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chuàng)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yè)車
再別康橋-徐志摩專集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53434766
- 條形碼:9787553434766 ; 978-7-5534-347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再別康橋-徐志摩專集 本書特色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清麗雅致的字句,和諧優(yōu)美的旋律,似那文學花園中一朵朵瑰麗奪目的奇葩,如夢如幻,婉轉(zhuǎn)動人;又似那一首首愛、自由與美的歌曲,淺吟低唱,綿延深遠,叩擊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
再別康橋-徐志摩專集 內(nèi)容簡介
徐志摩一生坎坷,命運多舛,在那個黑暗、壓抑的舊時代,他傾盡所能,用自己的作品去抒寫生命中的愛、自由與美,給世人留下了燦爛無比的文化瑰寶。為了向青少年讀者介紹徐志摩,我們選取了他作品中的精粹部分。《筆尖上的中國·再別康橋:徐志摩專集》以徐志摩作品發(fā)表的時間為序,不僅把他的名篇羅列其中,還精心挑選了許多流傳度不廣但極具文學價值的作品。為了幫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這些作品,感受其中的魅力,我們對每篇作品都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希望能給大家以指導。 在這些作品中,徐志摩不再僅是人們印象中那個浪漫多情的詩人,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他的理想和抱負、快樂和悲傷、迷茫和孤獨,都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在世人的面前,我們得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解讀這位20世紀著名的作家,去探究他內(nèi)心世界的喜怒哀樂。而他生活的那個年代,也得以在他的作品專復活。我們在他的世界中漫步,去感受那個特殊時代的同時,欣賞其作品中的純粹、真摯的愛、自由與美,也更能深刻領(lǐng)悟徐志摩的執(zhí)著與堅守。
再別康橋-徐志摩專集 目錄
北方的冬天是冬天
哀曼殊斐兒
康橋再會吧
石虎胡同七號
滬杭車中
月下雷峰影片
去吧
為要尋一個明星
朝霧里的小草花
殘詩
雪花的快樂
在哀克剎脫(Excter)教堂前
海韻
沙揚娜拉
——贈日本女郎
呻吟語
再不見雷峰
“這年頭活著不易”
蘇蘇
偶然
變與不變
“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再別康橋
拜獻
黃鸝
殘破
云游
火車擒住軌
鄉(xiāng)村里的音籟
我有一個戀愛
第二章 散文
印度洋上的秋思
“就使打破了頭,也還要保持我靈魂的自由”
泰山日出
泰戈爾
北戴河海濱的幻想
濟慈的夜鶯歌
翡冷翠山居閑話
“迎上前去”
吊劉叔和
羅曼·羅蘭
我所知道的康橋
自剖
再剖
想飛
盧梭與幼稚教育
再談管孩子
天目山中筆記
求醫(yī)
吸煙與文化(牛津)
我的彼得
我的祖母之死
謁見哈代的一個下午
《猛虎集》序
再別康橋-徐志摩專集 節(jié)選
《筆尖上的中國·再別康橋:徐志摩專集》: 我有幾句話想趁這個機會對諸君講,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耐心聽。泰戈爾先生快走了,在幾天內(nèi)他就離別北京,在一兩個星期內(nèi)他就告辭中國。他這一去大約是不會再來的了。也許他永遠不能再到中國。 他是六七十歲的老人,他非但身體不強健,他并且是有病的。所以他要到中國來,不但他的家屬,他的親戚朋友,他的醫(yī)生,都不愿意他冒險,就是他歐洲的朋友,比如法國的羅曼·羅蘭,也都有信去勸阻他。