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農業生態補償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43712
- 條形碼:9787010143712 ; 978-7-01-014371-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農業生態補償研究 本書特色
農業生態補償是一種運用財政、稅費、市場等經濟手段激勵農民維持、保育農業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調節農業生態保護者、受益者和破壞者之間的利益關系,以內化農業生產活動產生的外部成本,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制度安排。從1999年試行退耕還林工程算起,我國的農業生態補償已歷經10余年的發展。經過10余年的不懈努力,農業生態補償工作已獲得了較為明顯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不僅增強了農民的生態保護意識,使農業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而且還實現了部分地區的農民增收和資源優化配置。但總體來看,我國的農業生態補償工作仍處于起步階段,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補償體系。本書在明確我國農業生態補償機制的目標定位、基本原則和實施標準的基礎上,從補償的利益相關者、補償范圍、補償標準、補償方式和補償支付模式、補償資金的融資方式、補償的運行機制等六個方面研究我國農業生態補償基本框架的構建,分析我國農業生態補償支持體系建設的思路,進而闡述推動農業生態補償的規范化、體系化建設的對策建議。
中國農業生態補償研究 內容簡介
農業生態補償是一種運用財政、稅費、市場等經濟手段激勵農民維持、保育農業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調節農業生態保護者、受益者和破壞者之間的利益關系,以內化農業生產活動產生的外部成本,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制度安排。從1999年試行退耕還林工程算起,我國的農業生態補償已歷經10余年的發展。經過10余年的不懈努力,農業生態補償工作已獲得了較為明顯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不僅增強了農民的生態保護意識,使農業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而且還實現了部分地區的農民增收和資源優化配置。但總體來看,我國的農業生態補償工作仍處于起步階段,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補償體系。本書在明確我國農業生態補償機制的目標定位、基本原則和實施標準的基礎上,從補償的利益相關者、補償范圍、補償標準、補償方式和補償支付模式、補償資金的融資方式、補償的運行機制等六個方面研究我國農業生態補償基本框架的構建,分析我國農業生態補償支持體系建設的思路,進而闡述推動農業生態補償的規范化、體系化建設的對策建議。
中國農業生態補償研究 目錄
**節 研究背景與選題意義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義
第二節 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
一、生態補償的概念與內涵
二、生態補償的理論基礎
三、生態補償的范圍與機制
第三節 結構安排與研究方法
一、寫作思路與結構安排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四節 研究難點和創新之處
第二章 農業生態補償及相關理論
**節 農業生態補償的基本內涵
一、農業生態補償相關概念
二、農業生態補償的特征
三、農業生態補償的類型
第二節 生態補償的相關理論
一、公共產品理論
二、環境外部性理論
三、生態系統服務理論
四、生態資本理論
第三章 中國農業生態環境問題與生態補償
**節 農業生態環境的主要問題
一、農業資源銳減
二、生態破壞嚴重
三、農業環境污染嚴重
四、自然災害頻繁發生
第二節 農業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
一、人口增長超過自然資源的承載能力
二、農業生產主體具有有限理性
三、農業的環境負外部性加劇了生態破壞
四、農業產業政策的環保目標長期缺失
第三節 農業生態補償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一、農業生態補償的必要性
二、農業生態補償的可行性
三、農業生態補償的資源環境保護效應
第四章 中國農業生態補償實踐及其效果分析
——以退耕還林政策為例
**節 農業生態補償實踐的發展歷程
一、生態建設與生態補償的歷史演進
二、農業生態補償實踐的現狀
第二節 退耕還林政策的實施及其成效
一、退耕還林政策的主要內容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第三節 退耕還林政策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
第五章 歐、美、日農業生態補償實踐與經驗借鑒
第六章 中國農業生態補償機制的構建
第七章 完善中國農業生態補償機制的對策建議
第八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我國生態補償相關的法律法規(節選)及政策
后記
- >
我與地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隨園食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