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刑事法律原理與實務-(第三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052807
- 條形碼:9787562052807 ; 978-7-5620-528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刑事法律原理與實務-(第三版) 本書特色
一、前言 1.課程的性質。本課程是法律文秘專業的核心課程, 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刑事法律的基本知識,具備刑事法律的認知能力和一定的訴訟參與能力。它的學習要以法學基礎理論、憲法基本知識的學習為基礎,并作為進一步學習法律文書課程的基礎。 2.設計思路。本課程是依據法律文秘專業培養方案中的專業知識必修課設置的。其總體設計思路是,打破以系統知識傳授為主要特征的傳統教育模式,轉變為以工作崗位為中心組織課程內容、構建所需的理論知識的新型教育模式。教學過程中,通過到相關單位實習和校內實訓,采取工學結合的方式,發展學生的職業能力。教學效果評價采取階段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重點評價學生對刑事法律的認知能力和一定的訴訟參與能力。 本課程的總學時為108學時。 二、課程目標 本課程對學生在知識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基本理論,熟悉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基本法律制度。 本課程對學生在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具有一定的法律素養,具備刑事法律的認知能力、一定的案例分析能力和訴訟參與能力。 預期目標:能勝任司法機關的書記員工作和政府機關、法律服務機構及企事業單位的文秘工作。 三、課程內容和要求 本課程共分兩編: 1.上編:刑法。 知識要求:掌握刑法的基本理論,熟悉刑法的基本規定。 能力要求:能夠具備識別是犯罪行為還是合法行為、是犯罪行為還是民事不法行為或者行政不法行為的能力;能夠具備一定的案例分析能力。 2.下編:刑事訴訟法。 知識要求:掌握刑事訴訟法的基本理論,熟悉刑事訴訟法的基本規定。 能力要求:根據刑法知識,確認犯罪發生的情況下,具備一定的訴訟參與能力。 四、實施建議 1.教材編寫。本教材編寫的總體要求是:必須依據課程的性質,充分體現課程的設計思路,科學合理地設計課程的內容,實現課程的目標。 具體要求有兩個方面:一是教材編寫技術要規范,二是編寫要符合要求。 2.教學建議。在教學模式上,實行以學生為主體、以工作崗位為中心組織課程內容的教學模式;在教學內容上,重點講授與法律文秘專業相關的基本的刑事法律制度,培養學生一定的法律專業素養;在教學方法上,采用知識傳授和必要的實訓相結合的方法,發展學生的法律識別能力、一定的案例分析能力和訴訟參與能力;在教學手段上,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和網絡資源。 3.教學評價。建立階段性評價(每學期可分三階段評價)和目標評價(知識評價和能力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機制。
刑事法律原理與實務-(第三版) 內容簡介
《刑事法律原理與實務(第3版)》的編寫過程中,力圖使其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其一,適應高職高專教育的特點。高職高專教育在理論教學上,以“必需”、“夠用”為原則,在培養目標上是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因此,本教材在加強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基本知識闡釋的同時,注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其二,以工作崗位為中心設計教材內容。法律文秘專業的工作崗位,主要是從事司法機關的書記員工作,以及政府機關、法律服務機構及企事業單位的文秘工作。為此,本教材打破了以系統傳授知識為主要特征的傳統學科教育模式,轉變為以工作崗位為中心組織教材內容、構建所需的理論知識的新型教育模式,即不求系統性,但求實用性。例如,傳統的學科教育中的有關內容本教材未必涉及,在傳統的學科教育中非重點的內容本教材可能作為重點知識予以闡釋。其三,突出以案釋理、以案釋法。 《刑事法律原理與實務(第3版)》在每節的開頭都設置了導入案例,在節中的相關理論部分或法律規定部分都簡要分析了該案例;在每章的結尾又設置了示范案例和習作案例,目的是進一步傳授給學生分析刑事案例的方法,并以此方法強化訓練,從而提高應用能力。其四,突出綜合性。 《刑事法律原理與實務(第3版)》上編為刑法,下編為刑事訴訟法,是唯一一部將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結合在一起的教材。但它不是刑法和刑事訴訟法教材的簡單壓縮,而是根據法律文秘專業的崗位需要提煉內容的組合。其五,注重體例的獨特性。為了方便學生學習,本教材在每章中設置了學習目標、本章小結、實務訓練(示范案例和習作案例)、復習與思考,每節設置了導入案例,教材的*后還附有主要的參考文獻,便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
刑事法律原理與實務-(第三版) 目錄
**章 刑法概述
**節 刑法的體系與特征
第二節 刑法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刑法的效力范圍
第二章 犯罪概念與犯罪構成
**節 我國刑法中的犯罪概念
第二節 犯罪構成概述
第三節 犯罪客體
第四節 犯罪客觀方面
第五節 犯罪主體
第六節 犯罪主觀方面
第三章 正當行為
**節 正當防衛
第二節 緊急避險
第四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態
**節 犯罪既遂形態
第二節 犯罪預備形態
第三節 犯罪未遂形態
第四節 犯罪中止形態
第五章 共同犯罪
**節 共同犯罪的認定
第二節 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責任
第六章 罪數形態
**節 典型罪數
第二節 不典型罪數的類型
第七章 刑罰的種類
**節 主刑
第二節 附加刑
第八章 刑罰的裁量與執行
**節 刑罰裁量制度
第二節 刑罰執行制度
第九章 重點罪名解析
**節 危害公共安全罪重點罪名解析
第二節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重點罪名解析
第三節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罪重點罪名解析
第四節 侵犯財產罪重點罪名解析
第五節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重點罪名解析
第六節 貪污賄賂罪重點罪名解析
第七節 瀆職罪重點罪名解析
下編 刑事訴訟法
第十章 刑事訴訟法概述
**節 刑事訴訟法體系與任務
第二節 刑事訴訟法的特有原則
第三節 刑事訴訟主體
第十一章 刑事訴訟中的管轄
**節 立案管轄
第二節 審判管轄
第十二章 刑事訴訟中的回避
**節 回避的種類、理由和人員范圍
第二節 回避的程序
參考文獻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推拿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