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秦商入川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4115185
- 條形碼:9787224115185 ; 978-7-224-1151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秦商入川記 本書特色
宗鳴安創作的《秦商入川記》是一本關于秦商如何成功,如何發家的指南備要,同時也是一本關于陜西歷史與民俗的書籍。 我們可以從歷史中尋找出民俗的存在,用以豐富今天的生活,也可以從民俗中體會到歷史的真實,以吸取昨天的教訓。 《秦商入川記》是一部歷史學或者經濟學方面的專著,作者以文史的筆法,從民俗文化的角度來述說秦商。
秦商入川記 內容簡介
一個曾經在關中地區廣為傳播的社會化名詞遠離我們已經很久了,欣喜的是,一個滿懷桑梓情誼與社會責任的文化記憶,攜帶著新時代的春光正適時地來到我們面前。 當鳴安將他的新著送我過目時,我的內心涌起陣陣波動。那個久違的“下川”名詞與適時到來的《秦商入川記》著述一瞬之間聯翩躍動,促我驚詫:翻飛的歷史與急迫的時代腳步原來會這樣迅速地握手約會。我想,可能將要出現的很多作用與影響,大概從此會躍躍起步了……
秦商入川記 目錄
秦商入川記 節選
一、秦商即是儒商 一般來說,所謂秦商入川應該是指舊時陜西境內所有從事商業人的入川活動。但我們為什么選擇了涇三原地區的商人作為代表呢?這是因為到目前為止,我們所能見到的關于秦商的文獻資料中,只有涇三原地區的秦商有一套完整的教育學徒從事入川商貿的理論與方法,甚至從他們規定的入川線路、里程站點、住宿起止時間上都能看出,涇三原一帶的秦商不是一擁而上或四處漫跑的生意人。他們的目的一樣也是要發財致富,但他們的眼光不是抓現錢的自我享受,而是考慮著如何使自己的事業綿延長久,用長久的富足來改變家族,改變個人的命運與人生,就是所謂的“改換門庭”。用長久的富足改變地區內的社會風尚。可以這樣說,舊時秦商入川經商,不僅學徒、師長要經歷艱辛的旅程、勞苦的工作,獲得人格上的洗禮、財富上的積蓄。同時,也為鄉梓鄰里做出榜樣,使得一種文化有了傳承、發揚的載體與力量。經商是白人類有了生產、生活物資交換時就開始形成的事。秦有商人,漢有商人,唐有商人,宋也有商人,但真正形成幫派,有自己的經營理念、經營方式、經營專業的商業團隊組織,在陜西境內,應該是自元末明初開始的。而這些商業團隊真正走出陜西,并大規模地進行商業貿易活動,時間應該在明末清初。近來,有人稱陜西商人與創建絲綢之路的開通有關,唐朝時即己往甘肅、新疆販貨云云,是否那時已有了秦商的概念,或者團隊意識與組織,余不得而知,這也不在本書的討論之內。這里主要想說的是涇三原一帶的秦商,并且是經常入川進行商業活動的秦商之事。 當然,明清以來,陜西各地都有商人入川經商。比如涇三原東邊的富平縣,舊時就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香里村煙葉下四川,流曲的煊鍋走西安。”可見,往四川販運煙葉也是秦商的一個經營項目。另外,西安周邊的戶縣、周至、咸陽,陜北的榆林、膚施,渭南地區的華陰、朝邑,陜南的漢中、安康等地都有入川的商人。依據歷史地理的變遷,以及本人的現有資料,余以為,在本書中把秦商活動放在涇三原的商人身上,一是便于作者敘述,二是能確文獻資料所指。民國年間,《四川日報》曾編輯出版過一套“四川日報社叢書”,其中有一部《西康詭異錄》,作者是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民族學家任乃強先生。書中頗為有趣地記錄了陜西商人在川西南地區生活經商的情景及習性。任先生另著有《西康圖經》、《張獻忠實錄》等書籍,于四川、西康的掌故極為稔熟。他為了讀藏文、說藏語的方便,甚至還娶了藏族女子為妻,可謂執著。民國五年(1916年)日本東亞同文會出版了一套《中國省別全志》,其中“陜西省卷”對涇陽、三原一帶商人經營的特點、地域優勢、入川商貿種類、線路等方面都做了一定的記錄。日本畫家福田眉仙于清宣統三年(1911年)來中國旅行寫生,也記錄了不少四川至陜西途中的所見所聞。 ……
秦商入川記 作者簡介
宗鳴安,文化學者,文史專家。著有《西安舊事》、《長安節令與舊俗》、《關中舊歌謠》、《秦商入川記》、《老謠安人的生活》、《陜西歌謠輯注》等作品。另有專著《漢代文字考釋與欣賞》、《醑明樓金文考說》、《碑帖收藏與研究》、《歷代善本碑帖選刊》,為學術界稱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山海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