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家拿破侖 本書特色
拿破侖之為拿破侖,不在于他后半生的軍事征服與帝國夢想,而源于他青年時代的理想:成為盧梭那樣的思想家和歌德那樣的文人。
在汗牛充棟的拿破侖研究中,《小說家拿破侖》獨辟蹊徑,以四兩而撥千斤,揭示了為傳記作家們所忽視的拿破侖的另一面:一心夢想成為有抱負的小說家、有思想的文人。作者表明,拿破侖被忽略的這一面是我們理解其非凡人生的關鍵所在。
小說家拿破侖 內容簡介
拿破侖之為拿破侖,不在于他后半生的軍事征服與帝國夢想,而源于他青年時代的理想:成為盧梭那樣的思想家和歌德那樣的文人。 在汗牛充棟的拿破侖研究中,《小說家拿破侖》獨辟蹊徑,以四兩而撥千斤,揭示了為傳記作家們所忽視的拿破侖的另一面:一心夢想成為有抱負的小說家、有思想的文人。作者表明,拿破侖被忽略的這一面是我們理解其非凡人生的關鍵所在。
小說家拿破侖 目錄
致謝
我,拿破侖
**章 幸福獎
第二章 島嶼和大陸
第三章 心勝于物
第四章 信息傳送
第五章 第三者
第六章 作者之死
墓志銘
參考文獻
索引
小說家拿破侖 節選
《小說家拿破侖》:拿破侖也不會忘記狄德羅的故事。雷納爾是《百科全書》的撰稿人之一,而狄德羅也對這部《東西印度史》貢獻良多。此書初版于1770年,兩年后被官方查禁,因為“它大膽、危險、魯莽的立場,有悖于良好的行為規范和宗教原則”。大膽、魯莽,在雷納爾很多更激動人心、半神奇的想法中并不少見,就像是一艘船必須插上長翅、加滿油才能在風暴中破浪前進一樣。但是,他更有爭議、被視為易于擊沉(或至少是動搖)國家這艘船的地方,在于他在歐洲擴張(無論向東向西)與專制、奴役之間直接畫了一條線。換句話說,每個帝國都是不道德的,貪婪成性,仗勢欺人,應該被暴力推翻。雷納爾還對教會畫了一條類似的線,所以他的著作因大不敬而被列入1774年的《禁書目錄》(Index Librorum Prohibitorum)。《東西印度史》似乎談及所有一切,包括談及與自己相反的立場,但人們記得的只是那些有關于反抗壓迫的激動人心的訓示。這或許是當時*有力的反殖民、反奴役的作品,狄德羅炮轟法國腐化和破壞塔西提島這一世外桃源的《布干維爾游記補遺》(Suppldmen tauvoy agede Bougainville)一書也與之相呼應。不管查禁與否,這部作品都被人廣泛閱讀。雷納爾*熱心的讀者之一就是年輕的拿破侖,叛徒、反抗者、狂熱的反法分子。在拿破侖看來,科西嘉島被法國人殖民,他決定要成為該島的解放者。雷納爾還為拿破侖的圣戰提供了知識上、理論上的武器彈藥。到了1780年,雷納爾又莽撞地允許《東西印度史》署名出版,還附上了一幅作者肖像:他向下看著自己的長鼻子,對所有暴政嚴厲地緊皺眉頭。次年5月,簽署了對他的逮捕令,他的作品(用Avoca tgeneral[代理檢察長]的話來說,“不虔敬,褻瀆神明,富有煽動性,試圖挑撥民眾起來反抗君主權威、推翻社會秩序的基本原則”)被王室行刑者公開焚毀,雷納爾逃離法國,游歷了比利時、荷蘭、普魯士和瑞士。1785年,雷納爾獲準歸國,但也只能待在南方,遠離巴黎。他在馬賽找到了庇護所,這位著名的“自由使者”在那里廣受歡迎,1789年春,七十六歲高齡的他還當選市職(但他拒絕就職)。拿破侖給雷納爾寫信時年僅十七歲,這封信由他的哥哥約瑟夫親手轉交,他在信中表示自己是雷納爾這位大師和恩主的潛在protegd(門徒)。拿破侖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歷史學家”:“我還不到十八歲,但我已經是一名作家了,這個年齡正應該學習。”在他這一時期的筆記本中,我們看到拿破侖字跡潦草地整頁整頁抄錄《東西印度史》的原文和摘要(旁邊還有一篇關于炮術的短篇論文)。雷納爾鼓勵了這位年輕的追隨者,“對他的知識深度留下了深刻印象”。雷納爾是紅極一時的偶像,他總是予門徒們以充分肯定,遍灑雨露之恩。對于拿破侖,他或許也欣賞他厚臉皮的請求,因為拿破侖反復提及自己在巴黎文壇的勤奮耕耘(那是四十年前的事了)。“每位初學者,”拿破侖對他說,“都必須讓自己依附于一位聲名卓著者。”四分之一個世紀之后,馬賽人將會勝利地歡呼法國軍隊敗走滑鐵盧,他們對帝國對海上貿易所造成的破壞性后果早已懷恨在心。但1789年夏,對于拿破侖和他的作家抱負,馬賽和南方報以微笑。在前往科西嘉島途中,拿破侖拜訪了自己的導師,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以自己的崇拜對他糾纏不休”。雷納爾對他的歷史計劃贊許有加,讓他相信法國文學還缺少一部優秀的、具有強烈反法立場的科西嘉史。拿破侖應邀參加了(或日“成為裝飾”,就像更具裝飾性的拉斯卡斯伯爵[Cora tedeLasCases]所說的那樣)一群活躍的知識分子的午餐會,與雷納爾的流亡伙伴和其他崇拜者們交換各種顛覆性的思想。……
小說家拿破侖 作者簡介
安迪·馬丁(AndyMartin),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博士,1991年起任教于劍橋大學法語系。BBC撰稿人,《紐約時報》、《泰晤士報》、《里期日獨立報》等專欄作家。著有《行走水向,等待巴多》(Walkingon Waterand Waiting for Bardot,1992),《拳擊手與守門員:薩特vs加繆》(The Box erand the Goalkeeper:Sartrevs Camus,2012)等。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