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環境.倫理與訴訟-從技術到制度的環境司法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059561
- 條形碼:9787562059561 ; 978-7-5620-595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環境.倫理與訴訟-從技術到制度的環境司法學 本書特色
在現代社會轉型與發展過程中,環境、人類與法律之間的關系問題錯綜復雜、撲朔迷離。自古以來,大自然在人們心目中充滿了神秘氣息。她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源和能量。人類在創造了無數文明的同時,也對自然環境和生態秩序產生了嚴重的損害與破壞。濫伐森林、破壞植被、土地沙漠化、工業污染、霧霾殺手,等等,一步步釀成了人類自我的生存危機。而在全球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人們迫切需要新的環境觀、倫理觀和司法觀來指導環境主體行為與環境司法實踐。在日新月異的中國,環境問題逐漸成為繼續發展的“瓶頸”之一。從1979年開始,直到*近十年,中國環保法律“突飛猛進”,先后制定、修改和完善了有關環保的法律法規。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公眾參與環境訴訟仍然十分有限,環境糾紛的徹底解決與環保法律的嚴格適用仍然難以實現與達成。對于環境犯罪行為,環境刑事懲罰機制的價值與功用被認為是除了環境倫理以外的重要的正當性保證。在環境刑事訴訟過程中,有必要更新司法理念與訴訟價值,形成并發展本土特色的現代型刑事訴訟模式。*終,環境問題的倫理分析、環境糾紛的妥善解決以及環境犯罪的程序規制,構成了一種基于環境問題的環境司法學。
環境.倫理與訴訟-從技術到制度的環境司法學 內容簡介
在現代社會轉型與發展過程中,環境、人類與法律之間的關系問題錯綜復雜、撲朔迷離。自古以來,大自然在人們心目中充滿了神秘氣息。她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源和能量。人類在創造了無數文明的同時,也對自然環境和生態秩序產生了嚴重的損害與破壞。濫伐森林、破壞植被、土地沙漠化、工業污染、霧霾殺手,等等,一步步釀成了人類自我的生存危機。而在全球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人們迫切需要新的環境觀、倫理觀和司法觀來指導環境主體行為與環境司法實踐。在日新月異的中國,環境問題逐漸成為繼續發展的“瓶頸”之一。從1979年開始,直到*近十年,中國環保法律“突飛猛進”,先后制定、修改和完善了有關環保的法律法規。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公眾參與環境訴訟仍然十分有限,環境糾紛的徹底解決與環保法律的嚴格適用仍然難以實現與達成。對于環境犯罪行為,環境刑事懲罰機制的價值與功用被認為是除了環境倫理以外的重要的正當性保證。在環境刑事訴訟過程中,有必要更新司法理念與訴訟價值,形成并發展本土特色的現代型刑事訴訟模式。*終,環境問題的倫理分析、環境糾紛的妥善解決以及環境犯罪的程序規制,構成了一種基于環境問題的環境司法學。
環境.倫理與訴訟-從技術到制度的環境司法學 目錄
前言
上篇 技術論
**章 環境司法學尋論
**節 研究緣由和意義
第二節 方法、框架和路徑
一、關于環境問題——實證方法與史學方法
二、關于倫理——從環境倫理,到生存性智慧,再到司法倫理
三、關于環境訴訟一從技術到達制度
第三節 研究樣本和文獻綜述
一、環境保護中的理性人
二、環境理性人的社會化形式
三、邁入訴訟之門
第二章 環境與環境公害
**節 環境問題與環境公害
一、環境問題
二、環境公害的比較與考察
三、環境公害的內涵闡釋
四、環境公害的類型界定
五、環境公害的成因分析
第二節 環境問題實證分析之一:以貴陽市花溪h河水源污染:為對象
一、問題的提出和背景
二、調查方案的設計和內容
三、具體污染公害問題以及分析
四、理論與出路
第三節 環境問題實證分析之二:以s藏區礦產資源開發公害為對象
一、問題的提出
二、開發公害的本土化解讀
三、礦產資源開發公害的應對措施
第四節 藏區環境問題調查記事
一、調研總體情況說明
二、調查記事內容及觀點
三、環境問題調查問巷
四、環境問題訪談提綱
第三章 環境倫理與生存性智慧
**節 環境倫理主題論
一、環境倫理基本問題
二、環境倫理國外經典論文目錄選
第二節 文本中的環境問題與生態整體主義
一、生態整體主義的引出
二、文本生態:原初狀態與生態格局
……
下篇 制度論
參考文獻
后記:“三十而立”的斷思
環境.倫理與訴訟-從技術到制度的環境司法學 作者簡介
楊繼文,l985年出生于山西省大同市,現為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師從我國著名法學家龍宗智教授)、講師職稱;兼任康巴民族政策與法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法學會會員、《光華法學》編輯部編審。曾在藏區從事法學田野調查研究3年,歷任四川民族學院訴訟法學講師、校級教學標兵、黨支部書記,并于2013年7月入選教育部、中央政法委“雙千計劃”,兼任中級法院刑庭副庭長(掛職鍛煉)。多次受邀參加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并發表主題演講,內容涉及刑事訴訟法學、環境司法以及法人類學等在《貴州民族研究》、《犯罪研究》等學術刊物上發表法學論文與理論文章近30余篇;合著學術專著l部;主持、主研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國家民委社科基金項目、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項目等7項;獲得省部級獎勵4項、校級獎勵7項。
- >
我與地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經典常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唐代進士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