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林業國際交流報告選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874055
- 條形碼:9787503874055 ; 978-7-5038-740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林業國際交流報告選編 內容簡介
《林業國際交流報告選編(2011~2012)》共收錄了30篇林業重要出訪、項目合作、培訓考察、國際會議等對外交流活動的情況報告,全面介紹了重點林業國家的森林可持續經營、野生動物保護、濕地管理和保護、林業信息化管理、荒漠化防治等情況,同時剖析了我國林權制度改革、國有林場改革等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深刻分析了林業面臨的國際形勢和熱點問題及世界未來發展方向,并提出了促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林業發展政策性建議和具體措施,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林業國際交流報告選編 目錄
重要報告
美麗之國必然是森林之國——中國林業代表團赴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林業考察報告
中國林業代表團赴肯尼亞和加蓬的考察報告
中國林業代表團赴瑞士林業考察報告——中瑞林業合作洽談及森林經營考察隨錄
關于出席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有關情況的報告
赴瑞士和英國訪問相關機構及考察的報告
中國林業代表團赴奧地利和丹麥考察報告
中國林業代表團赴肯尼亞和納米比亞考察報告
中國林業代表團赴墨西哥出席大森林論壇第六次會議情況的報告
參加《濕地公約》第11屆締約方大會情況報告
赴瑞典和芬蘭考察森林可持續經營的報告
中國林業代表團赴美國出席大森林論壇第七次會議情況的報告
中國林業代表團訪問澳大利亞和文萊的情況報告
中國林業代表團訪問印度和尼泊爾的情況報告
中美共建中國園項目代表團赴美國訪問的工作報告
中國花卉代表團赴新加坡和斯里蘭卡訪問報告
中國參加2012荷蘭世界園藝博覽會工作總結
中國林業代表團訪問葡萄牙和西班牙總結報告
考察報告
赴美國考察自然保護區的報告
發展國有林場應當成為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國家戰略——美國公有林管理對我國國有林場改革發展的啟示
赴美國考察保護地的報告
赴美國和墨西哥林業考察報告
赴美國和加拿大考察非營利組織管理及森林經營碳匯等情況的報告
赴澳大利亞林業信息化建設管理技術培訓報告
赴澳大利亞林業考察報告
赴澳大利亞考察報告
赴瑞典林業考察報告
家庭林場和可持續發展的有機結合——赴瑞典林業考察報告
關于出席利沃夫論壇“森林與綠色經濟”國家倡議會議有關情況的報告
學習韓國先進技術促進我國生態建設——赴韓國參加“荒漠化防治與森林管理研修報告
赴中國香港匯豐濕地管理培訓報告
林業國際交流報告選編 節選
一、主要做法 (一)堅持長期造林,確保森林資源越采越多 中世紀時,瑞典中部鐵礦業發達,因需大量木材做燃料,導致森林過量采伐,到二戰時,森林資源已很少。在瑞典南部,農牧業擴張、薪柴采集等也導致森林迅速減少。為滿足木材需求,從18世紀開始,瑞典就學習德國開始了人工造林,動員社會各界參與。瑞典中部和南部地區先后自發組織了很多造林活動,并得到政府資助,特別是在廢棄地、荒地上首次造林,政府將給予補貼。1902年瑞典國家林業局成立后,則制定了《更新造林法》,規定皆伐后須及時更新,初植密度為每公頃2000~2500株,鼓勵用成熟技術、使用當地樹種,造林后一般要進行1~3次清理或撫育間伐。目前,80%的造林樹種是挪威云杉(Piceaabies)和歐洲赤松(Pinussylvestris),每公頃年生長量4~5m3,雖不算高,但到70~120年主伐期時,每公頃蓄積量仍可達130~140m3。1927年,瑞典國家林業局和瑞典農業科技大學合作,首次開展了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目前全國有3萬多塊樣地,調查期5~10年。清查結果表明:自1920年以來,瑞典森林蓄積量在持續增長。 (二)嚴格控制采伐,確保采伐跡地及時更新 瑞典《森林法》沒有規定嚴格的采伐限額制度,現行法律對撫育間伐也放松了管制。但若皆伐大于0.5hm2的森林時,林主至少應在6周前,通過電子郵件,將擬主伐的林分位置、面積、樹種、樹齡、更新措施、是否涉及生物多樣性、社會文化和歷史保護價值等信息發送到林業部門,林業部門在6周內應進行現場調查,確認林主提供的信息是否符合實際。若6周內林業部門未做現場調查,林主可采伐并視為合法。瑞典林業部門現在每年共收到5萬~7萬件此類采伐通知,總采伐面積約18萬hm2,平均每個通知采伐的面積3~4hm2,符合法律關于主伐面積應控制在5hm2內的規定。林業部門的重要職責之一是監督林主在主伐后3年內及時更新造林,更新可包括天然和人工兩種措施。若主伐后3年內未及時更新,林主要受到罰款。罰金根據采伐面積、采伐獲得的實際收入來確定,肯定大于造林成本,大致是每公頃1.2萬~2.4萬元人民幣。而對未按時完成更新造林的企業,罰金會更高。若首次罰款仍未奏效,則會加倍罰款,或林業部門雇請企業代為造林,但造林費須由林主承擔。*嚴的懲罰是起訴林主,*高會判刑6個月。為確保林主采伐后及時更新,在確認林主采伐通知時,林業部門有時也與林主簽訂更新造林保證書。總之,要采取一切措施,確保采伐跡地及時更新,保持青山常在、永續利用。 (三)建立補償制度,促進林主重視生產林和保護林 重視生產林和保護林是瑞典《森林法》確立的基本原則,保證在利用森林時,不對森林的生態、社會價值造成損害。為落實這一原則,林業部門首先要嚴格控制采伐涉及受保護物種、有社會文化價值或有歷史遺跡的森林,其次是建立補償制度,無論是私有林主、企業還是國有林業公司,只要其經營范圍內涉及保護林,或者要營造風景林、保護林,政府都會給予同樣的資金補償,以彌補其不能采伐導致的經濟損失。但在確定哪些區域的森林需納入保護林范疇時則很慎重,要在調查論證、充分考慮林主實際能力和其他利益相關者需求的基礎上,和環保機構、林主、專家等共同討論決定,盡可能控制在適度范圍內。比如,在瑞典北部確定保護林時,就充分考慮了當地撒米人需利用森林養馴鹿的需求。 (四)重視林業立法,強化執法監督 1979年議會通過了《森林法》,1994年進行了修改。在此基礎上,政府和國家林業局還制定了許多具體規定。立法旨在明確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以及違法的處罰。瑞典林業部門將主要精力放在執法監督上,一切具體措施的*終目的就是保證各項林業法規制度得到切實執行。比如,對采伐跡地更新的監督,瑞典林業部門就相當嚴格。盡管如此,社會上對林業部門仍有不滿。2012年5月,瑞典一家較大媒體批評林業部門未落實好法律規定的同等重視生產林和保護林,存在偏重生產林的傾向,對林主間伐森林管理不嚴,存在鉆空子情況,促使林業部門考慮改進執法監督。為履行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責,林業部門還通過組織不同形式的聚會,向林主介紹相關法律法規,鼓勵林主、企業、非政府組織參與立法和執法過程,形成了參與式決策機制這一“瑞典林業模式”。決策過程民主透明,甚至充滿爭吵,但一旦達成一致,執行效果會比較好。 ……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唐代進士錄
- >
隨園食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江西林木種質資源
¥102.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