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數據庫原理及新技術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029861
- 條形碼:9787517029861 ; 978-7-5170-298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數據庫原理及新技術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對數據庫理論、方法及新型數據技術等知識進行闡述, 內容涉及數據模型、系統結構、研究領域、關系模型及關系操作、SQL語言基礎及數據庫操作功能、關系數據的查詢優化、關系數據規范化理論等。
數據庫原理及新技術研究 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數據管理技術的產生和發展
1.2 數據描述與數據模型
1.3 數據庫系統結構
1.4 數據庫技術的研究領域
1.5 數據庫技術的未來發展
第2章 關系模型及關系操作
2.1 關系模型及其三要素
2.2 關系代數
2.3 關系演算
第3章 SQL語言基礎及數據操縱功能
3.1 SQL語言概述
3.2 數據定義
3.3 數據查詢
3.4 數據操縱
3.5 數據控制
3.6 嵌入式SQL
第4章 關系數據的查詢優化
4.1 概述
4.2 關系代數表達式的變換
4.3 查詢優化的一般策略
4.4 優化的處理過程
4.5 物理優化
4.6 實際應用中的查詢優化
第5章 關系數據庫規范化理論
5.1 規范化的問題
5.2 函數依賴
5.3 關系規范化
5.4 函數依賴的公理系統簡介
5.5 關系模式的分解
第6章 數據庫的安全性與完整性
6.1 數據庫的安全措施
6.2 存取控制
6.3 其他數據庫安全性手段
6.4 SQLServer的安全體系結構
6.5 SQLServer的安全認證模式
6.6 完整性約束條件及完整性控制
6.7 SQLServer的數據完整性及實現
第7章 數據庫系統的恢復和并發控制技術
7.1 故障的種類
7.2 數據恢復的實現技術
7.3 SQLServer的數據備份和恢復
7.4 事務處理
7.5 并發控制
第8章 XML數據管理技術
8.1 概述
8.2 XML數據編碼技術
8.3 XML數據存儲技術
8.4 XML數據索引與查詢優化
第9章 實時數據庫及其管理技術
9.1 概述
9.2 實時數據庫的特征
9.3 實時數據模型分析
9.4 實時數據庫管理系統
9.5 實時事務及事務處理
9.6 實時數據庫的數據管理
9.7 實時數據庫的I/O調度探析
9.8 基于實時數據庫的高級數據應用技術
第10章 多媒體數據庫及其檢索技術
10.1 概述
10.2 多媒體數據模型
10.3 多媒體元數據
10.4 多媒體數據庫查詢分析
10.5 多媒體數據庫的用戶接口
10.6 多媒體數據庫管理系統
10.7 跨媒體信息檢索技術
第11章 移動對象數據庫及其索引技術
11.1 概述
11.2 時態數據類型上的操作算法
11.3 數據模型與查詢語言
11.4 移動對象索引技術
11.5 軌跡索引
第12章 時態數據庫及其管理系統分析
12.1 概述
12.2 時態數據模型與查詢語言
12.3 基于全序TFD集的時態模式規范化
12.4 基于時態ER模型的時態數據庫設計
12.5 時態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分析
第13章 空間數據庫及其索引技術
13.1 概述
13.2 空間數據模型分析
13.3 空間數據查詢處理
13.4 空間數據庫索引技術
第14章 主動數據庫及其規則分析
14.1 概述
14.2 主動數據庫管理系統
14.3 主動規則集終止性靜態分析
14.4 基于執行圖的匯流性分析
14.5 可觀察的確定性
第15章 數據挖掘原理及技術
15.1 概述
15.2 基于關聯規則的數據挖掘技術
15.3 時間序列與序列模式挖掘技術
15.4 基于分類規則的數據挖掘技術
參考文獻
數據庫原理及新技術研究 節選
《數據庫原理及新技術研究》: 一般來說,冗余結點法結構清晰,允許結點改變存儲位置,但是占用存儲空間大,有潛在的不一致性;虛擬結點法占用存儲空間小,能夠避免潛在的不一致問題,但是改變存儲位置時可能會引起虛擬結點指針的改變。 在層次模型中,通過指針來實現記錄之間的聯系,查詢效率較高。但是,由于層次數據模型中的從屬結點有且僅有一個雙親結點,所以它只能描述1:M聯系,且復雜的層次使得數據的查詢和更新操作比較復雜。因此,需要使用其他的數據模型來描述實體間更復雜的聯系。 層次數據模型的優缺點: (1)優點 1)層次模型結構簡單,層次分明,便于在計算機內實現。 2)在層次數據結構中,從根結點到樹中任一結點均存在一條唯 一的層次路徑,為有效地進行數據操縱提供了條件。 3)由于層次結構規定除根結點以外所有結點有且僅有一個父親,故實體集之間的聯系可用父結點唯 一地表示,并且層次模型中總是從父記錄指向子記錄,因此記錄型之間的聯系名可省略。由于實體集間的聯系固定,因此層次模型DBMS對層次結構的數據有較高的處理效率。 4)層次數據模型提供了良好的完整性支持。 (2)缺點 1)層次數據模型缺乏直接表達現實世界中非層次關系實體集間的復雜聯系,如多對多(M:N)的聯系只能通過引入冗余數據或引入虛擬記錄的方法來解決。 2)對插入或刪除操作有較多的限制。 3)查詢子結點必須通過父結點。 2.網狀模型 在現實世界中事物之間的聯系更多的是非層次關系,用層次模型表示非樹形結構很不直接的,網狀數據模型(簡稱網狀模型)則可以克服這一缺點。 網狀模型的典型代表是DBTG系統,亦稱CODASYL系統,這是20世紀70年代數據系統語言研究會(Conference On Data System Language,CODASYL)下屬的數據庫任務組(Data Base Task Group,DBTG)提出的一個系統方案。DBTG系統雖然不是實際的軟件系統,但是它提出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術具有普遍意義。它對于網狀數據庫系統的研制和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
- >
史學評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