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暨南史學-第十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571956
- 條形碼:9787549571956 ; 978-7-5495-7195-6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暨南史學-第十輯 本書特色
《暨南史學》第10輯共收錄論文16篇,內容包括中外關系史研究、民族考古史研究、中外交通史研究、宗教文化研究、歷史人物研究、中國古代軍隊建設研究、中國思想史研究以及清末廣東商行研究,等等。作者均為各研究領域內的專家,例如《從楊孚〈南裔異物志〉一窺漢代海外交往》一文的作者陳澤泓,《墓志銘映印下的唐朝河北粟特人地著化問題》一文的作者李鴻賓,《淮西鎮在唐代藩鎮中的角色與地位》的作者楊文春,《烹調用香料作物的起源、發展與傳播》的作者張箭,《兩宋東南漕運格局與淮南地區水利開發》的作者張勇,《宋代吉州基層區劃的變動與調整》的作者王旭、郭聲波等。
暨南史學-第十輯 內容簡介
《暨南史學》并非僅僅只是地方史學研究論集,研究范疇涉及史學、地理學、宗教學、語言學,研究領域廣闊,內容豐富,學術視野開闊,觀點新穎獨到,具有較高的學術水準。
暨南史學-第十輯 目錄
暨南史學-第十輯 作者簡介
紀宗安,1949年7月生于安慶,安徽壽縣人,中共黨員。史學博士,暨南大學副校長,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持或參加國家、省級科研項目4 項,現在進行的國家、省級項目各一項。代表作《西遼史論——耶律大石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在學界受到好評。 馬建春,暨南大學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廣州回族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著有《元代東遷西域人及其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大食﹒西域與古代中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多元視閾中的河湟:族群互動、文化認同與地緣關系》(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推拿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