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1896-1974-朱可夫畫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383684
- 條形碼:9787506383684 ; 978-7-5063-8368-4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1896-1974-朱可夫畫傳 本書特色
他的軍事天才在偉大的衛國戰爭中得到了*突出的體現。 他一個人在衛國戰爭中所發揮的作用,是無人可以替代的。 戰爭時期,他總是出現在*危險的地方,挽救那里的局勢,然后奔赴新的戰場。 在人類歷史上,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夠達到他那樣的成就——以個人的獨特才能影響了戰爭的進程。 他耿直忠厚的性格,也讓他成為士兵和群眾*愛戴的人。 他的聲望甚至超過了*高領袖斯大林。 他是蘇聯真正的英雄。
1896-1974-朱可夫畫傳 內容簡介
《朱可夫畫傳》朱可夫是蘇聯真正的英雄。他的軍事天才在偉大的衛國戰爭中得到了*突出的體現。他一個人在衛國戰爭中所發揮的作用,是無人可以替代的。在人類歷史上,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夠達到他那樣的成就——以個人的獨特才能影響了戰爭的進程。 《朱可夫畫傳》以*精煉的文字、*精彩的圖片、**化的內容組合,形象而凝練地展示朱可夫豐富多彩的一生。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了解他、看見他、感受他,并從中收獲諸多有益的人生啟示。
1896-1974-朱可夫畫傳 目錄
1896-1974-朱可夫畫傳 節選
引子:他使世界免于奴役 每年的6月22日,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國家都會舉行紀念衛國戰爭勝利的活動。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直接入侵了蘇聯。英勇的蘇聯人民奮起反抗,*終打敗德國法西斯。在那場戰爭中,蘇聯共傷亡了兩千七百萬人。 如果蘇聯失利,世界歷史就會改寫,世界將會被瘋子掌控,那將會是全人類的一場浩劫。挽救蘇聯的人們,全世界都會記住他。 如果你問一位俄羅斯朋友,誰是蘇聯衛國戰爭中*出色的軍事家?他一定會告訴你,是受人尊敬的朱可夫元帥。 他總是出現在戰爭時期*危險*緊急的地方,從而挽救那里的局勢,然后奔赴新的戰場。他耿直忠厚的性格也讓他成為士兵和群眾*愛戴的人,甚至超過了*高領袖斯大林。 他是蘇聯真正的平民英雄。 **章 從皮匠到騎兵 格奧爾基·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1896年12月2日出生在莫斯科西南卡盧加省的斯特列爾科夫卡村。父親康斯坦丁·安德烈耶維奇是個窮鞋匠,母親烏斯季尼婭·阿爾捷米耶芙娜給地主干活。 這是一個很普通的俄羅斯農民家庭。朱可夫有一個大他兩歲的姐姐,四口人過著緊巴巴的日子。后來媽媽又生了一個小弟弟。為了養活三個孩子,媽媽把小弟弟交給爸爸、姐姐和朱可夫照顧,自己進城去干活,希望可以多賺一些錢。 那時候姐弟倆分別是七歲和五歲,也學會了幫爸爸分憂。不過,沒有母親照顧的弟弟還是越來越瘦弱,終于死于營養不良。 禍不單行的是老房子又壞了,一家人只好住在草棚里。爸爸四處求人,終于分期付款買到了一座很小的房架,約了幾個鄰居幫忙,才算把新房子蓋好。 以后的兩年時間里,全家一直在勒緊褲腰帶還債,收入只能買點面和鹽。好心的鄰居們經常接濟他們一些粥和菜湯,這才挺了過來。 在這種家庭里長大的朱可夫深知生活的艱難,他經常幫家里割草喂那匹老馬,閑時還下水去摸魚,送給那些幫助自己家的鄰居。 生活好轉一些之后,七歲的朱可夫進入了本村的教會小學。他學習刻苦,成績優秀。三年小學讀完后,按照農村的慣例,父親該給孩子找師傅學手藝了。 爸爸是鞋匠,自然想到該讓兒子去學皮匠手藝。1908年,朱可夫被送到了親舅舅的作坊里做學徒。不過他被爸爸告誡說,不要叫舅舅,而要稱呼人家先生,因為“老板不喜歡窮人做他的親戚”。 朱可夫為了學成手藝,不知被老板、工頭打了多少次。到十六歲的時候,他已經成了一個熟練的幫工,空閑時間也多了起來。于是,他參加了市立的夜校學習,每天白天干活,晚上上課,就這樣堅持了兩年多。等夜校畢業的時候,他通過了中學水平的考試,為此他深深感謝夜校的老師。 