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西班牙:昨日帝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307953
- 條形碼:9787547307953 ; 978-7-5473-0795-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西班牙:昨日帝國 本書特色
西班牙歷史曲折多變,文化藝術豐富多樣,曾建立了歐洲*早的統(tǒng)一中央王權國家,海上強國稱雄一時,后逐漸式微。20世紀30年代佛朗哥獨裁后更是與世隔絕,日益貧窮、落后,幾乎被世界遺忘。1975年佛朗哥去世,胡安·卡洛斯國王親政,西班牙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當然,以莫里斯的文風,自是不會按歷史進程來描繪西班牙的今世往生,她以西班牙特性為寫作思路,眼光掃視之精準,描繪之精細令人贊嘆,讀來有血有肉、有滋有味,較其他描寫西班牙的作品顯得獨樹一幟。
西班牙:昨日帝國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 巴拉塔利亞島、復數(shù)的西班牙、埃爾切夫人、陽光與陰影、外鄉(xiāng)人、原生態(tài)西班牙、戰(zhàn)士、基督君王、四座城、理發(fā)師的銅盆。
西班牙:昨日帝國 目錄
作者新序
這本書傾注了我自己奇特的疏離感——我比誰都更不像西班牙人。西班牙的一切讓人嘆為觀止的災難性,對我來說全然陌生,我從教堂漫步至堡壘,在某種幻境中,看過了一幕幕的戰(zhàn)役、傳奇和高雅小說中的場景。
序言:其要義
西班牙現(xiàn)在算是民主了,但它的角色依然搖擺不定,它的命運看來并不圓滿,而我們只能透過一層記憶與想象的面紗來看視西班牙的未來——“一朵塵云,”就像哲學家何塞·奧爾特加·伊·加塞特曾指出的那樣,“停在空中——當一個偉大的民族沿著歷史的高速路疾馳而下。”
一、巴拉塔利亞島
西班牙幾乎就是一座島嶼——一片被草草焊接到歐洲形體上的碎片,詩人奧登這樣形容。無論走哪條路進入西班牙——從葡萄牙、法國、直布羅陀或公海,你都會很快體會到一種分離感——一種被歷史情境夸大了的地理現(xiàn)實。
二、復數(shù)的西班牙
恰恰因為它是那么岌岌可危,這個國家對團結才有一種癡迷,而中央集權對抗聯(lián)邦制則是西班牙永恒的議題。對羅馬人來說,西班牙永遠都是復數(shù)的形式,而甚至在分裂的西班牙公國聯(lián)合后,卡斯蒂利亞君主依然小心翼翼地將自己稱為los reyes de las espanas——西班牙諸國的國王。
三、埃爾切夫人
在西班牙,你幾乎不可能做到中庸。它要不熱得令人恐懼,要不冷得讓人發(fā)憷。你要不是個好人,要不就是個壞人;要不富得流油,要不就窮得叮當響;要不是個忠誠的教徒,要不就是個徹頭徹尾的懷疑論者。
四、陽光與陰影
縱然有著宏偉莊嚴的氣度,它依然是一座不那么富有的國度。它繁榮昌盛的時光稍縱即逝。羅馬人與摩爾人都為它帶來了一些繁盛之象,而在那些時代,它的土地還不至于這么貧瘠。不管怎樣,印加人同阿茲特克人也讓這片土地富有了一把——在美洲的黃金被一船一船地傾入它的金庫中的時候。西班牙內戰(zhàn)前,它依然是地球上第六大黃金儲備國——其中的大部分在沖突中被用來從俄國人那里購買武器。但總體上來說,它是*寒酸的國家之一。
五、外鄉(xiāng)人
從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的宣戰(zhàn)借口——薩貢托城的羅馬競技場看臺望去,你也許可以看到5種不同文化的紀念物:山邊高處有伊比利亞穴居人的洞穴;四周綿延著希臘的葡萄藤;腳下有羅馬的鋪路石;背后是布局參差的摩爾人城堡;而遠處水邊是高爐參天的黑色煙囪。西班牙在軍事上是*為隔絕的國家,但它身上卻到處都留下了來自異國的足跡。
六、原生態(tài)西班牙
