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財富的孩子 本書特色
作者作為一個從小在權利和財富的飯桌邊長大的孩子,收獲了異于同齡人的麻木,而世界在不斷增長的非凡閱歷里變得黯淡無光,空虛開始吞噬他,他在自己編織的牢籠里肆意放縱和自我消耗。
直到有一天,他受夠了自己的生活,開始上路去尋訪與他有相同背景的年輕人,試圖從別人身上找到一個答案。
從迪拜到夏威夷,從馬賽馬拉大草原到拉斯維加斯,從中國的北方到南方,他花費百萬,訪談超過50個一代和二代,*后發現了一個群體集體面對財富的焦慮和恐慌,也看到了自己身上被財富泯滅的那部分靈魂。
在豪車美女盛宴之外,這是一本試圖深入打量二代群體的非虛構作品,里面同時也摻雜了作者個人的很多“私貨”,這令到內容不時顯得凌亂和跳脫,但這似乎更突出了作者寫作的初衷: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
《財富的孩子》書內的六個主要人物,剛好處于交接班的過渡期,也是從孩子到成年人的蛻變期。他們的父母無一不曾是徹頭徹尾的屌絲,時代的浪潮把他們送上了財富的巔峰。如果說一代的命運在于改造自己以適應這個時代,那么二代則需要活出自我,以爭取自己的人生主場權。
可是那句詛咒卻如此難以破除,就像無數的童話故事里描繪過的:即刻滿足的欲望,無限延期的自由。
財富的孩子 內容簡介
中國人的財富越來越多,但,為什么人人還如此焦慮?
面對這個變化的世界,你又該如何分享這不可錯過的財富盛宴?
一個富二代書寫六個年輕的富二代的真實故事。
他們一邊享受著金錢能帶來的*好的生活,一邊等著繼承家族產業。
他們是退休官員的兒子,民營企業家的繼承者,港臺富豪家族的少年掌門。
他們都受過良好的教育,大部分曾在歐美留學。他們對商業和經濟的理解,已經遠超父輩的當年,他們要為企業和家族的未來承擔責任……
如何在眾人矚目之下走好自己的路,演一出精彩紛呈的人生大戲,對于這些財富的孩子來說,其實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在這個初嘗財富滋味的大時代,本質上,我們都是財富的孩子
這是一個特別的時代:拼爹時代已經結束,而拼兒時代才剛剛開始……
財富的孩子 目錄
自序 父與子問答
引子 / 001
**章 家族榮耀 / 009
第二章 灼熱的光環 / 047
第三章 兩代人的尋找 / 081
第四章 雌雄同體 / 105
第五章 醒覺 / 143
第六章 拖延癥 / 181
附錄 我們和父親 / 227
后記 / 238
財富的孩子 節選
我們和父親
王大騏 林小驥
父親總說我和弟弟是他的陰陽兩極,分別代表感性和理性,不知道這是差15分鐘的出生時間不同導致,還是基因中已注定,總之這都是我們**次動筆寫自己的父親,一個用26年時間采訪的對象,其過程可謂艱難。
這篇稿件刊發前的一個星期,我的爺爺剛剛在貴陽去世,王家的*后一個老人就這樣走了,葬禮上我并沒見到父親的身影,他去了梵凈山看一個高爾夫球場的項目。邀請他的老板知道此事后,驚訝于他的“偉大”,認為這太不可思議。
我跪在靈堂堅硬的地板上,心里一直在咒罵。
爺爺躺在棺材里,身上鋪滿了鮮花,只露出一個頭來,我的面前是一幫穿著紫色POLO衫、白色T恤的年輕人和中年人,他們用當地的方言念著不著調的佛經,手里鼓搗著鼓和銅鑼,面前擺放著一幅釋迦牟尼的彩色畫像,背后通了電,在屏幕上放射出萬丈光芒。
邊上的中年男子悄然點起了一支煙,轉過頭去猛吸一口,朝爺爺通電的靈柩方向吐出一團濃霧,然后又立馬轉回頭來,大聲吟誦,露出一嘴黃牙,仿若鐘乳洞里倒掛的石柱。
半小時后,我跪在地板上冰冷的膝蓋已然快散架,這時候師父說:“不行可以蹲著!”我趕緊站了起來,松松血脈,蹲在地上。
長跪環節結束后,師父開始帶著我們幾個賢孫圍著爺爺的靈柩繞圈,每到一個方位,他就往地上吐去一口濃痰,弄得我以為這乃法事的一個必要環節。爺爺被刷上粉末的臉一次次地從我身邊經過,我想就算他活著,也不愿躺在這么一間骯臟的屋子里的,此時隔壁房間的麻將聲似乎就快蓋過師父的聲音,自動麻將機顯然加快了糊牌的頻率。
幾圈之后,師父從地上拿起一只活公雞,用它的雞冠在靈柩的透明玻璃上畫著符,接著雙掌緊握,不斷變換手指的方位,仿佛是在把法力灌輸進靈柩里,繞完一圈之后,他把公雞狠狠地扔出了門,我只能猜測他似乎是請了什么不好的東西出去,因為他之前已經以擲標槍的動作扔了三支香出去。
我們這個時候還跟在他的屁股后面,突然他手一抬,示意我們蹲下,接著拿起畫滿符文的“錦旗”,開始在靈柩上揮舞,我想如果身為共產黨員的爺爺有靈,肯定會坐起來說“滾出去!”
