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高性能泡沫混凝土保溫制品實用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011652
- 條形碼:9787516011652 ; 978-7-5160-1165-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性能泡沫混凝土保溫制品實用技術 本書特色
《高性能泡沫混凝土保溫制品實用技術》是一本泡沫混凝土建筑保溫制品生產與應用技術普及型讀物。全書共分17章。前10章為建筑保溫制品生產技術基礎,詳細介紹了產品的生產原材料、設備、工藝、影響因素、生產誤區等技術要素。后7章是各種制品生產與應用的分述,詳細介紹了高性能保溫板、自保溫砌塊、自保溫墻板及屋面板、有機無機復合保溫制品、保溫裝飾一體化板、小型自保溫墻板、填芯復合砌塊等各種產品的生產技術。本書基本涵蓋了各個生產要素及當前主要的泡沫混凝土建筑保溫制品,是一本技術全面、實用性強、可操作性好的專業參考書。
高性能泡沫混凝土保溫制品實用技術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17章。前10章為建筑保溫制品生產技術基礎, 詳細介紹了產品的生產原材料、設備、工藝、影響因素、生產誤區等技術要素。后7章是各種制品生產與應用的分述, 詳細介紹了高性能保溫板、自保溫砌塊等。
高性能泡沫混凝土保溫制品實用技術 目錄
1.1 泡沫混凝土的概念
1.1.1 混凝土的化學發泡與物理發泡
1.1.2 泡沫混凝土概念的不同見解
1.1.3 泡沫混凝土新概念的討論界定
1.2 泡沫混凝土保溫產品的優勢
1.2.1 有機保溫的火災隱患
1.2.2 泡沫混凝土保溫材料與有機保溫材料相比的優勢
1.2.3 泡沫混凝土保溫材料與加氣混凝土相比的優勢
1.2.4 泡沫混凝土保溫材料與無機纖維保溫材料相比的優勢
1.2.5 與其他無機多孔材料相比的優勢
1.3 泡沫混凝土保溫制品的發展瓶頸與產業轉型
1.3.1 發展瓶頸
1.3.2 產業轉型是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1.3.3 產業轉型面臨的主要技術問題
1.3.4 轉型升級的方向
1.4 泡沫混凝土新型建筑保溫制品
1.4.1 泡沫混凝土新型建筑保溫制品的定義
1.4.2 主要品種
1.4.3 泡沫混凝土新型保溫制品的主要技術特點
第2章 膠凝材料及選用
2.1 膠凝材料概述
2.1.1 概念與種類
2.1.2 泡沫混凝土保溫制品對膠凝材料的性能要求
2.1.3 其他性能要求
2.1.4 傳統膠凝材料的應用狀況
2.1.5 既有膠凝材料對泡沫混凝土保溫產品生產的不適應性
2.1.6 膠凝材料技術創新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2.2 鎂質堿式鹽5·1·7復合水泥
2.2.1 開發與應用狀況
2.2.2 堿式鹽硫酸鎂質水泥的特點
2.2.3 堿式鹽硫酸鎂水泥用于泡沫混凝土保溫制品生產的優勢
2.2.4 5·1·7水泥主體原料氧化鎂的活性控制
2.2.5 5·1·7水泥中氧化鎂的技術要求
2.3 新型復合硅酸鹽泡沫混凝土專用水泥
2.3.1 技術原理
2.3.2 性能特點
2.3.3 在保溫制品生產中應用的優勢
2.3.4 復合專用水泥的一些不足在使用中的彌補方案
2.3.5 復合專用水泥的生產
2.4 通用水泥的選用和改性
2.4.1 七大通用水泥的不同技術特點
2.4.2 七大通用水泥的選擇原則
2.4.3 七大通用水泥的具體選用
2.5 快硬硫鋁酸鹽水泥選用及改性技術
2.5.1 簡介
2.5.2 快硬硫鋁酸鹽水泥的性能
2.5.3 快硬硫鋁酸鹽水泥的技術指標
2.5.4 快硬硫鋁酸鹽水泥的化學成分、礦物成分
