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人的家國記憶-小康中國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10382
- 條形碼:9787568010382 ; 978-7-5680-1038-2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人的家國記憶-小康中國故事 本書特色
本書所載的基本上是20世紀的人和事,這些文章的親歷者,見證歷史、還原真相、訂正謬誤。在他們的口中,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系于身。 本書有一定的揭秘性質,內容涉及國寶南遷,白馬詩社在紐約,陳立夫家族命運,齊邦媛從東北到臺灣的歷程,張作霖家族變遷等故事。
中國人的家國記憶-小康中國故事 內容簡介
本書賣點: 1.權威媒體《小康》主編,*有深度的報道,*權威的解密。 2.國寶南遷、張作霖家族變遷、陳其美家族命運、白馬詩社、齊邦媛從東北到臺灣……眾多的人物,眾多歷史事件,一一揭示。 3.著名學者錢文忠作序推薦。
中國人的家國記憶-小康中國故事 目錄
國寶南遷的記憶與鄉愁?1
60年前,護送國寶的人們茫然踏上海峽對岸的土地。如今,兩岸國寶隔海對望,而身居異鄉的守護者們卻帶著濃郁的鄉愁漸行漸遠。
在紐約上空飄散的“五四”遺風?9
白馬詩社,這個被忽略的文學群體,某種程度卻是“五四”精神在海外的延續,是海外學子家國情懷的寄托。
為毛澤東掌勺年夜飯?18
在“主席家”掌灶22年的程汝明,每年除夕夜不過是多做幾個毛澤東愛吃的菜——辣椒、苦瓜、紅燒肉,全部不放醬油。那晚,程汝明不用在菜里多加湯水保溫,因為吃這頓“團圓飯”時,毛澤東不會像平時邊吃邊看文件,飯后,他才照例批閱文件,程汝明則和每天一樣,把當日菜單處理掉。
他是文豪,也是間諜?26
作家海明威*近被人爆出是個“不合格的雙料間諜”。與海明威不同,有幾位作
家卻能同時蜚聲文壇與諜海。
周玉書:站在三代領導人身后?34
在周家客廳里懸掛著三幅被放大的照片,周玉書分別站在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中央領導人的身后。無論世事如何動蕩,人生如何曲折,這位職業軍人總是站得筆直而挺拔,照片背后的故事則映射著這個時代的跌宕起伏。
張一純追憶父親張治中與周恩來?44
國民黨高級將領張治中,于1924年黃埔軍校初建時即與周恩來結下深厚友誼,近半個世紀的風風雨雨中,兩人在談判桌上數次強硬對峙,在桌下把酒言歡。在張治中之子張一純看來,父親與“周叔叔”這對亦敵亦友的兄弟,肝膽相照了五十年。
陳立夫家族三代人命運——專訪陳其美之孫、陳立夫堂侄陳
澤禎?52
雖在北京經營面包小店,但作為“蔣宋孔陳四大家族”陳家后人,陳澤禎記憶中的三代家事似乎與政治、時代有扯不斷的關聯。在他看來,辛亥革命元勛、祖父陳其美是個活在很高境界的人;自己是老式國民黨黨員;“緯國叔”則是“很念舊情的人”。
從東北“巨流河”到臺灣“啞口海”——飄零臺灣兩代人的命運
與悲歌?61
齊邦媛,臺灣文壇人稱“永遠的齊老師”。她講述的家族兩代人命運——從東北流亡到關內、西南,從大陸漂流到臺灣,個人的家國之憶、愛國之淚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她說,回應時代暴虐和歷史無常的*好方法,就是以文學記述超越政治成敗的人與事。
張作霖家族60年風雨歲月?71
顯赫的家世帶給張家人的并非榮華富貴的生活,歷史飄搖中,他們經歷了逃難、隱姓埋名、家族離散、困苦求生,不得不“活在歷史中”的苦澀甘辛,唯有張家人冷暖自知。
程默:搶拍到的歷史?81
他是魯迅葬禮**的記錄者;也曾冒著生命危險拍攝侵華日軍對重慶野蠻大轟炸的滔天罪行;他曾用相機記錄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在延安的生活工作場景;也曾親手拍下開國大典的歷史瞬間——當時已96歲的程默幾乎一生與攝影為伴。
黃永松:讓“中國結”傳遍世界?89
“中國結”能夠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象征,和一位臺灣人密不可分,他就是《漢聲》雜志的創辦者黃永松。40年來,黃永松以《漢聲》為“陣地”,建立著“中國傳統民間文化的基因庫”。
民族手工藝:在傳承與顛覆之間?97
無論是陜西邊遠山區那些擁有著歷經2 200年歷史的土織布手藝的村婦,還是老北京胡同里那些為了傳承民間手工藝苦心支撐的匠人,面對市場的沖擊,他們都透著無奈。老家底兒保障不了生活,手藝活兒融不進市場,這是他們共同面對的尷尬。
再續猶太人“上海方舟”傳奇?104
我們依稀知道:上海,曾是納粹屠刀下數萬猶太人生命*后的庇護地。然而,兩個民族在戰爭陰霾下是怎樣的患難與共,我們仍知之太少。還好,有親歷者再次為我們談起曾經的點點滴滴。
日本是祖國,中國是故鄉?114
“二戰”后,數以千計的日本孤兒被遺棄在中國,對于與苦難糾纏半個多世紀的
他們而言,身份成為他們一生的惶惑。
當災難來臨,我們回到媽媽的故鄉?122
60多年后的今天,仍有人不停追問:是什么力量促使方正縣人向那些曾經的敵人伸出溫暖的手、給他們以生的希望?已有三個孩子卻又領養了一個日本遺孤的魯萬富說:“怎么說那也是條命啊!”一句話,便可代替千言萬語!