也正是在那個時候他認識了瑪利亞,一個莫斯科姑娘。他們感情很好,甚至打算結婚。可惜戰爭把平靜的生活打破了,沙皇下了征召青年參軍的命令,滿十九歲的朱可夫被迫入伍,奔赴沙場。 朱可夫的部隊是龍騎兵,這是一種精通騎術卻又能夠徒步作戰的兵種,既可以當作騎兵使用,又能在平地上徒步作戰。朱可夫因能夠成為騎兵而十分自豪,同村的伙伴也很羨慕他。 他匆匆向老板告辭,回家幫父母又收了一次麥子,就趕去部隊報到。看著兒子的背影在村口消失,年過七旬的父親淚流滿面,母親也一下子蒼老了許多。 村里人安慰他的父親說,別擔心,這個孩子聰明又強壯,一定不會有事的,說不定他能成為軍士呢! 那時候是1915年7月,皮匠朱可夫就這樣參加了**次世界大戰。 第二章 從戰爭英雄到革命衛士 轉眼到了1916年春天,第五后備騎兵團士兵朱可夫已成為訓練有素的騎兵。上級通知他們,即將編成增補騎兵連,并且在開赴前線前繼續進行野戰訓練。 上級還挑選了三十名訓練成績*好的士兵,準備培養成軍士。被錄用的人中就有朱可夫,他和同伴們一起被送進教導隊繼續學習。 前線的俄羅斯軍隊在裝備上比德國人差,所以騎兵傷亡很大。8月初,團里命令朱可夫所在的教導隊的優秀學員提前畢業,馬上趕赴增補騎兵連。這一個十五人組直接開赴前線——到第十騎兵師去。朱可夫在這份十五人名單中列第二名。 第十騎兵師是一支精銳的騎兵部隊。9月初,該師在貝斯特里茨山林地區集合參加了戰斗。但由于山林地區不允許進行騎兵沖鋒,所以,騎兵們經常被迫下馬徒步執行任務。這對于龍騎兵來說,正是他們的長處。朱可夫在戰斗中表現出色,他俘虜了一個德國軍官,得到了**枚勛章。 1916年10月,朱可夫在執行任務時踩中了地雷,瞬間被爆炸的氣浪從馬上掀下來。在醫院中醒過來時,他已經昏迷了一天一夜。這次爆炸讓他聽力受損,還容易頭暈。醫務委員會認為他不適合上前線,就派他到拉格爾村的增補騎兵連去訓練新兵。 這個時候,朱可夫真的被提升做了軍士,肩章上多了幾條軍士銜,他具備實戰經驗,胸前還掛了兩枚喬治十字勛章。 他滿懷熱情地鼓勵新兵們戰勝恐懼,卻發現他們和自己當時的想法完全不同。他們根本不想再上前線打仗,他們希望回家過好日子,希望擁有土地和面包。他們并不是害怕戰斗,而是厭惡不人道的戰爭。 朱可夫觀察了士兵們的情緒,敏銳地感覺到好像有什么事情要發生了。 1917年2月27日一早,駐扎在拉格爾村的騎兵連突然緊急集合。然后,連隊沿大路向駐扎著第五后備騎兵團司令部的巴拉克列亞城前進,誰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一群舉著紅旗示威的人出現在隊伍前面,連長猛地向馬抽了一鞭,策馬向團部奔去,其他連長也都跟在他的后面。這時,突然從團部里走出的一群軍人和工人宣布,這支部隊決定不為沙皇賣命了。 一位高個子的軍人大聲對士兵們講話說,他們不給沙皇賣命了,他們要的是和平、土地和自由。這位軍人用口號結束了自己簡短的演說:“打倒沙皇!打倒戰爭!各國人民和平萬歲!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萬歲!烏拉!” 這就是“二月革命”。 朱可夫,這個窮苦農民的孩子被革命熱情所感染,他決定站在蘇維埃一邊,為窮苦人民的利益而戰斗。于是,他加入了赤衛隊。 但是,傷寒襲擊了他,他不得不回家休養幾個月。等到他重新歸隊參加紅軍的時候,已經是1918年初了。這個時候,紅軍已經有五十萬人的規模了。 當時,俄羅斯全境很不太平,白軍在虎視眈眈地覬覦著政權。農村到處有匪徒結幫作亂,城市里沒有糧食,紅軍去征集糧食又引起農民的反感。 到了1919年,國內戰爭已經到了*激烈的時候,幾個帝國主義國家支持的白軍十分強大,但是紅軍也逐漸壯大、成熟起來。當時,紅軍已經擁有四十二個師,數百萬勇敢的年輕人為了保衛蘇維埃而奔赴前線。 1919年3 月1日,朱可夫被吸收為俄共黨員。后來他回憶時認為,那是他*難忘的一天。他在回憶錄中寫道:“如今,許多事已被忘懷,但吸收我入黨的日子卻終生銘記在我心間。從那時起,自己的一切思想、追求和行動都力求服從一名黨員的義務。而且,當事件涉及與祖國的敵人戰斗時,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始終牢記我們黨要我們成為忘我為人民服務的榜樣的要求。” ……
1896-1974-朱可夫畫傳 作者簡介
時影,資深圖書策劃編輯人,曾策劃編撰許多歷史圖文書籍,尤其集中在影像人文歷史類圖書。出版有《世界名人小畫傳》《民國萬象》 《目擊世界100年》等系列影像歷史圖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