2.5.5 快硬硫鋁酸鹽水泥用于泡沫混凝土保溫制品生產中的優勢
2.5.6 快硬硫鋁酸鹽水泥的一些不足
2.5.7 技術評價與選用
2.5.8 快硬硫鋁酸鹽水泥改性措施
2.5.9 復合硫鋁酸鹽水泥
2.6 氯氧鎂水泥選用及改性
2.6.1 氯氧鎂水泥的概念
2.6.2 氯氧鎂水泥的主要性能
2.6.3 優點和弊端
2.6.4 氯氧鎂水泥的水化產物及特點
2.6.5 氯化鎂
2.6.6 氧化鎂的選用
2.6.7 氯氧鎂水泥的改性
第3章 輔助膠凝材料的性能與選用
3.1 概述
3.2 用于泡沫混凝土保溫制品的礦渣微粉
3.2.1 礦渣微粉的來源及制備
3.2.2 礦渣的成分與水化活性
3.2.3 礦渣的選購與質量控制
3.2.4 礦渣性能對生產泡沫混凝土保溫產品的影響
3.3 用于泡沫混凝土保溫制品的粉煤灰
3.3.1 來源與制備
3.3.2 成分
3.3.3 粉煤灰提高泡沫混凝土性能的三大效應
3.3.4 粉煤灰對生產泡沫混凝土保溫產品的影響
3.3.5 粉煤灰質量控制與選購
3.4 用于泡沫混凝土保溫制品的硅灰
3.4.1 硅灰的來源與加工
3.4.2 硅灰的作用原理
3.4.3 硅灰性能對泡沫混凝土保溫制品生產的影響
第4章 發泡劑和泡沫劑
4.1 泡沫混凝土化學發泡劑
4.1.1 化學發泡劑
4.1.2 泡沫混凝土用化學發泡劑
4.1.3 鋁粉發泡劑
4.1.4 雙氧水發泡劑
4.2 物理泡沫劑
4.2.1 泡沫劑的一般概念
4.2.2 泡沫劑的廣義概念與狹義概念
4.2.3 水泥泡沫劑生產應用概況
4.3 泡沫劑技術標準及檢測方法
4.3.1 物理制泡泡沫劑及其質量控制
4.3.2 泡沫質量的測定方法
4.3.3 泡沫混凝土性能的試驗方法
4.3.4 泡沫劑的選擇
4.3.5 物理發泡劑簡易檢測方法
第5章 外加劑及輔料
5.1 外加劑及輔料的種類
5.2 發泡外加劑
5.2.1 穩泡劑
5.2.2 增泡劑
5.2.3 調孔劑
5.2.4 發泡速度調節劑
5.3 工藝外加劑
5.3.1 概述
5.3.2 高效減水劑
5.3.3 促凝劑
5.4 泡沫混凝土改性外加劑
5.4.1 防水劑
5.4.2 增強劑
5.4.3 增韌劑
5.4.4 導熱系數降低劑
5.4.5 改性功能輔助材料
第6章 產品設計
6.1 設計總述
6.1.1 設計重要性
6.1.2 設計原則
6.1.3 產品設計要求
6.2 產品結構設計
6.2.1 產品結構的現有狀況及走向
6.2.2 產品結構設計影響因素
6.2.3 結構設計方案
6.3 保溫性能與干密度設計
6.3.1 保溫性能設計
6.3.2 干密度設計
6.4 抗壓強度性能設計
6.4.1 抗壓強度性能的重要性
6.4.2 抗壓強度設計及影響因素
6.5 耐久性指標設計
6.5.1 吸水性能設計
6.5.2 干燥收縮值設計
6.5.3 碳化性能設計
6.5.4 軟化系數設計
第7章 配合比設計技術
7.1 配合比設計概述
7.1.1 配合比設計的步驟
7.1.2 正確認識配合比,科學掌握配合比
7.1.3 配合比設計的基本原則
7.1.4 配合比設計的基本參數
7.2 保溫產品配合比的組成
7.2.1 配合比組成
7.2.2 各組分的作用
7.3 各組分的配比量
7.3.1 配合比的可變性
7.3.2 配比量設計
7.4 配合比設計的幾個關鍵問題
7.4.1 低導熱系數產品的配合比設計
7.4.2 低熱泡沫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7.4.3 降低產品吸水率的配合比設計
第8章 生產工藝
8.1 生產工藝簡介
8.1.1 工藝類型
8.1.2 不同類型工藝的特點及適用范圍
8.2 生產工藝流程
8.2.1 固定澆注完全工藝流程
8.2.2 固定澆注簡單工藝流程
8.2.3 固定攪拌移動澆注工藝流程
8.2.4 移動攪拌和澆注工藝
8.3 工藝控制
