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干戲:胡導從藝七十年留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60017
- 條形碼:9787503960017 ; 978-7-5039-600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干戲:胡導從藝七十年留痕 本書特色
胡傳揚、胡傳敏所編的《干戲(胡導從藝七十年留痕)(精)》以編年體形式作為結構主線進行評述,詳細記錄了戲劇家胡導的戲劇生涯。解放后長期在上海戲劇學院從事話劇表、導演教學及科研工作。胡導老師曾培養了焦晃、楊在葆、梁波羅、李家耀、胡慶樹等一大批觀眾耳熟能詳的名演員、名導演。
干戲:胡導從藝七十年留痕 內容簡介
《干戲:胡導從藝七十年留痕》以胡導的舞臺藝術生涯作為結構主線,按照年代順序分為:一、看戲、學戲,二、業余戲劇人,三、職業演員生涯,四、導演之路五、尋找“自我救贖”,六、勉力新文藝,七、轉型:戲劇學院老師,八、晚晴,再上層樓育碩果,九、不了戲劇情,十、胡導:為中國戲劇事業奉獻畢生的人,藝術年表。詳細記錄了戲劇家胡導充滿傳奇色彩、碩果累累的戲劇生涯。
干戲:胡導從藝七十年留痕 目錄
業余戲劇人/1936—1939/
職業演員生涯/1939—1941/
(一)角色創造成敗錄
(二)代演救場的“職業能耐”
(三)上海劇藝社:捐導的戲劇大學
導演之路/1942—1945/
(一)棄短圖新,悄然變身
(二)辦劇團,《甜姐兒》底定職業導演地位
(三)與“中旅”和其他劇團的戲緣
(四)葉明先生評說胡導的導演
尋找“自我救贖”/1946—1949/
(一)商業話劇畸形繁榮,胡導的反思與檢討
(二)在上海周邊尋找話劇演出空間
(三)回歸郵局,重做業余導演
勉力新文藝/1949—1951/
轉型:戲劇學院老師/1951—1966/
(一)從學于蘇聯戲劇專家
(二)表演系1959屆
(三)編寫表演教材,論說演員矛盾
(四)作為導演
晚睛,再上層樓育碩果/1977—1986/
(一)重返教學**線
(二)表演師資進修班與《貴人迷》
(三)導演專修科、導演進修班與《溫莎的風流娘兒們》
(四)其他導演實踐和教學科研
不了戲劇情/1987—2007/
(一)退居二線,仍有“戲”又有戲
(二)耄耋之年,著書立說
(三)彰師德風范,顯師生濃情
胡導:為中國戲劇事業奉獻畢生的人/2007—2013
胡導戲劇活動年表(1949以前部分)
胡導戲劇活動年表(1949以后部分)
胡導戲劇教學活動年表
胡導著述年表
參考文獻
后記
干戲:胡導從藝七十年留痕 節選
《干戲:胡導從藝七十年留痕》: 胡導,本名胡道祚,祖籍安徽涇縣,宗“安吳胡氏”。1915年9月23日(乙卯年八月十五中秋節)出生于江西南昌,1918年隨父母遷居安徽蕪湖,在那里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時代。6歲時進私塾開蒙,11歲在當地教會辦的圣公會小學就讀,后在蕪湖關中中學上初中,1930年夏畢業。年尚幼,家中長輩即常領著他去當地戲園子看京戲,每年正月都要看幾次。 稍長,已入讀高中的姐姐又帶他觀看了當地的“文明戲”。1927年,胡導在圣公會小學就讀時,恰逢北伐軍進入蕪湖,青年學生們就把教堂布道講壇當舞臺,演了不同于“文明戲”(按幕表制表演)的“新劇”(按既有劇本演出)《復活的玫瑰》。這些戲文和演員表演打動過他,給他留下了難忘的印象。根據胡導撰寫的回憶錄《干戲七十年雜憶》(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年出版,以下簡稱《雜憶》),他七十多年后依然清晰地記得這樣一些戲: 《大劈棺》里那位演田氏的女演員,只見她脫去渾身縞素的孝服,換上黑色的緊身內衣褲,手執利斧,從下場門飛也似地奔上來在棺材前一個亮相——臉上全卸下了脂粉,卻厚厚地抹上了閃閃發亮的一層油,襯得那倒豎著的兩條柳眉顯得特別粗特別黑,那圓睜著的一雙杏眼直勾勾地閃出兩道怕人的兇光,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兩唇緊咬著右頰部一縷從頭上撩下來的又厚又寬的頭發……這個造型一下子襯著眼睛里閃出來的兇光,好像田氏已兇狠到要發瘋的地步了! 《刀劈三關》是位坤伶靠把老生演的。她有一副調門特別亮堂中氣又極足的好嗓子,行家說她唱時“滿弓滿調”,唱得“淋漓盡致,一氣呵成”。 《寶蟾送酒》是歐陽予倩先生編排的“紅樓”戲,果然這戲有點不同凡響了:用了一點布景,是個書房一角的模樣,那演薛蝌的小生也是坤角,她演的很文靜,不俗氣,但總覺得“他”不是個男人,而演夏金桂的那個男演員,細高個兒,脖子也特細特長,按“丑婆子”味兒演,看得出觀眾對“她”厭惡。 做工老生葛少巖在《鹿臺恨》中扮演比干,紂王問他要心,他用一段蒼勁有力而又鏗鏘有節的說白,再伴一套衰派老生的身段做工,有時還用了布景的平臺和梯階,邊說邊做.把紂王責駁的啞口無言……但紂王又翻下臉來,如此再二-番,二番,觀眾看得連呼吸都屏住了。 ——胡導:《雜憶》第2、第3頁 有的文明戲演員扮演人物也讓胡導印象深刻,一位是朱野鶴先生扮演的孫中山,化妝造型極像,臺上演說慷慨激昂,仿佛中山先生親臨;再一位是丑角演員笪亞民,一口蕪湖土話連珠炮似的非說得觀眾大笑不止絕不閉口。對于胡導,他們競有這么大的吸引力,讓他看得著迷而又感到神秘。 胡導的堂兄胡道神愛唱京戲,又會拉京胡,常常自拉自唱,姐姐胡道徵也是天天愛哼上幾句京戲或昆曲,胡導也跟著哼唱,把《武家坡》“一馬離了西涼界”,《小放牛》“天上蟠桃什么人兒栽”之類唱得兒歌一般。只是真要一本正經學唱了,便覺著自己荒腔走板缺乏靈氣,不禁知難而退。 1930年8月,胡導來到上海,在持志學院附屬中學讀高中。上海的文化氛圍要比蕪湖濃烈得多,為數眾多的戲院天天有京劇名伶登臺演出的大幅廣告,而在青年學生當中早期話劇團體南國社、辛酉劇社等更具影響力。此外國產影片也在市民文化生活中占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作為一介中學生,胡導自是囊中羞澀,沒錢經常看戲,好在當時書店里已經有了各種劇本出版,胡導就經常去出版《洪深戲曲集》《田漢戲曲集》的現代書局里待上一整天,飽讀田漢劇本。 田漢先生的劇本,好多沒有忘,我也不讓自己忘。有《田漢戲曲集》(名為戲曲集,都是話劇劇本)出版,我總要去站著看上幾遍才罷休。這回又重讀了《咖啡店一夜》《湖上的悲劇》,還讀了《南歸》《古潭的聲音》《名優之死》等等。總之一邊讀一邊就“看”腦子里的人物演的“戲”。 ……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