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華北抗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209356
- 條形碼:9787516209356 ; 978-7-5162-0935-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華北抗戰 本書特色
日本圖謀侵華七十多年 中國人民全面抗戰八年 3500萬中國人傷亡! 中國人民和軍隊英勇抗擊,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史上寫下了悲壯的詩篇! 讓前輩告訴子孫,讓歷史告訴未來—— 和平來之不易,悲劇絕不能重演!
華北抗戰 內容簡介
《華北抗戰》本著對歷史負責,對后人負責的態度,嚴格尊重史實,憑借事實說話,分《以史為鑒 面向未來》《九一八事變》《七七盧溝橋事變》《八一三淞滬會戰》《平型關戰役》《臺兒莊戰役》《南京大屠殺》《百團大戰》《日軍細菌戰》《中國空軍抗戰》《中國海軍抗戰》《中國抗日遠征軍》《抗日英烈民族魂》《華僑支援祖國抗戰紀實》《國際友人與抗日戰爭》《華北抗日》《華東抗日》《華南抗日》《抗戰中的延安》共19個分冊,全方位多角度、系統客觀地披露和介紹了抗日戰爭的爆發背景以及發動經過、侵華日軍在戰爭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中國軍民抗擊侵略者的著名戰役、獻身于抗戰的民族英烈等。其中,一些材料和觀點尚屬首次公開發表。
華北抗戰 目錄
**版序
前言
共赴國難的長城抗戰
戰前勢態
冷口、界嶺口之戰
喜峰口、羅文峪的戰斗
古北口、南天門與興隆之戰
灤河東西與平北之戰
一二·九運動
洛川會議
忻口戰役
保衛山西并肩作戰
崞縣原平阻兇敵姜旅長壯烈犧牲
日軍總攻忻口
國共合作并肩作戰
八路軍夜襲陽明堡機場
正太線防御戰娘子關天險設防
娘子關失守
八路軍英勇阻敵
太原保衛戰
“依城野戰”守太原
閻錫山金蟬脫殼
太原城垣戰斗
太原失守
華北敵后抗日根據地的建立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建立
兵分兩路
三大困難
思想動員
根據地的擴展——從五臺到阜平
鞏固根據地
開辟冀中平原根據地
冀東的開辟與反復
晉東南抗日根據地的建立
開辦游擊訓練班
黃蜂與麻雀
晉西北抗日根據地的創建
晉綏抗日根據地的開辟
兵分三路開展游擊戰爭
晉西北區軍民首次反圍攻
開辟綏遠根據地
晉冀豫抗日根據地的創建
游擊隊建立
日軍六路圍攻的破產
……
華北抗戰 節選
《華北抗戰》: 1937年10月19日,陽明堡戰斗打響的當天,劉伯承趕到平定縣城以東的馬山村,與前一天開到的386旅會合。他準備率該旅側擊進犯娘子關的日軍,支援防御娘子關正面的國民黨友軍作戰。 劉伯承立即召集營以上干部開會。他首先簡要介紹了太原會戰東西兩個方向的戰況:忻口友軍頑強堅守,日軍攻勢受挫;娘子關外日軍正集結重兵企圖一舉突破。接著,他交代了386旅的任務是在娘子關以南待機,準備側擊可能從右翼迂回的日軍。他通俗地解釋了“側擊”的意義和方法:“日本鬼子人多裝備好,很愿意跟我們硬拼。可我們偏不這樣干,而是打它的側背。大家一定都懂得這樣的道理,對付大人的欺侮,小孩子只有找機會躲在門背后,等他過來,就乘其不備地給他迎頭一棍。我們目前就是用的這一打法。”他還結合平型關戰斗講到了作戰的組織指揮:秘密而周到的準備,迅速而突然的動作,偵察清楚,地形選擇好,抓住日軍狂妄、疏于戒備的弱點,采用伏擊方法,兵力部署和運用都要恰當,發揮近戰和英勇果敢的特長,就可以克敵制勝。 21日,劉伯承趕到娘子關以南的柏井第三軍指揮所。軍長曾萬鐘向他介紹說:“沿正太路西犯的是日軍第20師團,只有第109師團從高邑向昔陽迂回。娘子關一線進行防御的是二十六路軍、二十七路軍和第三軍。日軍第20師團避開娘子關正面陣地,集中兵力和火力向右翼的新關猛攻。新關守軍憑借窯洞式半永久性工事和鋼骨水泥永久性火力點進行防御,予敵以重大殺傷,娘子關的守軍隨時準備出擊支援。這樣部署,日本是難以從娘子關突破的。”劉伯承對曾萬鐘說:“日軍不攻舊關而攻新關,看來它是研究了娘子關倚壁臨淵、易守難攻的特點的,想來個避實擊虛。現在既然發現新關也不易得手,它很可能還會往南迂回。新關以南的石門,位于防御主陣地的右翼警戒線上,必須火速派兵占領,嚴防日軍偷襲。”曾萬鐘并沒有接受劉伯承的建議。果然不出劉伯承所料,日軍在新關攻擊失利后,派出第40旅團五個大隊進行右翼迂回,從井陘方向迅速占領了石門。 日軍在娘子關右翼的迂回行動,震動了娘子關防御前敵總指揮部,他們馬上派出二十六路軍一部到東、西回村一帶阻擊日軍。日軍從石門一線發起猛攻,25日突破東回村南北一線陣地,國民黨守軍潰散。曾萬鐘見形勢危殆,率第三軍指揮所撤回舊關。娘子關的側背完全暴露在曰軍的攻擊矛頭之下。劉伯承判斷:日軍為了切實控制正太路南的平行大道,必然加緊從井陘至平定的小路運兵運糧。他決定按原計劃在七亙村打一仗,鉗制日軍的迂回進攻,掩護娘子關友軍。七亙村是理想的伏擊戰場,它是井(陘)平(定)小道的必經之地,從七亙村往東到石門,正好是十里峽谷,谷深數十米,底寬不足3米,地勢十分險峻。劉伯承經過實地調查,選中了這個伏擊陣地,隨即命令772團3營進至七亙村附近待機。 次日拂曉,測魚鎮日軍的輜重部隊在200多名步兵的掩護下,向西開進。9時許,日軍進入伏擊區。772團3營放過敵人的前衛部隊,向它的本隊突然發起火力襲擊。地形選得實在太便利了,陡坡頂上的機槍、步槍“嘩曄”地往日軍的人堆里傾泄著子彈,手榴彈只消打開保險蓋,垂直往下放。 ……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朝聞道
- >
經典常談
- >
唐代進士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山海經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