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課程文化-場口中學多樣化選修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147460
- 條形碼:9787308147460 ; 978-7-308-1474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重建課程文化-場口中學多樣化選修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本書特色
書稿圍繞普通高中多樣化選修課程建設,分十二章四十節展開論述,闡述了選修課程的頂層設計、選課和走班制度的校本化探索、教師課程開發培訓、評價與質量保證以及七大課程系列的建構等內容。七大課程系列的建構則圍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方面,結合校本選修課程建設的實際,展開各具特色的探討。
重建課程文化-場口中學多樣化選修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內容簡介
《重建課程文化 場口中學多樣化選修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探索》圍繞普通高中多樣化選修課程建設,分十二章四十節展開論述,闡述了選修課程的頂層設計、選課和走班制度的校本化探索、教師課程開發培訓、評價與質量保證以及七大課程系列的建構等內容。七大課程系列的建構則圍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方面,結合校本選修課程建設的實際,展開各具特色的探討。
重建課程文化-場口中學多樣化選修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目錄
**章 厚德博學,人人成為“千里馬”——選修課程體系的頂層設計**節 以人為本,辦高品質特色學校一、選修課程體系頂層設計的背景分析二、“以人為本,厚德博學,人人成為'千里馬'”的辦學理念三、揚“千里馬”精神,辦高品質學校的辦學追求第二節 校本統整,構建科學適合的課程一、建構科學且適合本校學生的課程體系二、培植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的課程目標三、優化轉變育人模式的課程結構第三節 規范實施,完善選修課開發與管理制度一、制訂“場口中學選修課程開發制度”二、制訂“場口中學選修課程審定辦法”三、制訂《選修課程選課指導手冊》四、制訂“場口中學選修課程師生考核評價制度”第二章 因材施教,人人能夠學有所獲——選課和走班制度的校本化探索**節 自主選課,把課程選擇權交給學生一、選修課程學習的意義二、選修課程的類別三、選修課程的設置四、選修課程的內容五、選修課程的實施第二節 多樣選擇,打造選修模塊校本課程一、分析選修課程標準,明確選修模塊校本開發的方向歸宿二、評估學生學習需求,發掘選修模塊校本開發的課程資源三、轉變課程學習方式,發揮選修模塊校本開發的育人功能四、領會課改方案精神,引導選修模塊校本開發的價值取向第三節 靈活走班,設計個性化的教學模式一、必修課程分層走班教學二、選修課程分科走班教學第三章 多元融合,品味語言文學之美**節 課程目標:實現語言文學課程發展的必然訴求一、語言文學系列課程的重要地位二、實現語文選修課程的主體回歸訴求第二節 課程內容:加強四類語言文學課程的有效建構一、語言文學:課程建構的兩個維度二、分類推進:四類課程的具體內容第三節 課程實施:多邊互動達到選修課程的教學相長一、師生課程資源的多邊互動二、師生教學對話的多邊互動第四節課 程評價:多元評價促進語文課程的動態提升一、主體多元評價模式二、分類多維評價模式三、多層評價模式四、教學評價的多邊互評
第四章 多維探求。發掘數理邏輯之美**節 課程目標:激發學生數理興趣及教師素養一、構建“和諧”、“人文”的數理課堂文化二、提高高中數理課程課堂教學的效益三、通過學習方式的創新促進學生和諧發展四、通過數理邏輯系列課程研究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第二節 課程內容:打造校本特色數理之有效課堂一、開設校本特色數理課程二、打造特色有效數理課堂第三節 課程實施:開設多樣化選修課促個性發展一、教與學方式方法的反思二、學與教方式建構的教學策略第四節 課程評價:“三高”評價提升學生參與積極性一、數理邏輯系列課程的“三高”評價機制二、數理邏輯系列課程的改進方向第五章 寓教于樂,享受音美藝術之美**節 課程目標:樂教樂學,重構藝術教學新范式一、傳統的藝術教育方式解剖二、重構樂教樂學的教學模式第二節 課程內容:達到“融會、啟蒙、鋪墊、和諧”境界一、融會多元文化的素養二、啟蒙樂學探求的心智三、鋪墊高品質學習生活四、和諧化解繁重的壓力第三節 課程實施:多重開發提升學生創新教育涵養一、地方藝術課程資源開發的背景分析二、地方藝術課程開發的模式選擇第四節 課程評價:定量定性雙重評價促進教學變革一、音美藝術之美課程資源開發及應用評價二、定量定性雙重評價第六章 健身育人,體驗體能運動之美**節 課程目標:達成健身育人的運動戰略目標一、激發和保持學生運動興趣對目標的重要意義二、選修課程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三、課程目標要有效落實到每堂課的教學中第二節 課程內容:利用資源促全面開展體育活動一、明晰課程的內容和層次結構二、教材建構凸顯核心內容地位三、充分利用與課程相關的教學資源第三節 課程實施:圍繞四種能力重新設計與組織一、培養四種支柱能力二、教學的有效設計三、課程的有效組織四、課程開發的成效第四節 課程評價:關注過程實施的新型評價模式一、改變“考核”觀念二、多樣化評價方法三、學習成績評定的具體內容第七章 與時俱進。