8.3.1 原材料及預處理工藝控制
8.3.2 配料工藝控制
8.3.3 攪拌與澆注工藝控制
8.3.4 靜停硬化工藝
8.4 脫模與移坯工藝
8.4.1 坯體硬化程度的確定
8.4.2 脫模、移坯工藝的技術要求
8.4.3 脫模方式及移坯方式
8.4.4 脫模、移坯工藝過程
8.5 切割工藝
8.6 后期養護工藝
8.6.1 后期養護工藝的任務與重要性
8.6.2 后期養護條件及方法
8.7 干燥
8.7.1 干燥任務
8.7.2 干燥要求與方法
8.8 包裝
第9章 生產設備及生產線
9.1 泡沫混凝土保溫板設備發展與應用狀況
9.1.1 2011年前的發展應用狀況
9.1.2 2012~2014年改進型設備
9.1.3 發展瞻望
9.2 保溫制品設備的配置及影響
9.2.1 配置方法
9.2.2 設備配置的影響
9.3 原材料處理設備
9.3.1 粉磨及選粉設備
9.3.2 混合設備
9.4 配料系統
9.4.1 物料儲存與輸送設備
9.4.2 電子計量裝置 (電子秤)
9.5 攪拌制漿設備
9.5.1 化學發泡漿體的特點及設備要求
9.5.2 化學攪拌設備的配置方式
9.5.3 物理發泡漿體的特點及設備要求
9.5.4 物理發泡攪拌設備的配置方法
9.5.5 物理發泡攪拌設備的選擇
9.5.6 澆注裝置
9.6 模具、模車、初養室
9.6.1 模具、模車
9.6.2 初養室
9.6.3 模車運行軌道
9.7 切割機及切割機組
9.7.1 切割單機與機組
9.7.2 切割機類型
9.7.3 gh大型全自動切割機
9.8 包裝機
9.8.1 熱收縮膜包裝機
9.8.2 打包帶包裝機
9.9 加濕養護裝置
9.9.1 人工加濕養護
9.9.2 自動噴霧養護裝置
第10章 生產影響因素及誤區
10.1 原材料的影響因素
10.1.1 膠凝材料的影響
10.1.2 輔助膠凝材料的影響
10.2 設備的影響
10.2.1 攪拌設備的影響
10.2.2 模具的影響
10.3 配合比的影響
10.4 高性能產品生產應扭轉的技術誤區
10.4.1 應走出誤區之一:脫模越早越好
10.4.2 應走出誤區之二:氣孔越大越好
10.4.3 應走出的誤區之三:外加劑 (母料)的迷信
10.4.4 應走出的誤區之四:對物理發泡的輕視
第11章 高性能保溫板生產與應用技術
11.1 概述
11.1.1 高性能新型泡沫混凝土保溫板的概念
11.1.2 高性能新型泡沫混凝土保溫板的種類和用途
11.1.3 保溫板規格
11.2 性能要求
11.2.1 性能要求
11.2.2 高性能保溫板與現有保溫板產品性能的比較
11.3 實現產品高性能的技術措施
11.3.1 原材料控制技術措施
11.3.2 配合比優化
11.3.3 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
11.3.4 采用先進的設備
11.3.5 優選物理發泡工藝
11.4 保溫板應用技術
11.4.1 保溫板外墻外保溫系統的性能要求
11.4.2 外保溫系統配套材料的性能要求
11.4.3 外保溫系統的基本構造
11.4.4 外保溫系統的熱工設計
11.4.5 泡沫混凝土保溫板的施工方法
第12章 自保溫砌塊生產技術
12.1 產品總述
12.1.1 概念
12.1.2 主要品種
12.1.3 產品主要特點
12.1.4 產品規格及主要技術性能
12.2 生產工藝
12.2.1 原材料
12.2.2 生產設備
12.2.3 生產工藝要點
12.2.4 不同類型產品的生產工藝
12.3 配合比設計
12.3.1 砌塊配合比設計影響因素
12.3.2 配合比的具體調整
12.4 產品應用
12.4.1 砌筑自保溫單結構墻體
12.4.2 龍骨面板裝配式復合墻體
12.4.3 噴涂面層裝配式復合墻體
第13章 自保溫墻板、屋面板
13.1 產品總述
13.1.1 概念
13.1.2 產品種類
13.1.3 產品規格
