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法蘭西組曲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254110
- 條形碼:9787301254110 ; 978-7-301-25411-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蘭西組曲 本書特色
1940年的某個夏日夜晚,德軍在巴黎近郊投下**枚炸彈。整個巴黎都醒了,法國一分為二,兩百萬法國人如潮水般逃向鄉(xiāng)間。無論他們是貧是富,沒人抵擋得了時代的浪潮。人民遭政府遺棄,德軍不分城鄉(xiāng),鋪天蓋地進駐法國每個角落。也是因為戰(zhàn)爭,德國軍官與法國少婦在小鎮(zhèn)相遇,從彼此身上找回渴望已久的身為一個人的美好。每張臉孔的背后都有一個故事,并共同刻畫出時代的樣貌。而那個戰(zhàn)火連綿的年代,距今并不遙遠。 內(nèi)米洛夫斯基在人生*后的時光里,選擇以小說勾勒出二戰(zhàn)法國大逃亡的眾生相,為后世留下《法蘭西組曲》這部未完成的巨著。
法蘭西組曲 內(nèi)容簡介
《法蘭西組曲》寫于二戰(zhàn)時期,手稿沉睡五十載后于二十一世紀橫空出世的傳奇杰作,入選《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時代周刊》及amazon.com年度*佳圖書。榮獲法國雷諾多文學獎獲獎佳作(prix renaudot 2004),且是該獎項首度破例頒給已故作家。
法蘭西組曲 目錄
**部 六月風暴
第二部 柔板
附錄一
附錄二
致 謝
法蘭西組曲 相關資料
“揭示復雜人性的經(jīng)典之作!”
——王安憶
“作者自身的遭遇,成為真正讓人心碎的結(jié)局。”
——石黑一雄
“一部小說需要做到的最低要求,就是讓讀者思考反省,但《法蘭西組曲》遠遠不止如此;這名天賦過人的大作家,精準掌握了法國戰(zhàn)時人性倫理中的缺陷”
——朱利安?巴恩斯
“這或許是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最早的一部作品……她的觀點格外重要。”
—— 《紐約時報》
“《法蘭西組曲》在不可能的情況下留存了下來,成為真正的文學巨著。”
——《泰晤士報》
法蘭西組曲 作者簡介
伊萊娜·內(nèi)米洛夫斯基 | Irène Némirovsky,1903年生于烏克蘭基輔,猶太裔。1917年隨家人遷徙至巴黎定居。18歲開始以法文寫作。處女作《大衛(wèi)·格德爾》在巴黎出版即聲名大噪。緊接著出版的《舞會》同樣轟動。 與其他同期的猶太作家一樣,伊萊娜?內(nèi)米洛夫斯基因為血統(tǒng)的關系無法通過國籍審查,始終維持滯法俄國人的身份。1940年,內(nèi)米洛夫斯基的作品因為她的血統(tǒng)問題被迫停止發(fā)行。1941年,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內(nèi)米洛夫斯基遭到法國警察逮捕,于1942年夏天在奧斯維辛遇害。她的大女兒丹妮絲當時年僅13歲,與妹妹伊麗莎白逃亡時始終帶著一只行李箱,里面裝有母親遺留的珍貴的紀念物——內(nèi)米洛夫斯基最后的手稿,也就是如今的《法蘭西組曲》。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jīng)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煙與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