領略探究創新之美**節 課程目標:開展探究創新以適應課改新要求一、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技術素養二、立足科技和社會視野,培養學生人文素養三、緊扣學生生活實際,積極反映*新科技四、充實學生學習過程,引導學生多樣化學習五、立足教學目標,培養創新和實踐能力第二節 課程內容:緊密聯系生活發掘課程新資源一、課程內容安排機制二、科技課程的探究創新與領悟第三節 課程實施:開展教學革新以追求課程新效益一、積極探索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二、確保開設高質量的科技選修課三、嚴格考核制度第四節 課程評價:自主參與探索課程新評價一、評價依據二、評價理念三、評價體系第八章 學會做人,探尋人際情商之美**節 課程目標:優化育人培養21世紀新人才一、情商研究,凸顯重要二、情商教育,現狀堪憂三、課程滲透,悄然啟動四、厘清目標,切實推進第二節 課程內容:目標導向統籌兼顧的開發模式一、注重審核,精挑細選二、目標導向,搭建框架三、統籌兼顧,分塊設計第三節 課程實施:“四好”宗旨指導人際情商新課程一、課前準備要充分二、教學方法要靈活三、學習方法要多樣四、課后延伸要反饋第四節 課程評價:注重人格評價,達成和諧新課堂一、注重評估標準,重點考核內容二、注重課堂參與,接受多元答案三、注重教學過程,評價服務學生發展四、注重終結性評價,鼓勵形式多樣第九章 以史為鑒,欣賞史學哲理之美**節 課程目標:著眼史學,培養鄉土歷史文化情感一、著眼史學,推進課程多樣化二、培養鄉土歷史文化情感第二節 課程內容:共享資源,發掘歷史中的魅力富陽一、共享多方資源二、發掘歷史中的魅力富陽三、課程編制與開發成果的展示第三節 課程實施:體驗探究,養成濃厚史學情操一、從教學思想和教學理論層面看二、從教學目標層面看三、從操作程序層面看四、從師生角色層面看五、從教學策略層面看六、從評價層面看第四節 課程評價:教學反思推動課程革新縱深發展一、反思傳統教學二、促進思想向理論深化第十章 校本培訓,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節 從教學走向課程,以行動研究開展教師校本培訓一、從教學走向課程,增強教師的課程意識二、開展行動研究式培訓,提高教師的研究能力第二節 基于教師發展需求,豐富校本培訓的內容與形式一、校本培訓的內容安排二、校本培訓的形式探索第十一章 自主管理,構建完善的課程管理與質量保障體系**節 加強學分管理,構建有效的教學管理制度一、選修課程的結構和學分結構二、選修課程學分的認定方法三、學分認定的基本程序第二節 完善評價體系,保障高質量的選修課程一、選修課程評價的現狀二、選修課程評價體系的構建三、選修課程過程評價的實施四、選修課程評價策略的選擇第十二章 繼往開來,進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節 總結過去:多樣化選修課建設的成效分析一、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培養創新精神二、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提高課程意識與能力三、促進學校特色建設,提高辦學效益第二節 面向未來:多樣化選修課程的深化與研究展望一、注重精品課程建設二、完善選修課程評價三、精心規劃課程系列四、形成學校辦學特色
主要參考文獻人名索引主題索引圖表索引后記
展開全部
重建課程文化-場口中學多樣化選修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作者簡介
孫志軍,1962年出生,教育管理學碩士,中學高級教師,現任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場口中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 主持教育部規劃課題《生態作業:生態教育視閾下高中學生和諧發展的新探索》研究.相關研究成果獲浙江省第四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杭州市優秀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主持省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和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規劃重大課題《普通高中多樣化選修課程的設計與實施研究》的研究。主持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規劃課題《農村高中建構“家校協同新機制”的五年探索》的研究,成果獲杭州市優秀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主持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規劃課題《高中學生發展性學習方式的探索與實踐》和《普通高中發展性教學工作質量評價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先后獲杭州市優秀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論文《頂層設計:普通高中多樣化選修課程建設的邏輯建構》被評為浙江省優秀教育論文二等獎。另有多篇論文(成果)在地(市)級以上獲獎或發表。 曾獲浙江省中小學師德楷模、杭州市級優秀教育工作者、富陽市名校長、富陽市優秀園丁、富陽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