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1942-遠征將士碑-滇緬大會戰影像全紀錄-中國抗日戰爭戰場全景畫卷-26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302568
- 條形碼:9787548302568 ; 978-7-5483-0256-8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1942-遠征將士碑-滇緬大會戰影像全紀錄-中國抗日戰爭戰場全景畫卷-26 本書特色
沈鐵、黑馬編著的《遠征將士碑(1942滇緬大會戰影像全紀錄)》介紹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英國陷于歐洲戰場,其主要的戰略方針是在遠東地區保衛輸出*多資源的殖民地印度。但對于中國而言,緬甸等地成為爭取國外援助的*后生命線,如果滇緬公路不保,外援無法進入。因此,中華民國簽訂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緬路協定》,成立中英軍事同盟,中國遠征軍就是根據中英軍事同盟而組織的。當時緬甸是英國的殖民地,西屏英屬印度,北部和東北部與中國的西藏和云南接壤。日本進攻緬甸對于其自身來說也有著很多意義,比如孤立中國,以及作為入侵印度的基地等。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軍在短時間內席卷東南亞,隨即矛頭直指緬甸。1942年日本在緬甸的軍隊大約有6萬人,完全超過英國在緬甸的防務力量。1942年初,日本侵占馬來西亞后,開始入侵緬甸。1月30日,日軍攻克緬甸東部重鎮,隨后分兩路繼續前進。3月到4月,日軍進攻重鎮曼德勒,企圖切斷滇緬公路。此時,在英國的求助下,中國方面以杜聿明為代理司令長官,由中緬印戰區參謀長史迪威指揮,集合中國精銳力量的中國遠征軍約10萬人向緬甸開進。
1942-遠征將士碑-滇緬大會戰影像全紀錄-中國抗日戰爭戰場全景畫卷-26 內容簡介
沈鐵、黑馬編著的《遠征將士碑(1942滇緬大會戰影像全紀錄)》多方面、多視角、全景式地記述了1942年至1945年問滇緬大會戰的全過程。中國軍人遠征異國,以巨大的犧牲換取了自甲午戰爭以來中國軍隊搶先發售征戰的有效勝利,打通了中國的靠前交通線,為抗戰取得很終勝和J作出了巨大貢獻。書中大量歷史資料圖片,讓讀者更加直觀地了解這段歷史。本書兼具紀實性、文學性、史料性。
杜聿明揮軍遠征緬甸抗日。盟友英軍不戰而逃。第200師同古血戰,師長戴安瀾寫下遺書:現在孤軍奮斗,決以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育!猛將孫立人連夜行軍,馳援仁安羌,要打出新38師的威風。
衛立煌下令渡江作戰,從靠前向外打。日軍在松山等地設下了幾個堅固的據點。中國的士兵每攻一個山頭,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活人在死人堆里打滾,尸體腐爛的氣息久久不散。美軍調來了火焰噴射器,才讓對峙的僵局有了轉機。
蔣介石給前線下了死命令,限期拿下松山。衛立煌電令面臨槍斃的的陳永思戴罪立功,組織敢死隊發起進攻。第8軍副軍長李彌也跟特務營一起沖鋒,兩次負傷,被扶下火線。陳明仁在龍陵方面督軍鏖戰,第87師師長張紹勛不堪重壓,舉槍自殺。
1942-遠征將士碑-滇緬大會戰影像全紀錄-中國抗日戰爭戰場全景畫卷-26 目錄
一、杜聿明奉命迅速南下
二、緬甸――中國南方生命線
三、英緬軍隊不戰而逃
四、戴安瀾前線立遺囑
五、被外界忽視的猛將孫立人
六、杜聿明和史迪威在前線翻臉
七、孫立人一戰成名
第二章 死亡之地
一、令全軍陷入重圍的指揮
二、戴安瀾客死他鄉
三、欲哭無淚的杜聿明
四、新22師女兵的“死亡行軍”
五、野人山中的新28師
六、重見天日
七、陳明仁鎮守云南
第三章 政治交鋒
一、陳誠出任遠征軍司令長官
二、衛立煌臨危受命進入滇西
三、蔣介石與四國首腦會議
四、會議焦點人物――宋美齡
五、英國人坐收漁利
第四章 重返緬甸
一、陳納德開辟“駝峰”生命線
二、中國軍隊在印度接受新式整訓
三、胡康河谷之戰
四、圍殲“叢林之王”第18師團
五、“中國虎”廖耀湘
六、李鴻率領第38師攻擊八莫
第五章 生命線之戰,
一、衛立煌指揮部隊強渡怒江
二、血戰松山
三、活捉一個日本俘虜賞金1000元
四、日軍負隅頑抗
五、7噸炸藥與一個山頭
第六章 血染他鄉
一、陳永思和他的“敢死隊”
二、遠征軍首次攻擊龍陵失敗
三、第87師師長在前線自殺未遂
四、龍陵*終對決
五、陳明仁發誓3天之內攻克回龍山
第七章 戰將歸來
一、有功之臣衛立煌受到冷落
二、日本終于投降了
三、蔣介石的“卸磨殺驢”之術
四、遠征軍戰將的*后歸宿
參考文獻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