13.1.4 產品優勢與前景
13.2 生產工藝與設備
13.2.1 生產配合比
13.2.2 生產工藝
13.2.3 設備
13.3 實心板的生產
13.3.1 玻纖網增強實心板
13.3.2 網架與龍骨增強實心板
13.4 硅酸鈣板泡沫混凝土夾芯復合板
13.5 包殼墻板 (預制外殼灌芯板)
13.6 鋼框網架板
第14章 泡沫混凝土結構復合保溫制品
14.1 概述
14.1.1 概念
14.1.2 有機無機發泡復合保溫板材的結構及產品類型
14.2 生產工藝
14.2.1 單面與雙面復合板生產工藝
14.2.2 五面及六面復合板生產工藝
14.3 幾項技術問題
14.3.1 有機無機泡沫材料的結合牢固性
14.3.2 復合保溫板降低密度的技術問題
14.3.3 有機保溫層的防火問題
14.4 復合保溫板的安裝與使用
第15章 泡沫混凝土保溫裝飾一體化板
15.1 概述
15.1.1 概念
15.1.2 種類
15.1.3 保溫裝飾一體化板材的優點
15.2 原材料
15.2.1 泡沫混凝土及其技術要求
15.2.2 裝飾面材及其技術要求
15.2.3 粘結材料
15.3 生產工藝
15.3.1 基材與面材準備
15.3.2 生產設備和生產工藝
15.3.3 半手工生產的工藝操作
15.4 安裝施工工藝
15.4.1 粘貼工藝
15.4.2 粘貼與錨固相結合工藝
第16章 小型自保溫墻板
16.1 概念與規格
16.1.1 概念
16.1.2 規格尺寸
16.2 小型墻板的應用優勢
16.3 種類
16.4 性能要求
16.5 發展前景
16.6 膠凝材料的選擇
16.6.1 通用硅酸鹽類水泥
16.6.2 堿式鹽硫酸鎂水泥
16.7 泡沫混凝土的配合比
16.7.1 配合比影響因素
16.7.2 配合比設計思路
16.7.3 配合比參考示例
16.8 生產工藝和設備
16.8.1 單板生產工藝和設備
16.8.2 夾芯板生產工藝和設備
16.8.3 包殼板生產工藝和設備
第17章 填芯復合砌塊
17.1 概述
17.1.1 概念
17.1.2 發展應用現狀與前景
17.1.3 應用優勢
17.1.4 類型與規格
17.1.5 產品性能與標準
17.2 原材料技術要求
17.2.1 空心砌塊技術要求
17.2.2 泡沫混凝土技術要求
17.2.3 泡沫混凝土原材料技術要求及選用
17.3 工藝選擇
17.3.1 發泡工藝選擇
17.3.2 澆注工藝選擇
17.3.3 澆注方式的選擇
17.4 生產設備
17.4.1 空心砌塊設備
17.4.2 泡沫混凝土填芯設備
17.5 應注意的幾個技術問題
參考文獻
高性能泡沫混凝土保溫制品實用技術 作者簡介
《高性能泡沫混凝土保溫制品實用技術》作者閆振甲,1951年生,籍貫河南省,現住北京大興區。我國泡沫混凝土行業的奠基人之一,現任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泡沫混凝土分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已發表學術論文56篇,已出版著作有《泡沫混凝土實用生產技術》(2006年)、《泡沫混凝土現澆復合墻體技術》(2013年)、《泡沫混凝土材料與工程應用》(副主編,2013年)、《工業廢渣生產建筑材料實用技術》(2001年)、《鎂水泥改性及制品生產實用技術》(2006年)、《陶粒生產實用技術》(2006年)、《免燒磚生產實用技術》(2008年)等7部。其中《工業廢渣生產建筑材料實用技術》獲第二屆化學工業優秀圖書二等獎。由他原創并推動發展的泡沫混凝土現澆復合墻體、泡沫混凝土填充復合砌塊及復合墻體、泡沫混凝土自保溫制品及建筑體系,已在國內外產生重要影響,推動了我國建筑保溫方式的轉型。
- >
姑媽的寶刀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