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病理學基礎-第3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207195
- 條形碼:9787117207195 ; 978-7-117-20719-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病理學基礎-第3版 本書特色
病理學基礎是一門介于基礎和臨床之間的橋梁學科。它研究人體疾病發生的原因、發生機制、發展規律以及疾病過程中機體的形態結構、功能代謝變化和病變轉歸的一門基礎醫學課程。張軍榮、楊懷寶主編的《病理學基礎(供護理助產專業用第3版全國中等衛生職業教育教材)》以對接職業標準和崗位規范,緊貼崗位工作過程為核心,以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和職業素養為主線,研究專業基礎課服務專業課的教學內容選擇和配置。
病理學基礎-第3版 內容簡介
全國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衛生部"十一五"規劃教材《病理學基礎》第2版,自2008年再版至今,以較好的教材編寫質量,為中等衛生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起到了良好的滿足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作用。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充分發揮教材建設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中的基礎作用,促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全面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經全國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和人民衛生出版社組織,啟動全國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護理、助產專業"十二五"規劃教材編寫。本輪次修訂編寫第3版《病理學基礎》。本次修訂以對接職業標準和崗位規范,緊貼崗位工作過程為核心,以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和職業素養為主線,研究專業基礎課服務專業課的教學內容選擇和配置。終極編寫目標是構建學生合理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
病理學基礎-第3版 目錄
**章 導論
**節 病理學緒論
一、病理學的內容
二、病理學在醫學中的地位
三、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二節 病理生理學緒論
一、病理生理學的內容
二、病理生理學的地位
三、病理生理學的學習方法
第三節 疾病概論
一、疾病概述
二、疾病的原因
三、疾病的共同規律
四、疾病的基本機制
五、疾病的經過與轉歸
第二章 細胞、組織的適應、損傷與修復
**節 適應
一、萎縮
二、肥大
三、增生
四、化生
第二節 損傷
一、變性
二、壞死
第三節 損傷的修復
一、修復的概述
二、肉芽組織
三、創傷的愈合
四、影響損傷修復的因素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環障礙
**節 充血和淤血
一、充血
二、淤血
第二節 出血
一、類型及原因
二、病理變化
三、影響及結局
第三節 血栓形成
一、血栓形成的條件及機制
二、血栓形成的過程及形態
三、血栓形成的結局
四、血栓形成對機體的影響
第四節 栓塞
一、栓子的運行途徑
二、栓塞的類型及后果
第五節 梗死
一、梗死的原因
二、梗死的形態特征
三、梗死的類型
四、梗死對機體的影響
第四章 炎癥
**節 炎癥的概述
一、炎癥的概念
二、炎癥的原因
三、炎癥的基本病理變化
四、炎癥的局部表現和全身反應
五、炎癥的意義
六、炎癥的分類
第二節 急性炎癥
一、急性炎癥過程中的血管反應
二、急性炎癥過程中的白細胞反應
三、炎癥介質在炎癥過程中的作用
四、急性炎癥的病理學類型
五、急性炎癥的結局
第三節 慢性炎癥
一、一般慢性炎癥
二、慢性肉芽腫性炎
第五章 腫瘤
一、腫瘤的概念
二、腫瘤的形態
三、腫瘤的分化與異型性
四、腫瘤的生長
五、腫瘤的擴散
六、腫瘤對機體的影響
七、良、惡性腫瘤的區別
八、腫瘤的命名和分類
九、癌前疾病(病變)、異型增生和原位癌
十、腫瘤的原因和發生基本機制
第六章 常見疾病
**節 動脈粥樣硬化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基本病理變化
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及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第二節 良性高血壓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病理變化及病理臨床聯系
第三節 風濕病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基本病理變化
三、風濕性心臟病
第四節 肺炎
一、細菌性肺炎
二、病毒性肺炎
第五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慢性支氣管炎
二、肺氣腫
第六節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病理變化
三、病理臨床聯系及結局
第七節 消化性潰瘍病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病理變化
三、病理臨床聯系
四、結局及并發癥
第八節 病毒性肝炎
一、病因、發病機制及傳染途徑
二、基本病理變化
三、臨床病理類型
第九節 門脈性肝硬化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病理變化
三、病理臨床聯系
第十節 原發性腎小球腎炎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基本病理變化
三、臨床表現
四、常見病理類型
第十一節 結核病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基本病理變化
三、轉化規律
四、肺結核病
第十二節 細菌性痢疾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病理變化及病理臨床聯系
第七章 水、電解質代謝紊亂
**節 水、鈉代謝紊亂
一、脫水
二、水腫
第二節 鉀代謝紊亂
一、低鉀血癥
二、高鉀血癥
第八章 發熱
一、概念
二、原因
三、發生機制
四、分期和特征
五、分型
六、機體代謝和功能變化
七、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礎
第九章 缺氧
一、概念
二、常用的血氧指標及其意義
三、類型
四、機體代謝和功能變化
五、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礎
第十章 休克
一、原因
二、分類
三、發生機制及微循環變化
四、機體代謝和功能變化
五、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礎
實踐指導
實踐一細胞、組織的適應、損傷與修復
實踐二局部血液循環障礙
實踐三炎癥
實踐四腫瘤
實踐五常見疾病(一)
實踐六常見疾病(二)
附錄病理學基本檢驗技術
一、病理大體標本制作技術
二、病理組織制片技術
三、病理組織切片染色技術
教學大綱
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
參考文獻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