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政經哲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836527
- 條形碼:9787510836527 ; 978-7-5108-3652-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政經哲學 本書特色
譚長流所著的《政經哲學》從政治角度出發,研究制度、政黨和明主等一系列概念。從理論上,解決經濟危機周期性爆發的難題;在實踐上,為政府解決“通脹-滯漲”“失業-就業”提供可行性建議。提出通過國家化-計劃化的辦法來解決“貨幣前置”和人的“失業轉移”問題等。
政經哲學 內容簡介
《政經哲學》從政治角度出發,研究制度、政黨和明主等一系列概念。從理論上,解決經濟危機周期性爆發的難題;在實踐上,為政府解決“通脹-滯漲”“失業-就業”提供可行性建議。提出通過國家化-計劃化的辦法來解決“貨幣前置”和人的“失業轉移”問題等。 《政經哲學》提出,若能以市場化的經過競技模式的所形成的精英體系,作為家遴選人才的依據,當是成本*小的;另外,從長遠看,各個領域均應施行相生性的發展戰略才好,否則萬物不能相互資生,對于社會的后果或許是*糟的。現在,我們已經洞見了可起爆經濟危機的那個區位點,此對未來極具關鍵意義;再有,各國政府只要解決好通脹—滯脹和失業—就業的問題,就是非常地難能可貴了。同時,許多人還知道貨幣似水的道理,即資金在哪里,哪里的經濟就會發展:所以,大量的資金確是不應流向國外。以上,都是十分重要的。
政經哲學 目錄
**節 民主的負作用
第二節 集體非理性
第三節 驢象自焚
第二章 制度-政黨(二)
**節 公共性存在
第二節 服從真理
第三節 經濟發展的“雙芯”
第四節 理論重省
第三章 相生性的發展模式(一)
**節 歷史的選擇壓力
第二節 貨幣似水
第三節 一般的發展譜系
第四節 可持續戰略的回滯效應
第四章 相生性的發展模式(二)
**節 以人為王
第二節 造福他者
第三節 相生性理論的展開
第四節 人類的質的飛躍
第五章 經濟危機的起爆區位(一)
**節 陳說兩茫茫
第二節 帕累托思想的經濟學再造
第三節 依著圖示的向度
第四節 可量化的起爆參數
第六章 經濟危機的起爆區位(二)
**節 價格離價值而去
第二節 黑洞與溫床
第三節 群體性的高端的風險集成
第四節 虛擬的打垮實在
第七章 “后現象”存在
**節 通脹-滯脹
第二節 政府的責任(一)
第八章 課征“增加就業稅”
**節 失業-就業
第二節 政府的責任(二)
第九章 有形-無形
**節 經濟學的悖論常態
第二節 理性具有垂死表象
第三節 價值規范
第四節 僅限于經濟的解
第十章 無形-有形
**節 人性
第二節 異化
第三節 后現代思潮
第四節 哲學與秩序
引用書目
后記
政經哲學 節選
《政經哲學》: 67.民主在自身被異化之后,必會產生許多的反動傾向。那么,如何才能從方法論上解決這些問題呢?奈特認為,如果能由社會公眾擔當公開競爭中的裁決者,選擇他們的領導人;那么,社會公眾就是他們自己的領導人,這正是所謂民主的要義。于是,選民即變為了裁決者。但是,根據一般的知識看,過程性的裁決者并不具有領導者的意義,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找出關于裁決性選擇領導人的*后存在,或稱之為它的**推動者來,不然則既沒有裁決的可能,也不會具有選擇的力量,因此選擇他們的領導者,就會成為一句空話。盡管如此,奈特的思想還是具有積極意義的。根據現代社會的*先進的思想成果來思索民主中出現的可怖情境并改變之的手段,我們認為,只有讓民主服從于真理,才是其*后的和*高的辦法,否則別無出路。 68.多少人講,不經過民主的辦法,在當今社會,又該如何產生政府呢?我們講,在目前的資本主義占統治地位下的選舉,它的*后以相對多數制來使政府合法化的正面作用,已全部喪失,所以必須進行革命性的徹底的改造,即完全地拋棄之,而另起規則,再造新的產生方式。其指導思想就是在一切服從和服務于真理的大原則下,將體育運動中的競技的和實踐的或實證的科學方法引進到產生政府的實務中來。其一般的構想是,**步根據體育競技的辦法來產生一位在政績上的具有冠軍資格的*高領導者;第二步這位在政績上的具有冠軍資格的*高領導者在服從真理的前提下,履行管理職能;第三步根據實踐的實證的科學性的檢驗法則,在觀其執政的效果時,若之能*大程度地推動了社會的全面發展,則繼續留任,否則即當下臺。根據每個人的**能力和潛力不具有長期性的特點,其任職時間不能一次性超過五年,等等(應有一個實施細則)。總之,新的產生政府的規則是建立在層層的競技、實踐和真理基礎上的,而絕不是建立在選舉的基礎上的。盡管在這中間也可以摻雜一點點的暫時還去不掉的民主的初始的一些辦法為手段,但在根本上,當完全去掉所謂民主的這些選舉的法則了,此時的選民都變成了直接的裁判者。 69.*后,我們能見到的當下的民主,只能是正在衰落下去,而走向坍塌的存在;隨著其在歷史上的成為過去,一種全新的追求真理、服從真理和服務于真理的*先進的社會形態即必然地要進入到所有的人們的生活中來。 70.根據目前民主的要求,選舉當是它的政治基石,然而在現實政治生活中,除了政治家和媒體外,民眾普遍地存在著“選舉冷漠”的現象,棄權、被動投票現象大量存在。如果選民們都以棄權或被動的方式來表達偏好,則民主政治的存在就將成為無有基石的沙上建構,其正當性便會迅速喪失。于是,這樣的民主就要不斷地頹敗下去。根據從前的闡述,其原因就是它的不斷地于反自由的過程中,在其所謂的多數統治里,民主已經缺乏任何的向上的或向前的動力。 71.如上的表現之一,就是民主形式的存在必將完成它自身的否定;表現之二,就是民選政府的失效。經濟學家發現,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任何一種公共選擇方式,其*終的決策都很難體現公共利益的*優化。 ……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虎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