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北京古近代農村經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621597
- 條形碼:9787511621597 ; 978-7-5116-215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京古近代農村經濟 本書特色
張一帆、孫素芬編著的《北京古近代農村經濟》對古近代北京農村經濟發生與發展的階段性劃分不是以社會發展中的朝代確定,而以馬克思所指出的“各種經濟時代的區別,不在于生產什么,而在于怎樣生產,用什么勞動資料生產”。迄今為止,社會經濟(生產)經歷了三次大的技術革命,都以生產工具的變革為起點,而生產工具的變革又是自然科學發展的必然結果。自古以來一切生產工具都是“物化”了的科學。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是勞動,而勞動是從制造工具開始的。新石器的出現使人類實現了**次農業革命,世界上出現了“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鐵器的發明與應用使農村、農業生產力出現第二次飛躍,進入了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機器和科學技術促進農村經濟與農業出現第三次騰飛,進入現代化的集約經營。由此,筆者認為以生產工具的變革為起點來標定“古近代北京農村經濟”的框架,*貼切於“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制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毛澤東語),“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永恒主題!
北京古近代農村經濟 內容簡介
本書對古近代北京農村經濟發生與發展的階段性劃分不是以社會發展中的朝代確定, 而是以馬克思所指出的“各種經濟時代的區別, 不在于生產什么, 而在于怎樣生產, 用什么勞動資料生產”確定。主要內容包括: 北京農村的地域、環境與資源等。
北京古近代農村經濟 目錄
北京古近代農村經濟 作者簡介
孫素芬,女,1987年進入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農業科技信息研究所工作,歷任調研室副主任、編輯室主任、副所長、常務副所長,于2000年任所長,并于2004年被聘為研究員至今。作為北京市農村信息技術研究領域的知名專家和重大項目主持人,“十五”以來先后主持了“北京市農業遠程教育及信息服務示范工程”、“北京市農村信息服務體系和農民遠程教育體系建設”、“北京市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市級平臺建設”、“北京農業數字信息資源郊區共享工程”等40余項國家、部委和北京市的科技攻關、星火計劃、示范推廣、農村科普項目,先后榮獲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一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北京市金橋工程一等獎等各類獎項10余項,獲得專利5項,軟件著作權11項,發表論文40余篇。由于貢獻突出,她還榮獲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首都勞動獎章、北京市“五四”獎章、北京市“三八”紅旗手、北京市巾幗十杰、首都發展現代農業“十佳”科技工作者、北京市經濟技術創新標兵、北京農林科學院先進共產黨員等10余項榮譽稱號,并被推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 >
姑媽的寶刀
- >
我與地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