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十二月十一日 本書特色
薛憶溈**中篇小說集,包括重寫的"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和新創作的"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兩個中篇,以及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別樣碎片.
薛憶溈說:"‘重寫’是我的必經之路.從嚴格的意義上說,它是我對自己的救治.不經過這樣的自我救治,我就不可能再往前走." 如題目所示,薛憶溈從一年的*后一天,也是一個時代的*后一天切入,展開了引人入勝、波瀾壯闊的敘述,關于歷史與時間、異國與故鄉、生命與情感、宿命或偶然.
十二月十一日 內容簡介
一天到底有多長?一天又可以承載怎樣的時間節點與歷史內容?在時間的流駛與空間的穿越中,主人公X經歷了*為豐富的一天,這一天如此漫長而特別、神奇而悲傷。他已經經歷過五次這樣的“*后一天”了!笆氯蝗铡,是因為他“必須”遭遇又一個將要改變他人生旅程的“排卵期”,是因為他“必須”再一次面對一直都在困擾他的不解之謎:這一切是出于偶然還是出于宿命?
十二月十一日 目錄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存目)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附錄
十二月十一日 節選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X睡得很好.他沒有再夢見自己的妻子.十幾個小時之前,她還默默地躺著他的身邊,她還在焦躁地等待著他的激情.可是, X沒有表現出任何激情.他甚至都沒有側過身來端詳她.在他們新婚的前兩個星期,X也嘗試著去調動妻子和自己.他會將自己記憶中的一些隱蔽的角落打開,讓他的妻子分享.那些關于河流的記憶就在其中:比如一條載滿食鹽的小貨船毫無理由地在河道的中間沉沒了,比如兩具浮腫的男尸一直尾隨在一條送新娘和嫁妝的彩船后面……但是,妻子對他的嘗試沒有他期待的反應.他很快也就冷卻下來了.
X一直很想知道妻子對他的**印象是什么:他是病人、怪人、壞人還是庸人?她給他的**印象與他后來的感覺沒有什么不同.她從來都沒有引起過他強烈的激情,哪怕是在Z出現之前.他們從來沒有過關于愛情和欲望的討論.她也從來主動做出過愛的暗示,而他每次好奇她身體感覺的時候,她總是拒絕回答.*后,他終于忍無可忍了."你怎么不讓我分享你的感覺啊."他失望地說."那是我的感覺."她說,"為什么要與你分享?!"《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他們的友誼也隨著那次旅行的結束或者說那個時代的結束而結束了.在他的朋友離開去加拿大的那一天,X甚至沒有去給他送行.他的朋友一直沒有回來過,將近十年了.他再也不可能回來了.他死了,死于"不想活了".他的噩耗毀掉了X在一個世紀里*后的睡眠.他開始以為那是他妻子打來的電話,求救的電話.沒有想到,它來自一個死人的妻子.他自己的妻子三天前離家出走了.她現在在哪里?她現在在哪里?
接著,他們相視了很久.那是充滿迷惑的相視.那是尷尬的相視."差不多有八年了吧?!" X說.
"九年四個月零六天."那個女人非?隙ǖ卣f.
這精確的回答讓X不寒而栗.
"九年四個月零六天."那個女人又重復了一遍.她的聲音好像飽含著對時間的怨恨.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他已經經歷過五次這樣的"*后一天"了.之前的那兩次,他的感覺*為強烈.一九八九年的震蕩打破了他對理想和歷史的敬意.他意識到了自己的渺小和無助.那一次,他是在極度失落的情緒中穿過"十二月三十一日",迎來新的年代的.在平庸的九十年代里,他渴望的就是平庸的生活.沒有想到,那樣的生活*后也會以*荒誕的方式結束.在那個荒誕透頂的"十二月三十一日",他已經預感到了接踵而至的將是一個混亂的時代.但是,他不可能想到它會如此地混亂.
X還是沒有一點睡意.但是,他的情緒非常沉靜.一絲淡淡的愜意流淌在他的感覺之中.他欣賞著她均勻的呼吸.她的安靜和她的激情對他蒙受羞辱的心靈都是很深的安慰."到家里來吧,好嗎?"他順著那沒有任何雜質的聲音來到了她的跟前.他沒有想到她會穿著睡衣等他回家.陌生的感覺一晃而過.他看著她將房門關好.他沒有想到她會一把抱住他,就像他們之間那沒有永遠也不會過去的時差."你一點都沒有變."他激動地說.
他越來越覺得這是他的"必須"之旅:不是因為他"必須"*后見父親一眼,不是因為他"必須"在那份委托書上簽字,不是因為他"必須"出席父親的葬禮……是因為他"必須"被他姐姐抽那一個耳光,是因為他"必須"給她打那個電話,是因為他"必須"從那種不可思議的方向進入這*特別又*漫長的"十二月三十一日",是因為他"必須"遭遇又一個將要改變他人生旅程的"排卵期",是因為他"必須"看見那天使般的少女,那幻影般的少女,是因為他"必須"再一次面對一直都在困擾他的不解之謎:這 一切是出于偶然還是出于宿命?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十二月十一日 作者簡介
薛憶溈,生于郴州,長于長沙,現居蒙特利爾.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士學位,從蒙特利爾大學獲英美文學碩士學位,從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獲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博士學位.1996—2002年任教于深圳大學文學院.2006—2007年為《南方周末》及《隨筆》雜志撰寫讀書專欄.2009—2010年受聘為香港城市大學訪問學者.2013年受聘為中山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駐院學人.1991年獲臺灣《聯合報》文學獎.2014年及2015年連續獲得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提名.
主要出版作品有:長篇小說《《遺棄》(2012年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白求恩的孩子們》(臺灣版)、《一個影子的告別》(臺灣版)、《空巢》(2014年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及《南方都市報》2014年度"十大中文小說");小說集《不肯離去的海豚》、《流動的房間》(2013年新版)、《首戰告捷——"戰爭"系列小說》(《南方都市報》2013年度"十大中文小說")、《出租車司機——"深圳人"系列小說》(2013年度"中國影響力圖書獎);隨筆集《文學的祖國》、《一個年代的副本》、《與馬可?波羅同行》、《獻給孤獨的挽歌——從不同的方向看"諾貝爾文學獎"》、《薛憶溈對話薛憶溈——"異類"的文學之路》.
- >
史學評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隨園食單
- >
我與地壇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