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與國家治理現代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779835
- 條形碼:9787509779835 ; 978-7-5097-798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互聯網與國家治理現代化 本書特色
本書運用社會學、政治哲學、傳播學的理論框架,結合管理部門的方針政策和地方實際,從互聯網對中國政治和社會治理的影響以及互聯網運用的角度,梳理和探討互聯網社會治理創新問題。書中多方面探討了互聯網與國家治理現代化之間的關系,揭示了目前中國互聯網存在的種種問題,介紹了互聯網治理方面的一些案例和經驗,特別是介紹了深圳的一些情況,具有較強的現實指導性。
互聯網與國家治理現代化 內容簡介
本書運用社會學、政治哲學、傳播學的理論框架,結合管理部門的方針政策和地方實際,從互聯網對中國政治和社會治理的影響以及互聯網運用的角度,梳理和探討互聯網社會治理創新問題。書中多方面探討了互聯網與國家治理現代化之間的關系,揭示了目前中國互聯網存在的種種問題,介紹了互聯網治理方面的一些案例和經驗,特別是介紹了深圳的一些情況,具有較強的現實指導性。
互聯網與國家治理現代化 目錄
導 論/001 一 互聯網對當代中國社會提出的問題/001 二 本書要討論的問題/004**章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與互聯網的關系/006 一 第五個現代化/007 二 從管理到治理/008 三 法治、民生與創新/011 四 “國家治理”與“現代化”/012 五 “政通”:政府治理/015 六 “人和”:社會治理/019 七 激發活力與有序可控:網絡空間和現實社會治理的共同問題/124第二章 社會發展和技術進步的雙向影響/026 一 社會結構的多元化和人的主體性的提高/026 二 多元社會結構使多元的思想反映到互聯網上/033 三 互聯網發展靠市場的活躍和全民的參與/034 四 互聯網思維對社會的影響/038第三章 網絡應用和表達/046 一 消費主義背景下的網絡應用/046 二 流行文化背景下的網絡表達/049 三 網絡表達的民間色彩/054 四 互聯網上的思想表達/057 五 逐漸清朗起來的網絡空間/060 六 有關調查數據/064第四章 現實社會與網絡社會/069 一 公民與網民/069 二 現實社會和網絡社會的關系/074 三 社會團體和網上群組/078 四 社交媒體對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的影響/080 五 網上公共領域和意見市場/085 六 深圳百公里徒步,一個經典的網絡社會自組織的案例/088第五章 互聯網條件下的政府治理/095 一 互聯網在限制公權力濫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095 二 輿情與民意/100 三 信息公開/104 四 從電子政務、政府網站到新媒體運用/114 五 政府與公眾互動:從線下到線上/122第六章 大數據、移動化的挑戰和社會治理創新/131 一 大數據運用/131 二 打通信息孤島:以“織網工程”為例/137 三 互聯網平臺為社會參與公益善舉提供了渠道/139 四 企業以“互聯網思維”參與公共服務的可能性/143 五 智慧城市和“*后一公里”/149第七章 探索中國特色政治傳播/152 一 國外近年政治傳播學的研究和實踐/152 二 中國主流媒體的探索:改變話語方式/163 三 “學習小組”:中央新聞單位的新媒體實踐/165第八章 網絡風險與亂象/174 一 作為雙刃劍的互聯網:一種世界現象/174 二 中國互聯網運用和管理特有的問題/180 三 社會失控的風險/184 四 公序良俗缺失/186 五 一度不受控的網絡媒體/191 六 網絡安全/194 七 網絡犯罪/197第九章 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199 一 涉及信息內容的互聯網法制建設歷程/200 二 互聯網信息內容的執法、司法現狀/212 三 對互聯網信息內容立法的幾點思考/215第十章 國家治理和互聯網治理的中國模式/236 一 網絡強國:國家硬實力和軟實力的統一/237 二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對網絡空間起決定性作用/239 三 減少社會戾氣/242 四 引導全社會將互聯網學習教育的功能發揮到**/254 五 政府和社會共建共享良好網絡環境/255 六 爭奪全球互聯網治理的中國話語權/261附錄:深圳政務微博發布廳工作案例/267參考文獻/301后 記/303
展開全部
互聯網與國家治理現代化 作者簡介
鐘海帆,深圳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文學碩士。長期從事新聞宣傳和輿情分析研究工作。當過知青、老師,研究過媒體改革問題。2001年以訪問學者身份在美國紐約城市大學學習,訪問過美國主要廣電媒體總部和多名媒體研究學者,1998年出版了思想評論集《人文的天空》,2002年出版研究報告《走進美國廣電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