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337554
- 條形碼:9787509337554 ; 978-7-5093-3755-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 內容簡介
《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是在我主講的本科和碩士的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課程講稿基礎上,結合給企業、法院、檢察院、律協、高校等機構講授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的培訓講義基礎上整理而成。
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 目錄
**節 現代勞動法發展路徑
一、現代意義勞動法的產生
二、歐美國家勞動法發展梗概
三、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勞動立法
四、中國與國際勞動組織和國際勞工公約
五、中國勞動立法及實施述評
第二節 勞動法的基本理論
一、勞動法基本問題
二、國外勞動法的立法模式及其特點
第三節 勞動關系
一、勞動法律關系的概念
二、勞動法律關系的特征
三、勞動法律關系和事實勞動關系的區別
四、勞動關系和雇用關系的區別
五、復雜特殊勞動關系
實務案例
案例一:某家具廠、鄧某與蔡某事實勞動關系糾紛一案
案例二:陳某訴賴某雇用合同糾紛案
第二章 勞動者的權利與義務
**節 勞動者權利與義務的法律特征
一、勞動者權利與義務的特殊屬性
二、勞動者的權利是多層次構成的綜合權利
三、勞動者權利與義務具有人身屬性
第二節 勞動者的權利
一、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
二、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
三、享有休息休假的權利
四、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
五、獲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
六、享有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
七、享有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
八、享有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第三節 勞動者的義務
一、勞動基本義務
二、提高職業技能義務
三、執行安全衛生規程和規章制度的義務
四、法律規定的其他義務
實務案例
案例一:勞動者有權解除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案例二:梁某內退后受原單位指派工作糾紛案
第三章 勞動就業法
**節 勞動就業概述
一、勞動就業的概念和特征
二、勞動就業權的概念和特征
三、失業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節 勞動就業的基本原則
一、國家促進就業原則
二、平等就業和自主擇業原則
第三節 勞動就業的形式
一、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就業
二、職業介紹機構介紹就業
三、勞動者自主就業
四、特定人員的就業方式
第四節 特殊群體就業保障
一、婦女就業保障
二、殘疾人就業保障
三、退役軍人就業保障
四、農村勞動力的就業保障
實務案例
案例一:部門女經理懷孕后被公司改派掃廁所案
案例二:非法使用童工和強迫勞動——山西"黑磚窯"事件
第四章 勞動合同法
**節 勞動合同概述
一、勞動合同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二、勞動合同的立法路徑
第二節 勞動合同的訂立
一、勞動合同訂立的原則
二、勞動合同的內容
三、勞動合同的期限
四、勞動合同的生效
第三節 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
一、勞動合同的履行及基本原則
二、勞動合同的變更分類及變更的一般原則
第四節 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一、勞動合同的解除
二、勞動合同的終止
三、經濟補償金
四、競業限制條款的約束力
第五節 用人單位規章制度
一、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概念
二、勞動合同與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及其效力問題
三、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違法和無效分析
第六節 勞務派遣
一、勞務派遣的概念
二、勞務派遣的地位
三、勞務派遣簽訂合同要注意的問題
第七節 非全日制用工
一、非全日制用工的概念
二、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合同的簽訂
實務案例
案例一:醫療期內不能調整工作崗位
案例二: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下的合同變更爭議
案例三:金泰公司以馬某曠工為由隨意解除合同糾紛案
第五章 集體合同法
**節 集體合同概述
一、集體合同的概念
二、集體合同的特征
三、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的關系
第二節 集體合同的訂立
一、集體合同訂立的原則
二、集體合同訂立的程序
第三節 集體合同的內容和效力
一、集體合同的內容
二、集體合同的效力
第四節 集體合同的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
一、集體合同的履行
二、集體合同的變更和解除
三、集體合同的終止
實務案例
案例一: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沖突案
案例二:某市本田公司工資集體談判案
第六章 工會法
**節 工會法概述
一、工會法沿革
二、工會的社團法人資格
三、撥繳工會經費的支付令申請
第二節 工會工作人員的勞動合同問題
一、基層工會專職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員延長勞動合同期限問題
