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說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376983
- 條形碼:9787506376983 ; 978-7-5063-7698-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童心說 本書特色
《童心說》是《文藝報》老文藝編輯文椿付出一生心血對藝術創作思考的結晶。
《童心說》收有作者于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社會轉型期,所著的有關電影、電視、音樂、美術、戲劇、戲曲、曲藝等領域的評論及報道。
童心說 內容簡介
推薦一
一位老文藝工作者一生追求的結晶:做真人,說真話,述真情。
體現了“童心即真心”這種倡導赤子之心絕假純真的文學主張。
推薦二
一本關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社會轉型期的文藝評論集。
再現歷史、再現真實,極具史料價值。
推薦三
在那個不為功利、正直清爽、自由討論的年代,她用一生的付出所換來的對藝術創作的思考是那個時代*鮮活的印記。
名家推薦:
文椿是一個熱情澎湃、活力四射的人。她善于與人溝通而又頭腦清醒、是非分明。她對電影界、音樂界尤為熟悉。由于她的建議和奔波,那時的《文藝報》召開過不少在推動藝術創新上頗具影響力的座談會。
——鐘藝兵(原《文藝報》編審)
文椿的作品中有許多重要的會議報道及具有深遠影響的作品討論,都成了那個時期電影、戲劇、音樂、曲藝等藝術發展的忠實記錄。這些活動的參與者都是在**線的著名藝術家,文椿與他們多有交往,有的還有較深的友誼,深知他們創作之甘苦。于是得以邀集他們于一堂,敞開思想暢談藝術創作中大家深感困惑或帶有普遍性的藝術學術問題。所談所感都是他們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由衷的真知灼見,因此特別生動而富有活力。這其中也不乏一些文藝高官參與的討論,但他們本身也是作家、藝術家,與這些創作者都是朋友、同志,講的是他們自己親歷的藝術經驗和深切思考,與其他與會者一樣是平等的一員,絕不是首長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更沒有后來的紅包送禮之類,與權力商業完全不搭界。這都顯示了那個時期文藝界思想解放、正直清爽的風氣,那種自由討論的民主氣氛,也正是長期來為人們懷念和贊賞的緣故。
——陳丹晨(《文藝報》副主編 )
童心說 目錄
前言藝術評論 讓觀眾尋思品味而自得 ——從吳貽弓導演的影片談起 一種違反文藝常識的批評 ——評袁康、曉文的《一部違反真實的影片》 評獎小議 “高樓”究竟在誰的手中?
——有感于《高樓在他們手中》未能搬上銀幕 要像辦酒席一樣辦電影 領異標新二月花 ——寫在《牧馬人》《鄰居》等一批新片試映之后 要敢于寫人物的命運 ——新片《歸心似箭》觀后 評影片《怪圈》 動情才能動人 ——看影片《大河奔流》有感 陶春,這個有爭議的人物……
——影片《鄉音》觀后 三部當代農村題材新影片“蠻好看” 有思想有特色有韻味 清新優美的田野歡歌 ——看影片《迷人的樂隊》 形象美畫面美音樂美 ——關于影片《流浪漢與天鵝》的通信 一束芬芳的戰地之花 ——看影片《啊!搖籃》 《童年的朋友》真感人 她不是為了愛情 ——與紀術組同志商榷 報春花開了 ——有感于電影創作的新氣象 大義凜然鐵骨錚錚 ——故事影片《革命軍中馬前卒》觀后 影片《人生》得失六人談的發言 《都市的震撼》三人談 孫武臣文椿鐘藝兵 轉折時期 ——一九八五年故事片創作回顧座談會發言 “新星”閃爍著希望之光 ——評電視連續劇《新星》 他又回到我們中間 ——觀電視劇《故園行》 評一九八四年《春節聯歡晚會》 發人深思的歷史悲劇 ——看話劇《秦皇父子》 美的心曲 ——評歌劇《愛與火的四重奏》 它是美的呢?還是不美的呢?
