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臼骨折治療學-新概念與新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825211
- 條形碼:9787547825211 ; 978-7-5478-2521-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髖臼骨折治療學-新概念與新技術 本書特色
《髖臼骨折治療學——新概念與新技術》為髖臼骨折領域的原創專著,介紹了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張春才教授及其團隊研究的骨創傷領域的*新理論與技術,包括髖臼三柱概念、髖臼骨折abc 損傷變數定位系統、髖臼atmfs 系統以及改良的髖臼入路,同時提出了影響髖臼療效的要素與相關技巧,并用大量翔實的病例,介紹了新理論技術在臨床的運用。本書在實用性與技巧方面,具有推廣和啟迪價值。圖文結合,從閱片分析、術前評估、術中注意點與技巧、術后影像檢驗“臼同心圓與同心髖關節”的方法到康復指導等,分享了作者的經驗與體會。對年輕醫師,為縮短學習曲線非常有幫助;對高級的、經驗豐富的醫師,也頗有借鑒性與爭鳴價值,對此領域的研究生、博士生的科研選題,也具有很強的參考價值。
髖臼骨折治療學-新概念與新技術 內容簡介
內容原創。書中所述理論與技術均為作者及其團隊的**研究成果。
作者權威。主編團隊為國內創傷領域的領軍人物。
病例翔實。用大量的臨床病例圖片詳述臨床常見骨折的棘手問題。
髖臼骨折治療學-新概念與新技術 目錄
**章 髖臼三柱壁概念 1**節 髖臼三柱壁相關解剖 1一、 髖臼“y”形軟骨與髖臼形成 1二、 骨盆、髖臼前視圖解剖形態 3三、 骨盆、髖臼后視圖解剖形態 5四、 骨盆、髖臼相關視圖的解剖形態 6五、 髖臼正視圖的解剖形態與三柱月狀關節面比值 8六、 三柱壁區域、力線、力點 9第二節 髖臼三柱壁區域與力線融匯 12一、 髖臼三柱壁區域 12二、 髖臼三柱力線融匯示意圖 12三、 髖臼中柱臼頂負重與肌群作用 14第三節 髖臼—骨盆的整體概念 15第四節 髖臼—股骨頭的功能概念 16第五節 小結與思考 16第二章 髖臼骨折abc 損傷變數定位系統 18**節 研究背景 18一、 髖臼骨折、盆環損傷、股骨近端關節損傷變數 18二、 髖臼骨折、盆環損傷、股骨近端關節損傷變數定位 19第二節 髖臼骨折abc損傷變數定位系統的設計 19一、 髖臼損傷變數定位 19二、 骨盆環損傷變數定位與代表符號 20三、 股骨近端關節損傷變數定數與代表符號 20四、 髖臼骨折abc類型損傷變數定位排序的表達 20第三節 應用髖臼骨折abc損傷變數定位樣本與有關思考 20一、 髖臼a 類骨折 20二、 髖臼b 類骨折 20三、 髖臼c類骨折 21第四節 髖臼骨折abc損傷變數定位1 268 例(1 299 側)的多中心分析 22一、 資料來源 22二、 一般資料 22三、 1 299 側髖臼骨折統計方法 22四、 相關圖表、數據 22五、 髖臼骨折abc損傷變數定位系統與高度個性化 25第三章 骨盆—髖臼影像學 27**節 骨盆—髖臼x線檢查 27一、 四個區域 27二、 三線二唇標識線 28第二節 骨盆—髖臼二維ct掃描 29一、 術前分析 31二、 術后檢驗 31第三節 骨盆—髖臼三維ct成像 32第四章 髖臼骨折評估 35**節 多發傷與復合傷 35一、 多發傷 35二、 復合傷 35第二節 髖臼骨折的基本評估 35一、 傷情 35二、 影像學評估 36第三節 髖臼骨折n損傷變數細則評估 37一、 髖臼骨折合并盆環破壞 37二、 髖臼骨折合并股骨近關節部損傷 37三、 髖臼骨折損傷變數定位與舉例分析 38第四節 團隊應對能力與救治對策統一性的評估 38一、 院前救治能力 38二、 院內救治能力 38三、 距手術時間段 38四、 術后生命體征評估 39五、 術后評價 40第五節 推薦同心臼—同心髖影像檢驗新標準 