“伴奏”的鼓聲和鑼聲開始變得急促,師父大喊一聲“快!”領著我們飛速地繞著靈柩奔跑了起來,我緊跟在他后面,開始無法控制地大笑起來,可又覺得不妥,只得強忍,于是乎面部肌肉幾近抽搐。
午夜零點臨近,師父拿出一大鍋飯,給每個人的塑料紙杯里填了一勺又一勺,嘴里念念有詞:“子孫后代富過李嘉誠......讀書都上哈佛”。
第二天爺爺的遺體在鼓號隊的帶領下終于進入了火化爐,自動傳送帶上金色的紙質棺材就像等待烘培的面包,外面鞭炮大響,禮炮齊鳴,我*后望了一眼爺爺的臉龐,快要哭了出來。
禮畢,親戚們都夸我是孝子賢孫:雖然不相信師父的那一套,但還是老實地做足全套。
關于死亡
火化結束后的晚上,父親請親戚朋友們吃了一頓飯以示答謝,擺了足足四臺,喝了不少茅臺酒(他只喝茅臺),*后在酒店的房間里,我問他為什么缺席,他說他相信的是厚養薄葬,在老人有生之年盡孝,死后一切從簡,并引用了陶淵明的一首詩。他認為人死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這樣才能徹底與山川湖海相容,并且他也知道自己當天不能出現在現場,因為那會導致很多老板來送大禮,這一下就壞了規矩。
父親是一個很直率的人,他鄙視葬禮上假惺惺的哭啼,更欣賞放浪形骸的古人對待死亡的態度,他們放聲歌唱,縱情大笑,以慶祝這一節日的到來。我在葬禮上恰恰有幾次差點大笑出來,一次是裝神弄鬼的法師帶著我們一幫孝子賢孫繞著爺爺的靈柩奔跑,一次是面對臺下70多號人,聽大伯念悼詞的時候,死亡帶給我*多的竟然是一種滑稽感。我們對任何東西都失去了敬畏,祖宗早已不是神靈,而流于形式了。
狼性
父親是小縣城里出來的人,全家總共六個子女,在那個年代孩子的命似乎都不太金貴,也許是太多根本無暇顧及,每年夏天在河里淹死幾個也是常有的事。父親一次走遠路去親戚家參加婚禮,那個時候才十來歲,大人們捉弄他,灌了他不少米酒,回家的路上他就躺倒在了麥堆里,整整睡了三天,一個好心的農婦才用水把他澆醒,給他喂了些飯,緩過勁后接著上路。進了家門,只是迎來一句“回來啦?”
