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文化軟實力有多大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494751
- 條形碼:9787111494751 ; 978-7-111-4947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文化軟實力有多大 本書特色
冷戰結束后,以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為代表的硬實力的重要性相對下降,以文化為核心來源的“軟實力”的重要性日益凸顯。1990年,哈佛大學教授、前美國政府高官約瑟夫·奈(josephnyejr.)指出,即使美國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相對來說不如以前強大,但是它在意識形態、文化、對外政策等方面的軟實力仍然是其他國家難以望其項背的。這是軟實力概念的正式提出。此后,對軟實力的研究成為重要的國際關系課題。 同時,中國的崛起如何持續,以及如何應對經久不衰的“中國威脅論”,成為對中國領導層智慧的重要考驗。中國領導人也將目光投向了軟實力,而且聚焦在“文化軟實力”上。2007年10月15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錦濤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首次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強調了要“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現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從2013年起發表了一系列關于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講話。因此,本書回答的中心問題“中國文化軟實力有多大”,具有為中國國家戰略提供決策依據的重要意義。 《中國文化軟實力有多大》首先回答了兩個問題:文化軟實力是什么?怎么測量一國的文化軟實力?然后利用*新的調查數據,構建了“中國文化軟實力指數”,回答了中國文化軟實力有多大的問題。通過對該指數的深入分析,本書還回答了這個問題:怎么提高中國文化軟實力?
中國文化軟實力有多大 內容簡介
大國的興衰、權力的變遷 以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為代表的硬實力的重要性已經相對下降,以文化為核心的軟實力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中國文化軟實力有多大 目錄
第1章研究背景
1.1研究意義
1.1.1政策意義
1.1.2學術意義
1.2對已有研究的回顧
1.2.1對軟實力的定量研究
1.2.2對文化軟實力的定量研究
1.2.3對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定量研究
1.2.4小結:已有的定量研究的不足
1.3研究方法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步驟
1.4研究的難點和創新點
1.4.1研究難點
1.4.2研究的創新點
本章小結
第2章理論框架
2.1對軟實力的動態考察
2.1.1軟實力的思想淵源
2.1.2奈的軟實力思想
2.1.3傳播視角下的軟實力
2.2對文化軟實力的動態考察
2.2.1文化軟實力的定義
2.2.2文化軟實力的傳播過程
2.3中國文化軟實力的評估模型
2.3.1動態考察文化軟實力的三個維度
2.3.2從受眾角度評估文化軟實力
2.3.3從受眾角度評估中國文化軟實力
本章小結
第3章指標體系
3.1數據來源
3.2指標選取
3.2.1指標選取的標準
3.2.2中國文化資源力
3.2.3中國文化傳播力
3.2.4中國文化吸引力
3.2.5對指標選取的小結
3.3缺失數據插補
3.3.1缺失數據的產生
3.3.2缺失數據的插補方法
3.3.3插補方法的優點
本章小結
第4章模型檢驗
4.1因子分析
4.1.1因子分析前的檢驗
4.1.2因子分析的結果
4.1.3因子分析的解釋
4.1.4因子分析的小結
4.2變量聚類分析
4.2.1變量聚類分析結果之一
4.2.2變量聚類分析結果之二
4.2.3變量聚類分析的小結
4.3內部信度分析
4.3.1各組指標的克隆巴赫α系數
4.3.2對內部信度有負面影響的指標
4.3.3內部信度分析的小結
本章小結
第5章指數計算
5.1無量綱化
5.1.1無量綱化的方法
5.1.2無量綱化的結果
5.2確定權重
5.2.1確定權重的方法
5.2.2確定權重的步驟
5.2.3確定權重的例子
5.2.4*終的權重確定
5.3合成指數
5.3.1合成指數的方法
5.3.2合成指數的結果
5.4不確定性分析
5.4.1不確定性的來源
5.4.2確定權重的其他方法
5.4.3不同定權方法的結果比較
5.4.4對定權方法的再次說明
本章小結
第6章重要指標
6.1驅動總指數的指標
6.1.1路徑分析的方法
6.1.2本研究的路徑分析方法
6.1.3路徑分析的結果:三級指標的重要性
6.1.4路徑分析的結果:二級指標的重要性
6.1.5對"驅動總指數的指標"的小結
6.2驅動吸引力的指標
6.2.1假設與方法
6.2.2回歸分析與相關分析:三級指標的重要性
6.2.3回歸分析與典型相關分析:二級指標的重要性
6.2.4對"驅動吸引力的指標"的小結
本章小結
第7章影響因素
7.1國別的影響
7.1.1四個指數的國別差異
7.1.2國別差異的可能的原因
7.1.3對國別差異的小結
7.2年齡的影響
7.2.1年齡在樣本中的分布
7.2.2年齡對四個指數的影響
7.2.3年齡的影響:國別分析
7.2.4對年齡的影響的小結
7.3性別的影響
7.3.1性別在樣本中的分布
7.3.2性別對四個指數的影響
7.3.3性別的影響:國別分析
7.3.4對性別的影響的小結
7.4職業的影響
7.4.1職業在樣本中的分布
7.4.2職業對四個指數的影響
7.4.3職業的影響:國別分析
7.4.4對職業的影響的小結
7.5教育的影響
7.5.1受教育程度在樣本中的分布
7.5.2受教育程度對四個指數的影響
7.5.3受教育程度的影響:國別分析
7.5.4對受教育程度的影響的小結
7.6收入的影響
7.6.1個人年收入在樣本中的分布
7.6.2個人年收入對四個指數的影響
7.6.3個人年收入的影響:國別分析
7.6.4對個人年收入的影響的小結
7.7婚姻狀況的影響
7.7.1婚姻狀況在樣本中的分布
7.7.2婚姻狀況對四個指數的影響
7.7.3婚姻狀況的影響:國別分析
7.7.4對婚姻狀況的影響的小結
7.8綜合考慮人口因素的影響
7.8.1雙因素方差分析與多因素方差分析
7.8.2多元回歸分析
本章小結
第8章政策建議
8.1建議一:重點關注"吸引力"
8.2建議二:著力彌補短板--文化傳播
8.3建議三:重視商業傳播和文化產品傳播
8.4建議四:改進文化活動傳播方式
8.5建議五:重新規劃觀光旅游業
8.6建議六:重新思考中餐的作用
8.7建議七:重新思考孔子學院的作用
8.8建議八:慎重選擇中國文化使者
8.9建議九:提升文化自覺
8.10建議十:提高跨文化自覺
第9章結語
9.1本研究的主要發現
9.2本研究的主要局限
9.2.1數據來源帶來的局限
9.2.2研究方法帶來的局限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附錄與許倬云談文化軟實力
后記
中國文化軟實力有多大 作者簡介
劉瀾 ,文化和管理領域的思想者和寫作者,先后獲得北京大學學士(1992年)及碩士(1995年)、哈佛大學碩士(2002年)、北京大學博士(2015年)學位。劉瀾已出版的中文著作包括《領導力就是說對十句話》《領導力十律》《管理十律》《領導力沉思錄》等多部管理著作和文化隨筆《思想的郊區》。其英文著作Conversations on Leadership由知名出版公司Wiley出版。
- >
我與地壇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