41一、 基本方法 41二、 關于“同質語言”的評估 41第五章 髖臼骨折手術麻醉 44**節 術前救治 44一、 創傷的病理生理 44二、 創傷的急救 44三、 創傷患者的輸液輸血治療 45四、 創傷患者的體溫維持 45五、 髖臼骨折患者面臨的特殊問題 45第二節 麻醉處理 46一、 術前評估 46二、 麻醉前檢查和準備 46三、 麻醉誘導 47四、 麻醉管理 47五、 大量輸血和凝血功能紊亂 49六、 麻醉恢復 49七、 術后疼痛的處理 50八、 總結 50第六章 髖臼骨折治療 51**節 髖臼骨折的非手術治療 51一、 適應證 51二、 治療方法與康復 52三、 深靜脈血栓 53第二節 髖臼骨折的手術治療 53一、 適應證 53二、 禁忌證 55第三節 髖臼骨折的微創治療 55一、 髖臼前柱(恥骨支)骨折的微創治療 55二、 髖臼后柱骨折的微創治療 56三、 導航操作步驟 58四、 病例介紹 59五、 閉合導航與開放手術相結合 62第七章 髖臼骨折內固定技術 66**節 髖臼骨折三維記憶內固定系統 66一、 生物記憶材料 66二、 髖臼骨折n 損傷變數與atmfs固定示意圖 66三、 股骨大轉子后半截骨——復位固定示意圖 66四、 討論 66第二節 髖臼鋼板螺釘固定技術 70第八章 入路與體位 73**節 骨折類型與單一入路的啟示 73一、 病例與思考 73二、 相關啟示 76第二節 髖關節前、后聯合入路與浮動體位 76一、 浮動體位與消毒 76二、 浮動體位與鋪單 76三、 變換體位 77第九章 改良入路解剖與復位固定的技巧 79**節 髂腹股溝入路 79一、 歷史 79二、 相關實用解剖與臨床 79三、 髂內動脈結扎入路與改良髂腹股溝入路的體表標識 80四、 改良髂腹股溝入路 83第二節 后方kocher-langenbeck入路 88一、 歷史 88二、 相關實用解剖與臨床 89三、 改良k—l 入路與臨床 89四、 顯露、復位、固定圖解 99第十章 臨床常見新鮮髖臼骨折的棘手問題 104**節 新鮮a類髖臼一柱壁骨折 104髖臼ap3型骨折 104第二節 新鮮b類髖臼骨折 108一、 髖臼bmp3 γ型骨折 108二、 髖臼bap2 δ 型骨折合并同側部分臀肌挫滅與髖周廣泛皮膚剝脫 113三、 髖臼bmp3 型骨折——隱匿性 118四、 髖臼bmp2 型骨折——隱匿性 125五、 髖臼bap2 αⅲ型骨折 129第三節 新鮮c類髖臼骨折 132一、 髖臼c3 δ 型骨折合并直腸破裂及皮膚感染、臀肌壞死 132二、 髖臼c2 αⅱ型骨折合并胸肋、上肢多處骨折 135三、 髖臼c2 γ型骨折與同側dhs 術后髖內翻 145四、 髖臼c2 γ型骨折——方區問題 151五、 髖臼c2 δ 型骨折——腹膜后血腫與異位骨化 156第十一章 臨床常見陳舊性髖臼骨折的棘手問題 161**節 陳舊性a類髖臼骨折 161一、 陳舊性髖臼aa3 δ 型骨折——結腸、膀胱造瘺術后 161二、 陳舊性髖臼ap1型骨折——隱匿性鑿擊及創面感染 166第二節 陳舊性b類髖臼骨折 172一、 陳舊性髖臼bmp3 型骨折與遲發性感染 172二、 陳舊性髖臼bmp3 ⅰ型骨折——“頭臼雙向”骨缺損與脫位 176三、 陳舊性髖臼bap1 α ⅳ型骨折合并坐骨神經損傷與腸破裂術后 184四、 陳舊性髖臼bap2 δ ⅰ型骨折——轉子骨牽引針道感染與隱性股骨頭骨折 195五、 非同側髖臼bmp2 δ 型髖臼骨折合并下肢多處骨折 199第三節 陳舊性c類髖臼骨折 204一、 陳舊性髖臼c3 δ 型骨折合并腰—臀—腿創面感染與雙下肢骨折術后 204二、 陳舊性髖臼c3 δ 型骨折與股轉子骨牽引針釘道感染及雙小腿燒傷 217三、 髖臼c2 δ 型骨折與腸破裂術后及壓瘡 224第十二章 髖臼骨折內固定術后失效與再次重建 228**節 少年髖臼術后失效與相關重建問題 228一、 少年髖臼bmp2型骨折內固定術后——如何演變為毀形的bmp3ⅰ型的特征 228二、 少年髖臼bmp2 ⅰ型骨折鋼板固定術后——如何演變為“頭臼雙向”畸形骨缺損? 