二、職工和工會人員因參加工會活動或者履行職責被解除合同問題
第三節 工會在維護勞動者合法地位中的作用
一、工會在參與民主管理方面的職責
二、工會在集體合同和勞動合同訂立與履行中的職責
三、工會在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的職責
四、工會在用人單位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設施方面的職權
五、工會在處理和解決勞動爭議方面的職權
六、工會就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情況進行監督的職權
七、工會為職工提供法律服務的職責
實務案例
案例一:工會副主席楊某維護職工權益被企業辭退案
案例二:朗盛養殖場工會主席陳某依法組建工會維護職工權益被解除合同案
……
第七章 職業培訓法
第八章 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法
第九章 工資保障法
第十章 勞動監察法
第十一章 勞動人事爭議處理法
第十二章 勞動法律責任
第十三章 社會保險法
第十四章 養老保險法
第十五章 醫療保險法
第十六章 工傷保險法
第十七章 失業保險法
第十八章 生育保險法
第十九章 社會保險的跨地區轉移和接續
第二十章 社會救助法
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 節選
《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 中國《憲法》規定,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據此,中國制訂了一系列勞動保護的法律、法規,初步建立了各項勞動安全衛生管理制度。《勞動法》第六章規定了勞動安全衛生制度,規定了勞動者有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其中第五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第五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有權拒絕執行;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行為,有權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第七章還專章規定了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為了切實加強勞動保護工作,國家還通過勞動立法的規定,要求用人單位建立起各項勞動、安全衛生管理制度,使用人單位把勞動保護的行政管理工作與安全衛生的技術管理工作密切結合起來,形成一整套制度貫穿到日常工作之中,使勞動者的勞動安全衛生權利獲得各項制度的保證。為了及時掌握職工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發生的情況、原因和規律,防止事故重復發生,《勞動法》規定國家建立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統計報告和處理制度。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和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對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傷亡事故和勞動者的職業病狀況,進行統計、報告和處理。 五、獲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 職業技能培訓是為了培養和提高勞動者從事各種職業所需要的技術業務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而進行的專門教育和訓練活動。把獲得職業技能培訓列為勞動者的基本權利,其目的在于要從法律上保證勞動者能夠獲得職業技能培訓而得到業務技術的提高。 職業技能培訓是生產發展的客觀要求。生產的發展客觀上要求勞動者具備相應的知識和技能,特別是現代化生產,設備構造越來越復雜,工藝越來越先進,分工越來越精細,對勞動者知識和技能的要求越來越嚴格,而勞動者掌握一定的職業知識和技能,必須通過學習和實際活動才能獲得。因此,在任何社會制度下,對勞動者進行職業技能培訓都是生產發展的必要環節。各國政府都很重視職業培訓,普遍建立了自己的職業教育制度。 中國《憲法》規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國家發展社會主義的教育事業,提高全國人民的科學文化水平。國家舉辦各種學校,發展學前教育,普及初等義務教育,發展中等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根據憲法,《勞動法》中規定了勞動者享有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是勞動者受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賦予勞動者這一權利,有利于提高勞動者的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有利于失業人員重新就業,緩解失業。 為保障勞動者享有的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法律規定了國家和用人單位在職業培訓方面的職責。《勞動法》第六十六條規定:“國家通過各種途徑,采取各種措施,發展職業培訓事業,開發勞動者的職業技能,提高勞動者素質,增強勞動者的就業能力和工作能力。”第六十七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發展職業培訓納入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劃,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個人進行各種形式的職業培訓。”第六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業培訓制度,按照國家規定提取和使用職業培訓經費,根據本單位實際,有計劃地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培訓。從事技術工種的勞動者,上崗前必須經過培訓。” ……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