縱然如此,不到半個世紀前,西班牙的溝渠都被鮮血染紅,就是這個善良的民族自相謀殺,燒毀了自己的教堂,殺害了自己的神父,屠殺了許許多多手無寸鐵的婦女——這一切都證明了西班牙的狂怒依然是無法更改的事實。或許暴力天生就與質樸并肩而行。如果真是這樣,西班牙還會將它的名聲長時間隱藏,只要騾子依然漫步在山間小徑,阿爾及利亞貓頭鷹仍舊雙目圓睜、神氣活現(xiàn),俯視著地上可口的睡鼠。
七、戰(zhàn)士
戰(zhàn)爭是西班牙人的一種天職。近來,他們享受著一段漫長的和平時期,但是從歷史來看,這種現(xiàn)象頗為罕見。歷史上,他們的和平總是會被各種沖突打斷。他們的國家是一座城堡,有護城河,也有壁壘,里面遍布要塞,這賦予了它濃重的軍事氣息。
八、基督君王
幾個世紀以來,天主教堂都是西班牙的統(tǒng)治力量之一,而甚至直到現(xiàn)在,當你踏入西班牙境內,就會發(fā)現(xiàn)基督教信條的象征物在這個國家就如轉經筒在尼泊爾一樣普遍存在。幾代人下來,基督教一直是這座離心大國的凝合力。天主教雙王正是以基督的名義統(tǒng)一了西班牙。
九、四座城
它們的宏偉不在于收藏的寶物或是人類的集會,卻是它們一手創(chuàng)造的東西:樣樣不同,樣樣又的確獨特,樣樣因為自身的風味與設計而突顯,但樣樣都是對這樣的環(huán)境做出的同一種回響,因此人們感覺某種東西讓它依然顯得更為尊貴。現(xiàn)在就讓我們探訪其中四座,來看看這種多樣性與內在凝聚力的結合是如何強大地影響了西班牙風情。
十、理發(fā)師的銅盆
盡管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桑丘,但堂吉訶德只屬于西班牙,而他的幻覺常常比真實來得更為深刻。對侍從來說,那只是個他們從理發(fā)師那里奪來的銅盆,但是騎士看得更深遠,將它視為魔法師曼布里諾的頭盔。“你猜我怎么想,桑丘?這個著名的有魔法的頭盔肯定曾意外地落到過一個不識貨的人手里。那人不知道這是干什么用的,但覺得這是純金的,就把那一半熔化了,賣點錢。剩下的這一半做成了理發(fā)師盆子的樣子。”
結束語:存在狀態(tài)
在西班牙語里有兩個動詞意為“存在”。一個是estar,意為存在于某種特定的條件下,如一本書在一張桌子上,或者你的岳母生病了。另一個是ser,意為存在于某種狀態(tài)下,如草是綠的,或者上帝在他的天堂里。擁有著新型現(xiàn)代化的外表,西班牙的estar正在改變,但在其下所有本質上的ser一成不變。
西班牙歷史大事記
西班牙:昨日帝國 相關資料
莫里斯走遍世界,她的游記總是把一個國家細嚼慢咽吃進去,再融會貫通地娓娓道出自己的獨特體驗。這是莫里斯獨特的西班牙,或許你要先去走一遍,有更多關于西班牙的閱讀,才能真正品出她的味道。
——作家 林達
無論是在咖啡廳啜飲西班牙人首次在蒙提祖馬宮廷中品嘗到的熱巧克力,還是推搡著我們走過橋梁,在大教堂的階梯拾級而上,她都是一名魅力非凡的旅伴和一位了不起的作家。
——《泰晤士報》
在所有敘述西班牙概況的作品中,本書或許首屈一指。
——作家 杰拉爾德布雷南
西班牙:昨日帝國 作者簡介
簡·莫里斯(Jan Morris),詩人、小說家、旅行文學作家。1926年出生于英國威爾士,原名詹姆士·莫里斯,二戰(zhàn)期間入伍,戰(zhàn)后曾擔任《泰晤士報》與《衛(wèi)報》記者多年。1972年,莫里斯在卡薩布蘭卡接受了變性手術,從此改名為簡,并專職寫作。她的著作超過30部,包括小說、歷史與旅行文學作品。除了有關大英帝國的名作《大不列顛治下的和平》三部曲外,還有關于悉尼、牛津、曼哈頓、威尼斯、香港、西班牙等的記述。其小說《哈弗的最后來信》(Last letters from Hav)曾入圍布克文學獎。2008年,莫里斯被《泰晤士報》評選為二戰(zhàn)后英國最偉大的15位作家之一。 得益于早期國際采訪的經歷,莫里斯的判斷力和敏銳直覺使她總是能夠看到簡單表象之下的復雜內核,而人生的特殊困境又使她兼有男性的果敢和女性的細膩,正如林達所說,“她以雙重身份切入社會和社會中人,角度深度,都與眾不同”。
- >
朝聞道
- >
唐代進士錄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