95歲老人的13年跨國訴訟?132
他一次次走上日本法庭,經歷過漫長的中國民間對日索賠之路。但直到今天,這場歷經13年的跨國訴訟,仍是一樁懸案。
起訴日本:民間對日訴訟舉步維艱?141
中國民間對日訴訟自1995年至今,不得不接受一個無奈的處境:比寄希望于勝訴更為現實的是——尋求訴訟過程中的點滴突破。在漫長曲折的訴訟過程中,相當數量的戰爭受害者離世,他們沒有看到賠付,也沒有聽到道歉。
國宴上的外交風云?150
禮賓工作是外交工作的先頭部隊和重要組成部分,而國宴則是國賓訪問日程中的重頭戲。國宴上的互動也因此成為國與國之間增加了解、促進友誼和加強合作的關鍵點。
激蕩五十年:從《紅旗》到《求是》?155
1958-2008年,對于中國而言,這是風云激蕩的50年。中共中央機關刊也走過了不平凡的50年歷程。從《紅旗》到《求是》的這50年里,黨刊見證了自身的變動與發展,見證了中國的變革與成長,見證了中國的艱難與崛起,也見證了時代的變遷與風云的變幻。
法學家小說里的罪與罰?164
年輕時他以公共知識分子自許,這些年他一直在退,退回一個普通高校教授的位置。但他并不悲觀,只是改變了表達方式。作為法學家,他**的愛好是寫小說,他的5部犯罪懸疑小說在某種程度上亦可視作法學讀本。
演講前大使館曾“采訪”坦總統?174
坦桑尼亞總統基奎特早就盼望著“想見到習總書記”,為保證接待工作的萬無一失,總統在許多準備工作上都親力親為,在習主席赴坦桑尼亞并發表演講前,基奎特還對中國大使館提出的“非洲朋友真正關心什么”的問題進行了書面回答。
陜北“白氏”高官層出之謎?184
從黨史的角度來說,陜西的歷史主要是陜北的歷史,這一點對于理解陜北地區涌現出如此眾多的白氏高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紅色**中的飛虎隊爭奪戰?188
“請肅立、靜穆。儀仗隊將為你面前的這張6人圓桌依次擺上美國海、陸、空三軍和海軍陸戰隊、海岸警衛隊的軍帽與一頂平民的禮帽,這代表美國所有在海外的戰斗失蹤人員。”中美軍事**合作揭開了塵封60多年的歷史。
毛澤東族譜的故事?195
一部偉人毛澤東的族譜,引熱了遠在浙江西部一個名叫江山的地方的旅游線路。
衛浴60年:公共與私密的流轉變遷?199
上廁所、洗澡,這些*私密的事情里,卻折射著時代變遷。60年間,在中國人的衛浴領域里,從私密感受,到產業發展,都經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人的家國記憶-小康中國故事 作者簡介
《小康》雜志于2004年1月1日正式出版發行,隸屬于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求是雜志社,為中央級政經類新聞期刊,被中宣部列入重點新聞類刊物,也是全國人大、政協“兩會”指定的入會閱讀刊物。雜志以提供國內重要政經新聞為主,注重民生問題的深入調查和分析報告,旨在從民生觀察角度解析中國發展的進程。《小康》以“影響一個民族與時代”為己任,服務于中國的和諧與發展。
- >
煙與鏡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