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基于自我概念和群體因素的消費者參與程度及其影響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335465
- 條形碼:9787564335465 ; 978-7-5643-354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基于自我概念和群體因素的消費者參與程度及其影響研究 本書特色
李進軍編著的這本《基于自我概念和群體因素的消費者參與程度及其影響研究》的理論價值主要體現在:①對顧客參與進行了延伸,將消費者參與專門作為一個研究點進行研究;②深入剖析了消費者參與程度受哪些因素影響以及對消費者的有形產品消費行為有何種影響;③將自我概念及群體因素等普通心理學及社會心理學概念引入中國消費者參與的研究中,使這些概念與中國的部分現實消費活動相聯系,以更好地解釋中國消費者的部分消費活動。本研究在具備以上理論價值的同時,也具備一定的實際意義,將為企業或社會組織構建對其工作有益的消費群體架構提供理論參考,有助于其利用消費者參與程度等理論提高其品牌影響力、企業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基于自我概念和群體因素的消費者參與程度及其影響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對顧客參與進行了延伸, 將消費者參與專門作為一個研究點進行研究 ; 剖析了消費者參與程度受哪些因素影響以及對消費者的有形產品消費行為有何種影響 ; 將自我概念及群體因素等普通心理學及社會心理學概念引入中國消費者參與的研究中, 使這些概念與中國的部分現實消費活動
基于自我概念和群體因素的消費者參與程度及其影響研究 目錄
1.1 研究背景及問題提出
1.2 研究意義
1.3 框架結構
2 文獻綜述
2.1 顧客參與理論研究現狀
2.2 自我概念研究現狀
2.3 群體關系相關理論及研究現狀
2.4 品牌社區研究現狀
2.5 參照群體與消費者有形產品消費行為相關研究現狀
2.6 自我概念、群體因素、消費者參與程度、有形產品消費行為之間關系的研究現狀
2.7 本章小結
3 研究理論構建和研究總體設計
3.1 研究目標和內容
3.2 理論模型的構建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的技術路線
4 實證研究設計及其數據處理
4.1 問卷設計的原則和過程
4.2 變量的定義和前測
4.3 正式調查問卷的數據收集和處理
4.4 人口統計變量影響分析
4.5 結果討論及本章小結
5 數據分析與研究結論
5.1 消費者參與程度的測量模型
5.2 社會層面的自我概念的測量模型
5.3 群體因素的測量模型
5.4 消費者有形產品消費行為的測量模型
5.5 社會層面的自我概念、群體因素與消費者參與程度的關系研究
5.6 消費者參與程度與消費者有形產品消費行為的關系研究
5.7 群體特征變量的調節作用研究
5.8 結果討論及本章小結
6 研究結論、理論貢獻及未來研究方向
6.1 研究的主要結論
6.2 研究的理論貢獻
6.3 研究的現實意義
6.4 本研究的局限及未來研究方向
附錄 俱樂部消費行為調查問卷
參考文獻
基于自我概念和群體因素的消費者參與程度及其影響研究 節選
《基于自我概念和群體因素的消費者參與程度及其影響研究》: 對于品牌社區而言,*重要的特征就是同類意識(consciousness of kind)。在品牌社區中,成員們共享“我們”的概念(Bender,1978),成員意識對于品牌的聯系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成員強烈地感受到他們之間的相互聯系。在品牌社區中,成員們會在某種程度上感覺到他們是相互認識的,即便他們從來沒有見過。Cova(1997)認為,社會關系是品牌社區的核心維度。成員們會劃清相同品牌使用者和其他品牌使用者的界限,并認為相同品牌使用者之間具有相似性而不同于其他品牌的使用者。同類意識已經超越了地理位置的界限,更多的是一種想象中的社區(Anderson.1983)。在品牌社區中涉及兩個重要的概念:①合理性(Legitimacy),就是社區的成員們區分成員和偽成員的過程。成員們會區分哪些人是抱著正確的態度參與到品牌社區中來,而哪些人的態度是錯誤的。這種合理性的需求并不是在所有的社區中都普通存在的,在某些社區中表現得比較強烈,而在某些社區中表現較弱甚至不明顯。