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敦煌日歷 2025
-
>
詩畫中國:2024-2025 國學民俗日歷(精裝)
-
>
貓貓的幸福生活
-
>
全圖解懶人農法
-
>
丹尼爾·奧斯特:花藝的華彩瞬間:floral art and the beauty of impermanence
-
>
瓶史 瓶花譜 瓶花三說
-
>
繡日常:精致花鳥刺繡小物
李黎明,“李黎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614226
- 條形碼:9787549614226 ; 978-7-5496-1422-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李黎明,“李黎明” 本書特色
李黎明的故事,告訴你一個設計師如何養成,一個創業者如何誕生。
李黎明,“李黎明” 內容簡介
李黎明為上海的編織大王, 從自主創業到在服裝設計界獲得一席之地, 有不少經驗和心得。本書為散文筆調的傳記, 旨在講述一個設計師的成長故事, 并和讀者分享她的生活和工作感受。書稿另配有精美圖片, 包括設計的服裝和個人生活照。
李黎明,“李黎明” 目錄
李黎明和她的時裝藝術(序二)/張光武
從幸福童年墜落
游泳練就自信
小干事成“編織皇后”
打出“李黎明”品牌
中文底子與設計
拒絕訂單,堅持自創品牌
“文藝青年”的生意經
從上海秀向世界
**步,香港;第二步,巴黎
初探法國時裝界
隨“今日中國”輸出魅力
生命中的知己、貴人
物我兩忘時,靈感來了
女兒,從見證人到接班人
成功,即“痛并快樂著”
我的話(代跋)
大事記
作品集
秀場紀實
李黎明,“李黎明” 節選
《李黎明,“李黎明”》: 對于中國文學的親近,是中國人的本能么?剛進廠時,那么多迷茫苦悶的日子,李黎明和一些學問好的老先生有了來往。年輕的她,就喜歡“接觸有味道的年長者”。 說起與老先生們的結緣,還得感謝親愛的阿姨。 阿姨把外甥女的照片拿給周圍的人們看,本意是尋求門當戶對的相親機會,卻意外讓她認識了那些老先生。 她小學校長的丈夫吳昌治先生,出身書香門第,畢業于中央大學,曾是職業革命家,跟潘漢年從事地下諜報工作,后來隨潘漢年一起受迫害,在家賦閑,研究起甲骨文來。他關于甲骨文的觀點,與郭沫若的不一樣,顧頡剛先生支持他寫了很多商榷文章。李黎明字寫得漂亮,常常去吳家帶回一批甲骨文書,把吳老批在空白處密密麻麻的小字謄抄出來。吳老有時跟她分享新填的舊體詩。老夫妻倆熱心地幫她介紹男朋友,他們的兒子還給她補習過數理化。 民盟的朱立波老太太,也是“老先生”之一。她常去朱家,陪老太太說說話。在那里認識了幾個小朋友,有的因家里的鋼琴被抄家抄沒了而去朱家借鋼琴彈。和有故事的老人對話,不知不覺受到熏陶。朱立波,后來成了她加入民盟(注)的介紹人。 還有一位國學專家吳嘉愚老師,誠心誠意上門教她古文。阿姨見她一直不談戀愛,很擔心,就反對她學古文。老師不能登門教她了,只好每天早上等在肇嘉浜路街心花園,她騎自行車匆匆趕到那里,邊吃早餐邊聽老師講一篇文章——物質食糧、精神食糧一道解決,然后才趕去斜土路上班。 那年頭,老先生的學問不吃香,沒人理,所有的課都是免費的。很少有年輕人如此好學了,老先生們喜歡對朋友稱她為“女高足”。 *近,101歲的章人英先生在“李黎明”專賣店留下名片,重新聯系上了她。這位當年的華東政法學院教授、吳嘉愚先生的好友,也在“老先生”之列。 章老贈送了自己主編出版的《國學常識辭典》《中華文明薈萃》及《江南二章集》。《江南二章集》中,還收有15年前他寫給李黎明的詩《手繪神州百美圖》:“巧奪天工舉世無,裁云鏤月塑時模,黎明獨有生花筆,手繪神州百美圖。” 喜歡與老先生們交往,可見李黎明心氣很高,甚至有點狂妄。有一次,吳老師來電話問她*近在忙什么,她回答在忙編織,又半開玩笑地補充道:“世界上*好的編織在中國,中國*好的編織在上海,上海*好的編織嘛……當然是李黎明!” 對于設計師,心氣高也是**素質吧?后來的事實證明:心有多高,舞臺就有多大。 看老照片,李黎明以前還是蠻講究穿著的。年輕時,她就眼界不俗,喜歡去“鴻翔”買衣服。看中的正是“鴻翔”那一份自主品牌的感覺。出身資產階級的隔壁鄰居,一位比她年長的女子,看著這知識分子家庭的妹妹添新衣裳,“哪能儂穿一件,我就歡喜一件啦?”從“鴻翔”買來的衣服穿舊了,自己動手染成藍黑色,又是一件別致的新衣裳,穿來一樣優雅得體。 她還喜歡流連于南京西路上的工藝美術服務部,看櫥窗里、柜臺里那些設計精美的東西。天平路上有一家賣抽紗刺繡的小店,里面的絲巾、手絹與尋常商店里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她喜歡薄紗的手絹,邊角上繡著細巧的花,好美! 當年的她,未必知道在中國古典傳統文化里,手帕除了實用意義,還另有審美意義、象征意義——古書上說“有女子,手執羅帕,巧笑嫣然”。羅帕,就是絲織的方巾,多用于傳遞朦朧情愫。借素帕表白心跡,含蓄而美好。不知道,卻下意識地趨近,這樣一種文藝趣味好像與生俱來。而設計師,本質上是不是就該出白天賦? 女兒回憶:一次媽媽正工作著,突然想起要騎車帶女兒外出,外面冷,手套找不到了,便隨手拿了兩只厚襪子——還是一只紅、一只綠的,往手上套。小女孩驚訝,“你就這樣出去了嗎?”媽媽答:“是啊,這是我創造的*新流行!” 其實是心系工作,忽略了生活細節。成名后的她,反而對服飾滿不在乎了。她當然懂得,作為設計師,自身的形象也是蠻重要的,但她自認低能,只能比別人放棄更多一些東西,不然顧不過來。她自我安慰說:“一個人的魅力,不看外表。” 在宇宙廠,她也交了幾個朋友,喜歡私下里把世界名著借來借去,“*幸福的是,下班回家,包里帶回一本好書。” “文革”結束后,恢復高考**年,李黎明就準備去考了。她跑到吳家請教,老先生給了她很多文科復習資料,而且居然押準了那一年的好些文科考題。 可她唯恐自己出身不好考不取文科,只報了理科,馬上從頭開始鉆理科,請單位里的高中生教她。高中生教了一點點,就覺得教不下去了,“你連這個也不懂啊?”但沒多久,就夸她“進步這么快”了。她生來做事就很鉆的嘛!可惜,補習時間太短,高考落榜了。 ……
李黎明,“李黎明” 作者簡介
潘真,畢業于復旦大學新聞系,上海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高級記者。著有《永遠的雨季》(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年)《歲月·風暴——潘真筆下的人物》(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年)《親親寶貝》(少年兒童出版社,2000年)《窈窕》(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年)《善行天下——富豪愛心紀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文化人生》(上海文藝出版社,2008年)。
- >
經典常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巴金-再思錄
- >
山海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