父親于是也這樣教育我們,從小就把我們踢到水庫里學游泳,小學的時候給了我們幾十塊錢,讓我們獨自在昆明城里玩,夜里10點前不讓回來。六年級被送去跟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教頭學跆拳道,并且是全封閉,一待就是一個月,每天光著腳在石子路上被汽車趕著跑。學完跆拳道父親曾經讓我和弟弟對打,*后我一個飛腿把弟弟的嘴唇踢爆了。16歲去美國時,當其他家長都在機場哭成一片的時候,他只是來了句:“走吧!”接著扭頭就走。當母親多次擔心我們就此消失的時候,他的回答總是:“優勝劣汰,既然這樣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可惜這些都沒培養出我們的狼性,我們小時候從來就不像父親,我們欠缺西方人提倡的領袖才能,也不是孩子王。在碧桂園小學,因為是“北佬”,我的床鋪經常被暴發戶二代用水淋濕,冬天洗澡的時候門常常被踹開,然后“嘩”的一盆涼水劈頭蓋臉地淋過來。初中弟弟每個星期都被同一個人按在地上,當眾羞辱。可這些事我們從不跟父親說,因為他是個陌生人,因為我們是知識分子家庭。當時我也不能還手,因為人家有高年級的幾個哥哥,我只能學古惑仔,認了一個喜歡戴蛤蟆鏡的同學做大佬。
巨大的沉默
我很少跟父親在家里吃飯,他總是抱怨飯菜跟豬食一樣。從小父親就帶著我和弟弟走南闖北,就連留學在外的幾年也不例外,暑假回國永遠都是精彩紛呈的一次次旅行,在那段時間里,我幾乎走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每次都被強迫寫下游記和感想,為的是“不像驢子一樣轉一圈”。我們吃的是“大鍋飯”,每頓飯臺面上幾乎都能見到不同的叔叔和阿姨。而如今每次當我們在同一個城市,他都會打電話叫我去吃飯,每次去也還都是一桌桌陌生的面孔,雖然那些面孔往往就是中國一幅活生生的權力金錢臉譜。
多年以來,這些飯局的內容千變萬化,但是主角卻只有一個。我有時會為父親的滔滔不絕而感到窒息,這徹底擠壓了其余人發表言論的空間,也讓我成為了眾多沉默者中的一員,喪失了與父親交流的機會。
父親曾當著眾人在飯桌上毫不留情地數落我,以至于我因為羞辱幾欲哭出來,這樣的場景周而復始幾次后,父親又開始大大地夸獎我,他把我出的一本關于留學經歷的書說得天花亂墜(這當然是他的強項,不管你怎么定義它,是“忽悠”也好,是思想也好,他一直保持著這樣一種兼具理性和激情描繪事物和遠景的能力),一激動甚至說我的鏡頭感很強,以后應該搞電影,他先給我砸兩個億。
可你卻又不得不承認,壓倒眾人的氣場,以及信心爆棚乃至于夸大其詞的“演說”,卻往往是老板和官員信服你的兩個條件,混沌無所知的中國,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給自己打雞血,希望自己能跑到*后,而不至于被這個飛速旋轉前進的時代所拋離。
父親在我們出生不到半年的時候就去了新華社內蒙分社當記者,一去三年,偶爾回家,平時和家里聯絡只靠和母親通信,如今一大摞的信件還保存著,里面竟然沒有絲毫肉麻的情愛,充斥著的是關于工作和未來人生的討論。于是乎從小我就認識到記者的行當注定是要“妻離子散”的,我的姥爺當年在新華社甘肅分社也是無暇照顧媽媽,反倒是母親從小在家里做飯等姥姥姥爺回來吃。
……
財富的孩子 相關資料
★你召喚我成為兒子,我追隨你成為父親。
——北島
★父輩總想復制一個自己,以此求得安全,可在這個突變的時代,所有經驗教條都是速朽的,如果下一代完全聽從父輩,企業將毫無出路。
——王大騏
財富的孩子 作者簡介
王大騏,筆名悉達多,自由人,修行者,當過5年記者,拍過紀錄片和網劇,一直在寫作,兩年前迷上高爾夫,同時開始心靈修煉。從小隨父母四處游歷,走遍大半個中國。16歲被寄養到美國家庭后,開始了8年的留學之路。
成年以后,開始以每年一個國家的速度消化著這個世界,印度的神圣,迪拜的浮華,意大利的性情,法國的精奢,新西蘭的神秘,日本的極致……生命不息,體驗不止。年過30,開始進入新的迷茫期,渴望遇到村上春樹30歲棒球劃過天空給他的啟示,從此開始正常吃喝拉撒,停止折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
- >
推拿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山海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