——從吳天的《我的想法》到影片《國慶十點鐘》 河邊樹下的愛情 框框與條條 題材的爭論 偉大友誼的頌歌 一首愛與死的交響詩 ——評影片《雷場相思樹》藝壇紀實 報道訪談 藝術家的膽識 ——訪《天云山傳奇》攝制組 鼓足于勁,解放思想,把電影創作搞上去 ——記本刊召開的電影創作座談會 青春的禮贊 ——記影片《青春萬歲》座談會 把電影界辦成創作自由的新天地 ——記故事片編導創作會議 如何正確對待電影藝術中的愛情描寫 ——本刊在滬召開電影問題座談會 電影的希望 ——記中青年導演創作座談會 黃宗江家宴話“金雞” 中國藝術節將辦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國家級藝術節 歡迎臺灣香港和海外中外藝術家參加 兩個“大賽”表明: 要創造具有中國民族特色雅俗共賞的通俗音樂 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通俗音樂 一次別開生面的盛會 ——“全國歌曲創作研討會”側記 群眾性歌詠活動日益活躍 振奮民族精神的合唱藝術前景樂觀 訪參加黨的十三大藝術界著名人士吳祖強 交響樂事業處在歷史上*好時期 李煥之吳祖強李德倫呼吁克服困難,推動“交響樂熱”的持續發展 歌詞作家們認為音樂文學大有可為 建樹新詞風帶動新歌風 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召開第二屆年會 記第十二屆“上海之春” 一個在探索中發展的文化企業 ——國際聲像藝術公司整頓音像市場給創作帶來了生機 北京國際聲像藝術公司召開提高詞曲創作音像質量研討會 話劇《WM(我們)》在京滬引起的反響 鳳子談首都舞臺新戲 一百三十余位詞曲作家、理論家聚集大連座談: 如何打破歌壇的沉寂局面 繼《喜盈門》《咱們的牛百歲》之后趙煥章又拍出新片 《咱們的退伍兵》 關于《在社會的檔案里》等作品的爭鳴 怎樣評價電影《人到中年》 (來稿摘要) 怎樣評價電影《人到中年》 (來稿摘要續登) 負責組織并整理的專家座談 關于電影藝術新成就的對話 推進電影的革命現實主義主流 “文藝的社會功能”五人談 創造出影壇上一個群星燦爛的年代 ——上海部分電影工作者座談“提高影片質量”問題 談影片《天云山傳奇》 電影的回顧與展望 話劇創作縱橫談 發自內心的聲音 ——王酩、谷建芬、張丕基、馬丁一席談 相聲藝術四人談 重視并提高戲曲的文學水平人物畫廊 古稀之年,壯志未泯 ——記荒煤同志 表現郭沫若的歷史片問世 《問天何時明》試映受到好評 重溫朱厚澤的講話 ——略憶其人其事 《夏衍電影道路》專題片再現夏衍風采 反映巴金一生求索的紀錄片問世 苦斗成才的李雪健 他倆 石兵的人物畫丹青一絕 寄希望于明天 ——訪《血染的風采》曲作者蘇越 交響樂是國家文明的標志 ——著名指揮家陳燮陽答記者問 富有個性的劇作家——丁一三 他把心留在孩子們中間 楊陽的山水畫 她,從農村走來 ——記青年演員溫玉娟 “人藝”青年演員羅歷歌 他把心底的愛化作音符 ——訪作曲家鐵源 活躍在歌壇的作曲家谷建芬 張明敏將在全國二十多個城市為亞運會集資演唱 具獨特風格的畫家李士延 難以忘懷的紀念 ——緬懷荒煤同志附錄一一部有嚴重缺陷的影片 ——評電影《人到中年》附錄二一部違反真實的影片 ——評《天云山傳奇》跋 鐘藝兵
展開全部
童心說 作者簡介
文椿(筆名:童心、萱娟),一九四九年江西萍鄉中學肄業,同年參加解放軍41軍隨軍學校。一九五零年畢業后分配到軍文工團,歷任41軍文工團團員、組長,中國電影藝術委員會秘書,中國電影家協會《電影藝術》《電影劇作》助編、編輯,國家出版局版本圖書館研究室審讀,中國作家協會《文藝報》編輯、組長、藝術部副主任、主任、副編審。
一九五一年開始發表作品。一九八四年前后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影評家協會,著有文藝評論、隨筆等,如《讓觀眾尋思品味而自得》《難以忘懷的紀念》《一種違反文藝常識的批評》《古稀之年,壯志未泯》《領異標新二月花》《“高樓”究竟在誰的手中?》《清新優美的田野歡歌》《藝術家的膽識》《大義凜然,鐵骨錚錚》《他把心底的愛化作音符》《苦斗成才的李雪健》《她,從農村走來——記青年演員溫玉娟》《動情才能動人》《評獎小議》等。分別發表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文藝報》《中國文化報》《中國電影》《電影藝術》《傳記文學》等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