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序前言第1章 水資源配置模型研究進展1.1水資源系統分析的起源與發展1.1.1傳統水資源系統分析的起源與發展1.1.2面向人類-自然耦合的水資源系統分析1.2水資源配置模型國內外研究現狀1.2.1傳統的優化模型與模擬模型1.2.2組合模型方法與整體模型方法1.2.3水資源宏觀經濟投入產出分析1.2.4資源問題的微觀經濟學方法1.2.5水資源配置的時空特性研究1.2.6基于主體的建模方法1.3小結第2章 面向人類-自然耦合的水資源配置整體模型系統2.1人類-自然耦合水資源系統模擬理論與方法2.1.1水資源系統的人類-自然耦合特性及其挑戰2.1.2面向人類-自然耦合的水資源系統模擬理論與方法體系2.1.3面向人類-自然耦合的水資源系統多過程模擬關鍵技術2.2模型系統功能及構成2.2.1模型功能需求2.2.2模型系統構成2.3模型構建2.3.1人口模型2.3.2宏觀經濟預測模型2.3.3需水與節水預測模型2.3.4水污染負荷排放及調控預測模型2.3.5水量平衡分析模型2.3.6多目標與群決策模型2.3.7水資源整體模型的耦合2.4模型機制2.4.1模型間關系2.4.2整體模型機制第3章 黃河流域水資源整體模型與情景設置3.1黃河流域概況與整體模型設置3.1.1黃河流域概況3.1.2整體模型中的基本空間單元3.1.3模型時間設定3.1.4水文系列數據3.2模型重要邊界設定3.2.1國務院分配指標的影響3.2.2水量統一調度的影響3.2.3黃河水資源承載狀況3.2.4外流域調水量配置方案3.2.5水庫調度規則的設定3.3參數率定與設定3.3.1節水模式與用水定額3.3.2治污情景及其表征參數3.3.3水投資參數3.3.4宏觀經濟調控參數3.4模型的驗證3.4.1水量平衡關系驗證3.4.2水資源利用關系驗證3.5情景方案設置第4章 黃河水資源調度與配置情景分析4.1水量統一調度宏觀經濟模擬評估分4.1.1黃河水量統一調度實施背景4.1.2研究思路與技術路線4.1.3水量統一調度以來國民經濟與水資源利用基本情況4.1.4統一調度實施效果的宏觀經濟分析4.1.5水情比較分析4.2黃河水資源承載能力情景分析4.2.1研究思路與方法4.2.2情景方案4.2.3節水情景分析4.2.4治污情景分析4.2.5綜合情景分析4.3外流域調水量配置方案宏觀效果情景評估4.3.1研究思路與方法4.3.2情景方案成果4.3.3外流域調水對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影響情景分析4.3.4外流域調水對維持黃河健康生命的作用4.4黃河流域案例研究小結第5章 海河流域水資源配置整體模型與情景設置5.1海河流域概況與整體模型設置5.1.1海河流域概況5.1.2海河流域整體模型時空范圍設定5.2海河流域水資源配置情景邊界設定5.2.1節水力度情景分析5.2.2水資源保護力度情景分析5.2.3地下水超采情景分析5.2.4南水北調工程情景分析5.2.5枯水系列情景分析5.2.6氣候變化系列情景分析5.3海河流域水資源利用情景組合5.3.1方案編碼5.3.2方案組合第6章 海河流域水資源配置情景分析6.1方案對比和情景分析6.1.1在現狀條件下6.1.2在可能發生的連續枯水年的條件下6.1.3在可能出現的氣候變化條件下6.1.4氣候變化情境下水資源變化的經濟影響與風險預留估算6.2海河流域案例研究小結第7章 淮河區水資源配置整體模型與情景設置7.1淮河區概況與整體模型設置7.1.1淮河區概況7.1.2淮河區整體模型時空范圍設置7.2邊界條件7.2.1人口發展與城市化率7.2.2經濟發展7.2.3灌溉面積7.2.4節水力度7.2.5河道外生態環境7.2.6河道內生態環境7.2.7當地水資源條件7.2.8跨流域調水7.3情景設計第8章 淮河區水資源配置情景分析8.1基準情景分析8.22015推薦情景分析8.32020推薦情景分析8.42030推薦情景分析8.5淮河區案例研究小結8.5.1淮河區水資源形勢總體不容樂觀8.5.2調水工程對緩解淮河區水資源短期至關重要8.5.3淮河區的缺水風險依然不容忽視8.5.4淮河區的生態環境用水需要保障8.5.5積極推進南水北調東中線二期工程第9章 總結與展望9.1成果總結9.1.1面向人類-自然耦合的水資源系統分析理論與方法9.1.2水資源配置整體模型9.1.3重大調水工程的經濟影響綜合評價技術151?9.1.4大流域水量統一調度水資源-環境經濟后評估技術9.2未來展望9.2.1經濟學的理論方法將在水資源系統分析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9.2.2生態流量將成為水資源系統分析的重要目標之一9.2.3風險管理問題在水資源系統分析中不可忽視9.2.4水聯網和智慧水利將帶來水資源系統研究的新時代參考文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