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統計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099268
- 條形碼:9787564099268 ; 978-7-5640-9926-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統計學 內容簡介
《統計學/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基礎課系列規劃教材》結合應用本科學生的特點,從“應用”角度為學生設計了引導案例和應用案例;在理論上增加了“文科性質”統計思想的辯證探討;在數理上,為幾大分布的關系進行了推演;在數據處理上,以Excel為工具。以此,增加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和幫助學生理解。 《統計學/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基礎課系列規劃教材》共12章,主要內容包括緒論、統計數據的搜集、統計數據的整理與展示、數據的概括性度量、概率與概率分布、抽樣推斷及參數估計、假設檢驗、方差分析、相關分析與回歸分析、時間序列分析、統計指數和統計決策。 《統計學/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基礎課系列規劃教材》可作為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應用統計類各專業學習統計學課程的入門教材,也可供從事社會、經濟和管理等研究和實際工作的人員閱讀參考。
統計學 目錄
1.1 數學與統計學
1.2 統計之亞哲學
1.2.1 統計哲學思想的發展歷程
1.2.2 現代五大統計學派
1.2.3 統計與統計學的含義
1.2.4 統計學的研究對象
1.2.5 統計學的性質
1.2.6 統計學的分科
1.2.7 統計學的研究方法
1.3 統計學的發展和應用
1.3.1 統計學的產生和發展
1.3.2 現代統計學的應用和發展趨勢
1.4 統計學的基本概念
1.4.1 統計總體和總體單位
1.4.2 標志
1.4.3 統計指標和統計指標體系
1.4.4 變量
1.4.5 統計描述和統計推斷
1.5 Excel軟件簡介
1.5.1 中文Excel概述
1.5.2 Excel基本操作
思考與練習
第2章 統計數據的搜集
2.1 統計數據的類型與來源
2.1.1 統計數據的類型
2.1.2 統計數據的來源
2.1.3 統計數據的搜集方法
2.2 調查方案設計
2.2.1 統計指標和指標體系的設計
2.2.2 統計數據采集方案設計
2.3 調查問卷設計
2.3.1 問卷的意義及內容
2.3.2 問卷回答的類型和方式
2.3.3 問卷調查方法的種類
2.3.4 問題的種類和設計原則
2.3.5 問題的表述
2.3.6 設計答案應該注意的原則
2.3.7 統計數據的誤差
思考與練習
第3章 統計數據的整理與展示
3.1 統計數據的預處理
3.1.1 數據審核
3.1.2 數據篩選
3.1.3 數據排序
3.2 品質型數據的匯總
3.2.1 品質型數據的頻數分布
3.2.2 品質型數據的圖形展示
3.3 數值型數據的匯總
3.3.1 頻數分布
3.3.2 數值型數據的圖形展示
3.3.3 累積頻數分布及其圖形展示
3.3.4 探索性數據分析:莖葉圖
3.4 多變量之間關系的描述
3.4.1 列聯表
3.4.2 散點圖
3.4.3 時間序列圖
3.5 Excel在統計數據整理和展示中的應用
3.5.1 Excel在數據預處理中的應用
3.5.2 Excel在品質型數據匯總中的應用
3.5.3 Excel在數值型數據匯總中的應用
思考與練習
第4章 數據的概括性度量
4.1 總規模度量
4.1.1 總量指標的意義
……
第5章 概率與概率分布
第6章 抽樣推斷及參數估計
第7章 假設檢驗
第8章 方差分析
第9章 相關分析與回歸分析
第10章 時間序列分析
第11章 統計指數
第12章 統計決策
附錄 常用統計表
參考文獻
統計學 節選