238第二節 成人二柱壁術后失效與相關重建問題 259一、 髖臼bap1 γ型骨折術后——演變為股骨頭“v”形骨缺損? 259二、 髖臼bap1型骨折術后——同心圓骨缺損與巨大異位骨化癥 269三、 老年髖臼bap2 γ型骨折內固定術——復位與螺釘位置 278第三節 成人三柱壁骨折術后失效與相關重建問題 284髖臼c2 δ 型骨折術前—術后的比較與思考 284第十三章 髖臼骨折內固定術后問題與髖關節置換 295**節 a 類一柱壁骨折術后與質量 295一、 a 類髖臼ap1 型骨折 295第二節 b類二柱壁骨折術后與質量 296一、 髖臼bap3 δ 型骨折術后繼發性“頭臼雙向毀形” 296二、 雙側髖臼r—bmp1 ⅰ型、l—bmp3 型骨折術后——脫位與頭臼雙向毀形? 301第三節 c類三柱(壁)骨折術后與質量 305一、 髖臼c2 δ 型骨折——繼發性“頭臼雙向”毀形與非真臼關節置換 305二、髖臼c2 α型骨折術后感染與關節置換——假體周圍感染與曠置的思考 307三、 髖臼c2 δ 型骨折術后失效——“假關節”與股骨頭內結構質量 315第十四章 髖臼骨折的并發癥 323**節 髖臼骨折的早期并發癥 323一、 死亡 323二、 血管栓塞 323三、 感染 324四、 神經、血管、輸尿管、精索損傷 325五、 復位不良與固定失敗 327六、 固定物折斷 327第二節 髖臼骨折晚期并發癥 327一、 股骨頭—髖臼骨壞死與骨不連 327二、 遲發性感染 328三、 假關節 328四、 異位骨化 328五、 創傷性關節炎 331第三節 小結 333第十五章 髖關節功能與康復 335**節 基本概念 335第二節 心理因素 335第三節 復位固定與髖周軟組織因素 336第四節 功能訓練 336一、 訓練計劃 336二、 訓練計劃的實施 337三、 隨訪與復查 338第十六章 髖關節功能評分 339**節 髖關節功能評分 339一、 merle d’aubigne 評分 339二、 髖關節harris評分 339第二節 影像學評分 341一、 術后matta影像學評估標準 341二、 相關思考 341第三節 相關骨關節炎評分 341一、 womac 骨關節炎評分量表 341二、 sf—36 評分 342第十七章 生物形狀記憶合金 345**節 形狀記憶合金 345一、 形狀記憶合金的發展史 345二、 記憶合金種類 345三、 相變超彈性(pseudoelasticity) 349第二節 ni—ti 形狀記憶合金 351一、 基本特點 351二、 影響相變溫度的因素 353三、 形狀記憶處理 353四、 tini合金理化及機械性能 354五、 形狀記憶合金的應用 355第三節 niti 合金與醫學 357一、 組織相容性 357二、 生物記憶合金與臨床 358三、 展望 358第十八章 團隊基礎與臨床相關研究 359**節 基礎 359一、 解剖學研究 359二、 骨盆三維有限元研究及生物力學研究 361第二節 臨床 362
展開全部
髖臼骨折治療學-新概念與新技術 作者簡介
張春才:現任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骨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兼任中華醫學會創傷分會骨與關節學組委員、上海生物工程生物材料學組委員、韓國INJE UNIVERSITY客座教授以及《中華創傷骨科雜志》《中國骨傷》等編委。獲國家發明四等獎1項、“八五”軍隊重大科技成果獎1項、解放軍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全國發明展金、銀、銅獎,上海市發明創造專利二等獎1項、上海市優秀發明一等獎2項;國家發明專利與實用新型專利共22項。曾主編《骨創傷與生物記憶材料》《人體骨骼數字模型仿真學》等,主譯《矯形外科影像學精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