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古路風痕-老城游走札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253676
- 條形碼:9787503253676 ; 978-7-5032-5367-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古路風痕-老城游走札記 本書特色
王一帆從小熱愛中國歷史文化,無論是書法、詩詞、骨董(同古董,古代遺存的有價值器物的統稱,涵蓋古代各種文化藝術品的遺存)、古建、飲食、民俗,都有著濃厚的興趣,正是在這種濡潤之下度過了他的少年時代。同時,旅行的所見所聞也給了他更多的思考空間,因此,在這本散記中更多融入的不僅是見聞和獵奇,而是有著更多獨立的見地和思想。從古都建設的得失到各地文化保護的憂慮,已經超乎他這個年齡的思維范疇。游記是可以任意寫來的東西,同樣的風物在不同人的眼中會有不同的感悟,一帆雖然很年輕,但是可以看出,那些還透著稚嫩的文字中,背負的卻是沉甸甸的歷史和責任。 情感,是藝術的根,很難想象會有沒有豐富情感的藝術家,《古路風痕 老城游走札記》的字里行間無處不流露著一帆對生活的熱愛,對人的情感,這種情感歸納而言,就是對自然之愛,對人類之愛。
古路風痕-老城游走札記 內容簡介
《古路風痕 老城游走札記》是一本中英雙語的旅行札記,作者王一帆從旅行中挑選了一些印象深刻且富有文化內涵和趣味性的故事,整理成札記,以對今天的中國古城古鎮的觀察,試圖在現代社會的外表下找尋歷史遺存的文化痕跡。稿件為中英雙語,圖文并茂,以懷舊的黑白照片為主,圖說豐富細膩,語言流暢簡潔。
古路風痕-老城游走札記 目錄
作者序
我們的北京城
**節 走進古城
深宅
人之樂
繁塔
推鐘
蟹黃小籠包
狗市
陽朔的悲哀
樹神
南京,北京
第二節 古董見聞
一片碎瓷話晚清
報國寺打眼記
洛陽鏟
龍生九子
第三節風與痕
雪
跟著
牙口好的黃山人
小女孩
葉子
鴨脖
漓江
古路風痕-老城游走札記 節選
《古路風痕 老城游走札記》: 在北京上學的時候,我習慣出門逛逛,去西單、王府井買些書,到什剎海吃點爆肚,或是花上20元買張學生門票到故宮看看古董,我用這種方法感受著老北京,也感受著北京高速發展下的變化。摩天大樓和汽車群,以及花哨燈光組成的北京之夜都讓我眼花繚亂,縱是生在20世紀90年代的我,也不禁感嘆僅30年的改革發展就造出了如此喧囂的城市。猶記得小時候,在我的印象里,北京有很多老槐樹和吊死鬼兒(槐樹上的蟲子)、高矮相近的樓房、到處叮當響的自行車、早上到處都有的賣茶葉蛋、豆腐腦的早點鋪,還有練太極劍、跳扇子舞的老頭老太太。 自21世紀到來,北京在我的眼中快速地發展著:五、六環汽車快速路的接連修建、到處破土動工的地鐵線、更有如雨后春筍般快速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而2008年奧運會的成功申辦更是加劇了首都的現代化發展,如國家大劇院、首都機場T3航站樓、“鳥巢”、“大褲衩”等地標性建筑隨之應運而生。 但是,看著新北京的流光溢彩,我不禁思考:以這樣的模式發展北京,真是對的嗎? 北京的起源 說起北京城的起源,還是要從古時談起。北京這片地方從很久以前就是我們祖先的聚集地,這里東西北三面環山,南面向著華北大平原,并且正好位于兩條略為平行的河流中間。 關于北京地區*早的記載源自周朝的薊國(約公元前500年),后被燕國(公元前11世紀~前222年)吞并后定為都城,名“薊”。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統一六國后,薊城自然地成為了華北平原的重要政治經濟要地。到了唐朝(公元618~907年)時期,這里被命名為幽州城,人口增加,物產豐富,始成商業交流的中心;后因為晚唐衰落,契丹人從東北長驅直入侵占了幽州等地并建立了遼國(公元907~1125年),并為此地起名“燕京”;十年后,遼原來的臣民女真人攻占這片地區,建立了金朝(公元1115~1234年),改遼國的燕京城為中都,定為都城。這數百年間,歷史上的北京多次改朝換代,難得平靜,城市的輪廓也不甚清晰。 直到1215年,蒙古人突破南口天險摧毀了金朝建立元朝(公元1271~1368年),并且在金國皇帝的一個離宮所在的瓊華島(現在的北海公園白塔山)為中心建立了元大都,這就是現在北京城位置的基礎。 可惜的是,元朝剛剛建都100年后就被朱元璋所建立的明朝(公元1368~1644年)趕走,公元1402年6月17日,明成祖朱棣奪權,從南京遷都北平,并改名“北京”。同時元大都的宮城也遭到毀滅性的拆除。 自此,北京城作為一國之都的基調似乎被定下來了,風風雨雨500多年間走過明朝又漫過清朝,老北京的建筑與道路都沒再有太大的變化。 北京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城市。這是一座擁有將近600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其瑰麗完美的建筑形式和城市布局都具有高度的藝術水平。環繞北京的古老城墻、城墻上偉岸的角樓箭樓、宏偉龐大的宮殿群、大街小巷、牌樓店面,還有壇廟、塔寺、宅第、民居……北京城的一切都留存在老一輩人的心里,也透過書本和照片,以及長輩的講述存在于我們熱愛北京的年輕一代人的想象里。在我的心中,老北京城是一個安靜、祥和的地方,清晨隨著有節奏的晨鐘慢慢蘇醒,人們吃過早點,開始一天的生活;而到了夜晚,整個城市又隨著悠揚的鐘鼓聲漸漸入睡…… 我是北京孩子,渴望了解北京,但今天的北京展示給我的歷史太少太少。在嘈雜忙碌的繁華背后,我似乎感受到屬于文化古城的種種韻味正在逐漸地、慢慢地消散。城市為誰而建? ……
古路風痕-老城游走札記 作者簡介
王一帆,1994年生于北京。 現就讀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設計學院。 自幼拜師學習書法和繪畫,曾幾次獲得全國青少年書法繪畫比賽一等獎和優秀獎。 尤其喜愛對中國古文化的學習,近年來在假期中背包旅行于中國各地古城古鎮,探尋古代建筑文化,參觀博物館,也學習古董。 王一帆曾訪問歐洲多個國家的博物館,包括大英博物館,盧浮宮博物館和奧斯維辛集中營博物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