《統計學/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基礎課系列規劃教材》: 重點調查有以下特點: ①主要了解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②重點單位的選擇著眼于它在所研究對象標志總量中所占的比例。 ③不宜于推斷總體全面數據。雖然重點單位的標志值在總體標志總量中占有絕大比例,了解了它們的情況,就等于了解了總體的基本特征,但重點單位的這些情況畢竟不能完整地說明總體總量,不具備推斷總體總量的條件。因此,重點調查只宜于獲取反映總體基本情況的統計資料,不適合推斷總體指標。(4)典型調查。典型調查是根據調查的目的和要求,在對被研究對象進行初步分析的基礎上,有意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單位進行調查和研究,借以認識事物發展變化的原因和規律。典型調查的目的是通過典型單位來描述或揭示客觀現象的本質和規律,因此所選擇的典型單位應具有所研究問題的本質屬性或特征。例如,要研究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問題,可以在同行業中選擇一個或幾個經濟效益有代表性的單位做深入、細致的調查,以探尋該企業經濟效益形成的過程、原因和特點。典型調查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對個別典型單位進行研究性調查,即解剖麻雀式的調查,主要用于探尋事物發生發展的原因和規律;另一種是先按有關標志將研究對象分類,然后再在各類中選擇有代表性的單位進行調查,即劃類選典調查。如果典型單位選擇適當,不僅能夠科學推算總體全面資料,而且能夠深入研究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 典型調查主要有3個特點: ①調查單位是有代表性的單位。 ②深入細致,既可搜集有關數字資料,又能掌握具體、生動的情況。 ③機動靈活,省時省力。(5)統計報表。 統計報表是指按照國家有關法規,自上而下地統一布置,以企事業單位的原始記錄和統計臺賬為依據,按照統一的表式、指標、時間和程序,自下而上地逐級定期提供統計資料的一種調查方式。 統計報表主要有3個特點: ①有利于基層單位對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監督和管理。由于其基礎是企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記錄,因此企事業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原始記錄,從而有利于基層單位對其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全面監督和管理。 ②便于領導部門掌握其管轄范圍內的基本情況。由于它是逐級匯總上報,各級領導部門能夠獲得其管轄范圍內的報表資料,從而了解本部門、本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全面情況和問題。 ③便于積累歷史資料,有利于開展動態分析。因為統計報表一般是經常性調查,且調查項目比較穩定,因而可根據需要積累研究對象較長時期的發展資料,從而形成時間數列,以分析現象發展變化的速度和規律。 統計報表按照實施范圍分為國家報表、部門報表和地方報表,按照報送周期分為日報、月報、季報、年報等,按照報送單位分為基層報表和綜合報表。 2.統計數據的間接來源 在統計數據搜集過程中,有時很難通過直接調查或試驗取得所需的**手數據。此時可以通過一定渠道獲取別人調查或科學試驗所取得的統計數據,這便是第二手資料或稱間接資料。間接統計數據主要是調查人員通過搜集多種文獻資料,摘取現成數據通過整理、融合、調整、歸納形成的。這些文獻資料有些是公開出版的,當然也有些是尚未公開的。在我國,公開出版的社會經濟統計數據主要來自國家和地方的統計部門以及各種報刊媒介,如《中國統計年鑒》《中國統計摘要》《中國社會統計年鑒》《中國工業經濟統計年鑒》《中國農村統計年鑒》《中國人口統計年鑒》《中國市場統計年鑒》以及各省、市、地區的統計年鑒等。另外,還有提供世界其他國家社會和經濟數據的出版物,如《世界經濟年鑒》《國外經濟統計資料》等。聯合國的有關部門及世界各國也定期出版各種提供其社會和經濟的統計數據。除了上述公開出版的統計數據外,還可以通過其他渠道獲取一些統計數據,如廣泛分布在各種報紙、雜志、圖書、廣播、電視等傳媒中的各種數據資料。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普及,通過網絡來獲取所需的各種數據資料將是獲取間接統計數據的一種重要渠道。使用間接統計數據時,應注意數據的含義、計算口徑和計算方法,以免誤用或濫用;同時要注明數據的來源,以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經典常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隨園食單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