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政治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130069
- 條形碼:9787305130069 ; 978-7-305-1300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微觀政治學 本書特色
嚴強、李永剛編*的《微觀政治學》從微觀層面對政治生活進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研究政治系統中政治行為主體的形成、類別及行為。本書基本內容分為六個部分:一、政治行為主體的生成;二、政治行為主體的構成;三、政治個體及行為;四、政治群體及其行為;五、政治團體及其行為;六、政治黨派及其行為。
微觀政治學 內容簡介
《微觀政治學》主要包括可以對政治不感興趣但是不能不思考和研究政治、研究政治不要從遠處找尋而要從身邊的生活開始、微觀政治學所敘說的正是*為貼近你的政治生活的內容。
微觀政治學 目錄
**章 緒論 可以對政治不感興趣但是不能不思考和研究政治 研究政治不要從遠處找尋而要從身邊的生活開始 微觀政治學所敘說的正是*為貼近你的政治生活第二章 微觀政治學的構建 **節 微觀政治學受輕視的原因與構建的意義 一、輕視微觀政治學研究的原因 二、重視微觀政治學研究的意義 第二節 構建微觀政治學的知識前提和現實條件 一、構建微觀政治學的知識前提 二、構建微觀政治學的現實條件 第三節 微觀政治學研究的對象、層次與基本原則 一、微觀政治學研究的對象 二、微觀政治學研究的層次 三、微觀政治學研究的原則 本章小結 關鍵概念 研究與思考 相關知識 建議進一步閱讀的文獻第三章 政治行為主體的生成 **節 政治社會化的實質特點 一、政治社會化的實質 二、政治社會化的特點 三、政治社會化的功能 第二節 政治社會化的結構要素 一、政治生活情境 二、政治傳承機制 三、政治主體自我 第三節 政治社會化的基本類型 一、政治社會化的主體類型 二、政治社會化的程度類型 第四節 政治行為主體的結構類型 一、影響政治行為主體結構的因素 二、政治行為主體的一元控制結構 三、政治行為主體的多元自治結構 本章小結 關鍵概念- 研究與思考 相關知識 建議進一步閱讀的文獻第四章 政治個體及其行為 **節 政治個體政治行為的結構 一、現實的政治個體的存在及其條件 二、政治個體行為的動力與層次結構 三、政治個體行為的類型與差異結構 第二節 精英政治個體的政治行為 一、精英政治個體的素質與成長 二、精英政治個體的流動與更替 三、精英政治個體的作用與條件 第三節 政治個體的政治參與行為 一、政治個體政治參與的實質與形武 二、政治個體政治參與程度及其擴大 第四節 政治個體的政治投票行為 一、政治個體政治投票的實質與類型 二、政治個體的代表權假設與投票行為模式 第五節 政治個體政治行為與民意 一、政治民意的實質與特點- 二、影響民意構成的主要因素 三、民意調查歷史和民意模式 本章小結 關鍵概念 研究與思考 相關知識 建議進一步閱讀的文獻第五章 政治群體及其行為 **節 政治群體的要素結構與類別 一、政治群體的基本要素 二、政治群體的內在結構 三、政治群體的基本類別 第二節 公眾運動的類別與特征 一、自發性集群行動 二、民間社會運動 三、動員武群眾運動 四、新社會運動 第三節 階級階層的結構及其行為 一、階級階層群體的建構 二、轉型時期階級階層結構 三、轉型時期階級階層結構特點 第四節 民族族群及其政治行為 一、民族政治群體演變和行為特征 二、民族問題的類別和當代特性 三、解決民族問題的途徑與前景 本章小結 關鍵概念 研究與思考 相關知識 建議進一步閱讀的文獻第六章 政治團體及其行為 **節 政治團體的產生和基本類別 一、政治團體及其存在的條件 二、政治團體的產生途徑 三、政治團體的類別特征 第二節 制度性團體及其行動 一、機構型團體及其行為 二、職業型團體及其行為 第三節 社團性政治團體及其行為 一、社團的發展和管理 二、準機構型社團及其作用. 三、專業型社團及其作用 四、民間型社團的成長與特點 第四節 利益性政治團體的政治行為 一、利益集團的性質與產生的條件 二、利益集團的功能及其影響因素 三、利益集團的行動策略 四、利益集團的行為模式 本章小結 關鍵概念 研究與思考 相關知識 建議進一步閱讀的文獻第七章 政治黨派及其行為 **節 政治黨派的變量與性質 一、政治黨派的變量及其分析 二、政治黨派的性質 第二節 政治黨派的產生與類別 一、政治黨派的產生 二、政治黨派的類別 第三節 政黨行為的特點與功能 一、政治黨派行為的特點 二、政治黨派行為的功能 第四節 政黨政治與政黨的建設 一、政黨政治及其發展 二、政黨內部組織建設 第五節 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 一、認識執政黨自身建設的重要性 二、總結執政的基本經驗 三、建設學習型政黨 四、積極發展黨內民主 五、懲治和預防黨內腐敗 本章小結 關鍵概念 研究與思考 相關知識 建議進一步閱讀的文獻
展開全部
微觀政治學 作者簡介
嚴強,南京大學公共事務與政策研究所所長,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澳門科技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教育部行政管理學重點教材首席專家,教育部高教司政治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中國公共政策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行政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為政治學理論與方法、公共行政學理論、公共政策分析。主要*作有《社會歷史理論》(1994)、《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與現狀》(第二卷)(1995)、《東亞公共行政比較研究》(2002)、《政治學基礎理論的觀念》(2002)、《社會發展理論》(2005)、《政治學研究方法》(2007)、《宏觀政治學》(2008)、《國家治理與政策變遷》(2008)、《公共政策學》(2008)、《公共行政學》(2009)。發表《國際政治中的國家力量》、《從國家為主體向社會為主體的飛躍》、《制度政治學研究中的相關問題》等學術論文60余篇。主持教育部重大招標課題《加強和改進社會管理》。李永剛,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行政管理系副主任、政治學博士,兼任江蘇省機構編制研究會副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是公共政策分析、政治學基礎理論。近年來主持了多項國家和教育部研究課題,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有《網絡時代的表達與監管》、《政治哲學關鍵詞》等。曾獲得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