合理性需求的強度取決于社區的重要性、社區的市場占有率、社區的民族性、社區結構的緊密程度四個方面。②對抗品牌忠誠(oppositional brand loyalty).通過對抗競爭品牌,社區成員可以獲得重要的社區體驗。消費者需要區分哪些品牌是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哪些不是(Englis和Sokomon,1997;Hogg和Savolainen,1997)。消費者還可以通過所使用的和所拒絕的品牌來定義自己(Wilk,1996)。并且,品牌社區在受到威脅的時候會表現出相當強烈的凝聚力,成員們會團結一致地應對威脅(Bensman和Vidich,1995;Hunter和Suttles1972;Jannowitz,1952;Kephart和Zellner,1994)。 慣例和傳統(rituals and traditions)實質上是對品牌消費體驗的共享。所有的品牌社區都有著某種形式的慣例和傳統,這些慣例和傳統的功能就是維持社區的文化,也就是維持一種同類意識。品牌社區通過紀念品牌的歷史和共享品牌故事來表達這種慣例和傳統。對品牌歷史的理解往往能夠將真正的信徒從眾多的擁躉者中區別開來,并且對這種歷史的了解將會成為一種文化資本(Bourdieu,1984;Holt,1998)。這種資本證明了某個體的專業性、成員地位。在所有的社區中,都有著代表群體文化的文字和符號(Gusfield,1978;Hunter和Suttles,1972),包括產品和標志、流行和經典、圖形和文字。對于品牌故事的分享有利于成員自我概念的建立。 道德責任的觀念(moral responsibility)的分享是品牌社區的另一個重要的特征。這種觀念激發社區成員把社區看作一個整體,引發集體主義的行為和群體合作。道德責任的觀念有兩個方面的作用:①集合新成員和維持老成員。一個社區成員叛離這個社區而加入另一個社區的行為將會影響到他與朋友之間的關系,這使得很多成員會放棄叛離行為而達到維持成員的目的。②協助品牌社區成員進行合理的品牌消費。社區成員并不是經常愿意幫助別人而愿意幫助社區內其他成員的原因僅僅是因為他們屬于同一個品牌社區,這些都顯示了社區成員強烈的道德責任意識。當涉及成員多年積累的品牌消費知識時,成員會非常愿意將這種經驗與其他成員分享,運用這些知識幫助其他成員解決他們問題。這種信息資源甚至在很多時候比銷售者所提供的更加有效,因為這些信息的提供者是社區成員,而這些社區成員分享信息是不帶任何商業目的的,這種分享還模糊了營銷者和消費者的角色界限。Jannowitz(1952)指出品牌社區通常是一個有限責任的社區,人們可以出于自愿獲得成員資格,同樣也可以隨時退出這個社區。但這絲毫不排除道德責任觀念的重要性和合理性(Maffesoli,1966)。 劉國華、鄧新明(2011)總結了品牌社區的特征包含:同類意識、道德責任、共享的理念與傳統、群體活力及不受地域限制。沈杰、王泳(2010)認為大部分品牌社區的核心是消費者的社會認同,所以影響社會認同的因素也會影響品牌社區。社會認同感強,將會增強社區成員的參與程度和品牌忠誠。 Brodie等(2011)還提出了品牌社區的另一個特征:消費者承諾。Brodie指出消費者承諾是品牌社區中的重要因素,消費者承諾的維度包含:行為、認知和感情。消費者承諾的子流程包含分享、共同發展、學習、社交。消費者承諾將會引起滿意、許可、聯結、綁定、信任和承擔義務,并且進行了消費者承諾的顧客將表現出更強的忠誠。 ……
基于自我概念和群體因素的消費者參與程度及其影響研究 作者簡介
李進軍,男,管理學博士,四川旅游學院講師。長期從事企業管理、消費者行為、市場營銷方面的研究和實踐工作。在各級刊物上先后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主持或參與了《餐飲業技術集成及商業模式創新研究》《文化語境下的白酒品牌構建及營銷戰略研究》等多項省部級、省廳級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內蒙古呼準鐵路運量研究》《南車集團眉山車輛車重型汽車可行性分析》等橫向課題的研究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
- >
經典常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與地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