐陽山尊、王昆、劉熾、嚴良塑、羅浪等一些知名文藝大家的,也有很多名不見經傳的普通抗戰文藝工作者的。他們中有在八路軍、新四軍及各抗日民主根據地的文藝工作者,也有在國民黨軍隊所在戰區和大后方國民黨統治區的文藝正作者。本書所缺的是淪陷區文藝工作者的口述。中國旅日學者邵迎建在臺北出版的《抗日戰爭時期上海話刷人訪談錄》口似可多少彌補這方面的缺陷。
抗戰時期的中國文藝口述實錄 內容簡介
為了搶救日漸凋零的抗戰文藝老戰士頭腦中的寶貴記憶,使這些有價值的回憶不至流失,該書主編采訪了近八十余位老人,其中既有張光年、胡一川、賀敬之、呂驥、孟波、凌子風、于藍、朱琳、歐陽山尊、王昆、劉熾、嚴良堃、羅浪等一些知名文藝大家的,也有很多名不見經傳的普通抗戰文藝工作者的。他們中有在八路軍、新四軍及各抗日民主根據地的文藝工作者,也有在國民黨軍隊所在戰區和大后方國民黨統治區的文藝工作者。
抗戰時期的中國文藝口述實錄 目錄
抗戰時期的中國文藝口述實錄 節選
抗戰時期的中國文藝口述實錄 作者簡介
李丹陽,現為中華口述歷史研究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客座研究員、中共黨史研究會工運史分會特聘研究員、中英文化交流學會常務理事。
副主編劉南虹,1988年進入北京電視臺,任新聞部、影視部、文藝部編輯、記者、制片人,采訪、編輯、主任編輯,制作了大量新聞、專題節目,多次獲獎。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莉莉和章魚
- >
隨園食單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