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思考的筆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00716
- 條形碼:9787101100716 ; 978-7-101-1007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思考的筆 本書特色
《思考的筆(精)》是一部論文集,約30萬字,收文75篇,分輿論引導、媒體創新、辦報思路、人物、經濟、風物、訪談7個專題,基本上是王暉從事新聞工作30多年的一次回顧和總結,既展示了他作為一線記者所撰寫的優秀新聞作品,又體現了他作為報社帶頭人的辦報思路和理念。
思考的筆 內容簡介
《思考的筆(精)》稿是一部論文集,約30萬字,收文75篇,分輿論引導、媒體創新、辦報思路、人物、經濟、風物、訪談7個專題,基本上是王暉從事新聞工作30多年的一次回顧和總結,既展示了他作為一線記者所撰寫的優秀新聞作品,又體現了他作為報社帶頭人的辦報思路和理念。
思考的筆 目錄
思考的筆 節選
找重點:不求吸引眼球,更重引領思想 “大嗓門”、“高調”、“極端化”的觀點*容易出現在網民的言論中,其目的就是為了“吸引眼球”。網絡輿論因此通常比較感性化、情緒化、簡單化,具有明顯的非理性色彩,也常常充斥捕風捉影、道聽途說、夸大其詞、聳人聽聞之辭,在表達方式上也呈現出偏激的傾向。而且,網絡輿論變動速度很快,一些網民幾乎來不及冷靜思考、深入分析就發表意見,從發酵、升溫到大規模擴散可在短時間內完成,一件看似不大的事情往往很快就會弄得滿城風雨。當前,網上熱點不僅數量越來越多、涵蓋面越來越廣,而且燃點越來越低、轉換越來越快。往往一個熱點尚未平息,另一個甚至幾個熱點就又形成,一些地區性、局部性和帶有某種偶然性的問題,變成了全民“圍觀”的公共話題。因此網絡輿論并不能完全代表社會主流聲音,但又是不容忽視的社會情緒“晴雨表”。作為主流媒體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與網絡輿論去爭奪“吸引眼球”,而應密切關注網絡輿情的變化,當事物初現端倪甚至潛藏于無形之時,或是當熱點突發流言涌動之時,要以正確的思想引導人們理性地看待社會問題。*偉大的傳播是價值觀的輸出,真正的輿論影響力,不僅能滿足公眾的觀感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公眾的思維方式。主流媒體的思想高度有其他媒體不可比擬的優勢,因此應充分挖掘自身優勢,增加具有深刻思想內涵的評論和深度報道,以此作為引導輿論的“重型武器”,引導人們及時厘清面對各種社會問題所產生的種種思想困惑,讓公眾在觀點和事實的不斷碰撞中,逐步形成共鳴,達成共識。現在從中央電視臺到一些地方電視臺的新聞頻道都設置了時事評論員。自從《人民日報》推出任仲平署名文章后,許多省級黨報在面臨重大事件或熱點、敏感問題的時候,也都會推出自己的重點評論,就本地區某一時期或某一階段的重大問題、重大事件和重大政策展開論述,“見人之所未見,言人之所未言”,向公眾闡述觀點、表明看法、講清道理,每每引起廣大讀者和網民的熱烈反響,展現了主流媒體輿論引導的獨特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善融入:尋求主流輿論和民間輿論的*大重合度 事實證明,主流輿論與民間輿論重合度越大,輿論引導的效果就越好,反之,重合度越小,輿論引導的效果就越差。要取得傳播效果的*大化,主流媒體應加強與新媒體的聯動融合,拓展傳播渠道,通過影響網絡輿論達到引導社會輿論的目的。傳統主流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打破媒介邊界,將傳統主流媒體的權威性、公信力等優勢與新媒體的快速、互動、傳播面廣等優勢結合起來,實現傳播效果的*大化。《江西日報》獲得“中國新聞名專欄獎’’稱號的“江報直播室”,是全國首個報網互動視頻直播欄目,通過這些年來報網互動的實踐,這個專欄促進了“報紙讀者一網站網民”的融合,黨報傳播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延伸和加強。在此基礎上,今年《江西日報》又開設了報網聯動微博欄目“大家正在說”,每天將當日報紙刊發的熱點新聞轉發在江西日報官方微博上供網友評議,網友還可向報紙提供新聞線索,次日《江西日報》上的“大家正在說”欄目擇優刊登網友在微博上發表的精彩評論,形成報紙與網絡、讀者與欄目之間的聯動。這個欄目一設立就受到網友的熱捧,“粉絲”人數不斷增多,“粉絲”活躍程度在全省媒體中高居**。報紙通過這個欄目可以把握民意風向,從而可以有針對性地引導社會輿論。二是利用新媒體來改進主流媒體的報道,使主流輿論更好地融人民間輿論,尋求傳統主流媒體與新興媒體重合的*大公約數,使不同輿論場的聲音能夠*大程度地協調起來,達到傳播效果的*優化。為配合宣傳中央關于推動社會管理創新的精神,今年4月21日以來,人民日報評論部撰寫了“關注社會心態’’等系列文章,用網民樂于接受的樸實的平民化語言和誠懇平和的文風,直接回應貧富差距、弱勢群體、官民關系等社會焦點問題,以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中央精神為指針,梳理和總結政府改進公共治理的經驗,呼吁各級政府關注社會心態,以包容心對待“異質思維”,用公平正義消解“弱勢心態”,追求理性,從疏通利益訴求渠道起步,注意傾聽那些“沉沒的聲音,,等,這組評論在網絡媒體上引發如潮好評,成為近年來受到網絡輿論沖擊的傳統媒體重新贏得輿論影響力和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良性互動的經典案例。據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監測:“人民日報發表‘關注社會心態’系列評論之后,在4月21日至6月15日的56天時間里,提到‘社會心態’的新聞報道達到701篇,而網絡新聞轉載量一舉突破11300篇。從分時段監測曲線來看,傳統媒體報道增長態勢平穩,人民日報評論的發表直接拉動了新聞網站的關注度,論壇、博客、微博網友言論更是以幾何級數增長。 ……
思考的筆 作者簡介
王暉,江西瑞昌人,1982年畢業于江西大學(現南昌大學)中文系。現任江西日報社社長。在其任江西日報副總編輯兼江南都市報總編輯6年間,把江南都市報打造成為江西省發行量最大、市場化運作最成功的報紙,并進入中國報業30強。個人獲包括中國新聞獎在內的省級以上新聞獎60多項。在國家級新聞類期刊上發表論文近20篇,其中論文《新媒體格局下辦報理念的創新》獲第18屆中國新聞獎。
- >
回憶愛瑪儂
- >
姑媽的寶刀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