他自己也曾經(jīng)躊躇了好久,他心里常常盤算他如其到中國來,他究竟能不能夠給我們好處,他想中國人自有他們的詩人、思想家、教育家,他們有他們的智慧、天才、心智的財富與營養(yǎng),他們更用不著外來的補助與戟刺,我只是一個詩人,我沒有宗教家的福音,沒有哲學家的理論,更沒有科學家實利的效用,或是工程師建設(shè)的才能,他們要我去做什么,我自己又為什么要去,我有什么禮物帶去滿足他們的盼望。他真的很覺得遲疑,所以他延遲了他的行期。但是他也對我們說到冬天完了春風吹動的時候(印度的春風比我們的吹得早),他不由的感覺了一種內(nèi)迫的沖動,他面對著逐漸滋長的青草與鮮花,不由的拋棄了,忘卻了他應(yīng)盡的職務(wù),不由的解放了他的歌唱的本能,和著新來的鳴雀,在柔軟的南風中開懷的謳吟。同時他收到我們催請的信,我們青年盼望他的誠意與熱心,喚起了老人的勇氣。他立即定奪了他東來的決心。他說趁我暮年的肢體不曾僵透,趁我衰老的心靈還能感受,決不可錯過這*后唯一的機會,這博大、從容、禮讓的民族,我幼年時便發(fā)心朝拜,與其將來在黃昏寂靜的境界中萎衰的惆悵,毋寧利用這夕陽未暝的光芒,了卻我晉香人的心愿? 他所以決意的東來,他不顧親友的勸阻,醫(yī)生的警告,不顧自身的高年與病體,他也撇開了在本國一切的任務(wù),跋涉了萬里的海程,他來到了中國。自從四月十二在上海登岸以來,可憐老人不曾有過一半天完整的休息,旅行的勞頓不必說,單就公開的演講以及較小集會時的談話,至少也有了三四十次!他的,我們知道,不是教授們的講義,不是教士們的講道,他的心府不是堆積貨品的棧房,他的辭令不是教科書的喇叭。他是靈活的泉水,一顆顆顫動的圓珠從他心里兢兢的泛登水面都是生命的精液;他是瀑布的吼聲,在白云間,青林中,石罅里,不住的歡響;他是百靈的歌聲,他的歡欣、憤慨、響亮的諧音,彌漫在無際的晴空。但是他是倦了。終夜的狂歌已經(jīng)耗盡了子規(guī)的精力,東方的曙色亦照出他點點的心血染紅了薔薇枝上的白露。 老人是疲乏了。這幾天他睡眠也不得安寧,他已經(jīng)透支了他有限的精力。他差不多是靠散拿吐瑾過日的。他不由的不感覺風塵的厭倦,他時常想念他少年時在恒河邊沿拍浮的清福,他想望椰樹的清蔭與曼果的甜瓤。 但他還不僅是身體的憊勞,他也感覺心境的不舒暢。這是很不幸的。我們做主人的只是深深的負歉。他這次來華,不為游歷,不為政治,更不為私人的利益,他熬著高年,冒著病體,拋棄自身的事業(yè),備嘗行旅的辛苦,他究竟為的是什么?他為的只是一點看不見的情感,說遠一點,他的使命是在修補中國與印度兩民族間中斷千余年的橋梁。說近一點,他只想感召我們青年真摯的同情。因為他是信仰生命的,他是尊崇青年的,他是歌頌青春與清晨的,他永遠指點著前途的光明。悲憫是當初釋迦牟尼證果的動機,悲憫也是泰戈爾先生不辭艱苦的動機。現(xiàn)代的文明只是駭人的浪費,貪淫與殘暴,自私與自大,相猜與相忌,飚風似的傾覆了人道的平衡,產(chǎn)生了巨大的毀滅。蕪穢的心田里只是誤解的蔓草,毒害同情的種子,更沒有收成的希冀。在這個荒慘的境地里,難得有少數(shù)的丈夫,不怕阻難,不自餒怯,肩上抗著鏟除誤解的大鋤,口袋里滿裝著新鮮人道的種子,不問天時是陰是雨是晴,不問是早晨是黃昏是黑夜,他只是努力的工作,清理一方泥土,施殖一方生命,同時口唱著嘹亮的新歌,鼓舞在黑暗中將次透露的萌芽。泰戈爾先生就是這少數(shù)中的一個。 ……
再別康橋-徐志摩專集 作者簡介
徐志摩(1897-1931),現(xiàn)代杰出詩人、散文家,浪漫主義詩風的奠基人。其詩歌字句清麗,韻律優(yōu)美,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特色,代表作有《再別康橋》《沙揚娜拉》等。其散文將哲理詩化,將情感音樂化,善于用多種修辭技巧來宣泄情感,營造意境,增強藝術(shù)表現(xiàn)力,獨樹一幟,取得了不亞于詩歌的藝術(shù)成就,代表作有《翡冷翠山居閑話》《我所知道的康橋》等。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姑媽的寶刀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shù)叢書(紅燭學術(shù)叢書)
- >
經(jīng)典常談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