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超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347039
- 條形碼:9787511347039 ; 978-7-5113-470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自卑與超越 本書特色
本書為個體心理學研究領域的權威著作,通過深入剖析與研究每個人與生俱來,以及生命中的一系列自卑情結,為我們提供了化自卑為動力,從而克服自卑心理、不斷超越自己、追求優越、實現個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的有效途徑。 書中,對人們在童年時期的自卑與優越心理進行了分析,既可以指導人們如何促進自己的心理健康,還可以指導父母更好地開展家教;此外,人們的出生順序、早期的記憶,還有神奇的夢等等,會對人們以后有哪些重要的影響?本書從個體心理學的角度,一一給出切實的答復。 而且,本書作為阿德勒博士*為重要的著作,對世界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并直接促進了親子教育、人格培養、婚姻與愛情、職業生涯、家庭建設、人際關系、社會環境等諸多領域的長足發展,成為人們了解心理學的經典讀物。
自卑與超越 內容簡介
1.經常會有人呼喊“我們是為什么而活?生活的意義是什么?”,但阿德勒斷言,人們只有在遭受到失敗的時候,才會發出這種疑問。細想確實如此。 2.打破弗洛伊德泛性論,提出人一切行為動力均源于超越自卑的需要,是自卑感推動了人的進步。阿德勒開創了個體心理學,其理論不僅對榮格、霍妮、弗洛姆、利沙文、羅洛·梅、羅杰斯等人有過啟發,而且今天仍然在《美國個性心理學雜志》上通過美國個性心理學會繼續得到促進和發展,經久不衰。 3.自卑感在阿德勒的理論中占有很大份量,他認為人有三種自卑:面對宇宙的自卑,面對其他生物的自卑和面對他人的自卑。他認為一般的自卑感是行為的原始決定力量,自卑感本身并不是變態的,它是一個人在追求優越地位時的一種正常的發展過程,優越感是每個人在一種內驅力的策動下力求達到的*終目標,它因每個人賦予生活的意義而不同。人的行為都是出自于自卑感及對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 4.優越感來源于自卑,消除自卑*好的方法便是建立優越感,以此來擺脫自卑帶來的心理弱勢。
自卑與超越 目錄
chapterⅰ the meaning of life
人生的三大任務 003
社會感 005
形成的童年經驗 008
早期記憶與夢 012
學會合作的重要性 015
第二章 心靈與肉體
chapter ⅱ mind and body
身體與心靈的交互作用 019
情感的作用 024
心理特征與身體類型 028
第三章 自卑感與優越感
chapter ⅲ feelings of inferiority and superiority
自卑情結 032
追求優越的目標 038
第四章 早期記憶
chapter ⅳ early memories
性格塑造的關鍵 044
早期記憶與生活風格 046
剖析早期記憶 052
第五章 夢
chapterⅴ dreams
舊式夢的解析 063
弗洛伊德的觀點 065
個體心理學解夢的方法 069
一些常見的夢 076
幾個案例研究 078
第六章 家庭影響
chapter ⅵ family influences
母親的角色 088
父親的角色 094
關愛與疏忽 100
兄弟姐妹間的平等 103
家庭出生次序 105
第七章 學校影響
chapter ⅶ school influences
變遷著的教育形式 116
老師的角色 118
班級里的合作與競爭 123
評估孩子們的發展 125
天性與教養 128
辨識人格類型 131
一些教學上的觀察 134
顧問會議的工作 137
第八章 青春期
chapter ⅷ adolescence
何為青春期 142
成年期的挑戰 144
一些青春期的問題 146
青春期的性意識 151
為青春期預熱 155
第九章 犯罪及預防
chapter ⅸ crime and its prevention
理解犯罪心理 158
一些犯罪類型 168
合作的重要性 175
早期合作的影響 179
犯罪問題的解決之道 183
第十章 職業問題
chapter ⅹ occupation
平衡人生的三大任務 192
早期訓練 194
辨識孩子的興趣 197
職業選擇的一些影響 200
尋找解決方案 202
第十一章 個人與社會
chapter ? man and fellow man
人類追求統一 206
社會興趣缺失與合作失敗 208
社會興趣與社會平等 213
第十二章 愛情和婚姻
chapter ? love and marriage
愛,合作與社會興趣的重要性 216
婚前準備 218
婚姻里的承諾與責任 222
結婚的工作 224
婚姻與男女平等 228
附錄 阿德勒年譜 22
自卑與超越 相關資料
阿德勒的思想比一般人所承認的要大些,因為其他的理論家都曾受到他的著作的影響。-----美國心理學教授 舒爾茨
阿德勒的心理學在心理學歷史上是第一個沿著我們今天應該稱之為社會科學的方向發展的心理學體系。-----美國社會心理學家 墨菲
在我看來,阿德勒一年比一年顯的正確。隨著事實的積累,這些事實對他關于人的形象的看法給以越來越強有力的支持。-----美國社會心理學家 馬斯洛
自卑與超越 作者簡介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1870-1937年) 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個體心理學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弗洛伊德的學生之一,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的心理學家。 阿德勒最著名的作品有《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中文譯名“個體心理學的實踐與理論”)、《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中文譯名“理解人類本性”)、《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中文譯名“生命對你意味著什么”或“自卑與超越”)等。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
- >
朝聞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