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鋼結構課程實踐與創新能力訓練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7147522
- 條形碼:9787307147522 ; 978-7-307-1475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鋼結構課程實踐與創新能力訓練 本書特色
本書圍繞有效加強學生鋼結構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展開,全書共分7章,分別為:實踐與實踐能力訓練、創新與創新能力訓練、專業教室訓練——鋼結構施工詳圖設計、工學結合訓練——鋼構件制作訓練、場學結合訓練——鋼結構安裝訓練、實驗室訓練、創新能力訓練。
鋼結構課程實踐與創新能力訓練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有效加強學生鋼結構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展開。介紹了鋼結構施工詳圖設計基礎知識, 通過對輕型門式剛架結構和鋼框架結構詳圖設計進行詳細的案例分析。
鋼結構課程實踐與創新能力訓練 目錄
1.1實踐能力
1.1.1實踐及實踐能力的基本概念
1.1.2實踐能力內部結構
1.1.3實踐能力培養策略
1.2鋼結構實踐能力的內涵
1.2.1鋼結構工程師的特征
1.2.2鋼結構工程實踐能力的內涵
1.2.3影響學生鋼結構實踐能力培養的因素
1.3提高鋼結構實踐能力的途徑
1.3.1課堂教學
1.3.2實驗
1.3.3畢業設計、課程設計
1.3.4校內實踐基地
1.3.5校外實習基地
1.3.6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
1.3.7第二課堂
知識歸納
獨立思考
參考文獻
2創新與創新能力訓練
2.1創新能力
2.1.1創新及創新能力的基本概念
2.1.2創新能力的構成要素
2.2創新能力的內涵
2.2.1創新能力與實踐的關系
2.2.2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關系
2.2.3創新能力的本質
2.3創新能力培養策略
2.3.1主動實踐是創新能力培養的關鍵
2.3.2創新能力培養機制與模式
知識歸納
獨立思考
參考文獻
3專業課堂訓練——鋼結構施工詳圖設計
3.1鋼結構施工詳圖設計的基礎知識
3.1.1鋼結構施工詳圖構造設計與連接計算
3.1.2鋼結構施工詳圖的繪制
3.2鋼結構施工詳圖案例分析
3.2.1輕型門式剛架施工詳圖
3.2.2鋼框架施工詳圖
知識歸納
獨立思考
參考文獻
4工學結合訓練——鋼構件制作訓練
4.1鋼構件制作的基礎知識
4.1.1鋼結構零部件的加工
4.1.2典型鋼構件的工藝編制及制作流程
4.2鋼構件制作案例分析
4.2.1鋼結構門式剛架的制作
4.2.2鋼結構框架的制作
4.2.3鋼結構網架的制作
知識歸納
獨立思考
參考文獻
5場學結合訓練——鋼結構安裝訓練
5.1鋼結構安裝的基礎知識
5.1.1門式剛架安裝
5.1.2框架安裝
5.1.3網架安裝
5.2鋼結構安裝案例分析
5.2.1輕鋼門式剛架安裝
5.2.2多高層鋼框架安裝
5.2.3平板網架安裝
知識歸納
獨立思考
參考文獻
6實驗室訓練
6.1鋼結構實驗基本知識
6.1.1鋼結構基本原理實驗課程的目的
6.1.2實驗準備
6.1.3實驗報告
6.2軸心受壓桿件穩定實驗
6.2.1實驗目的
6.2.2實驗原理
6.2.3實驗設計
6.3簡支鋼桁架實驗
6.3.1實驗目的
6.3.2實驗內容
6.3.3試驗荷載圖式與測點布置
6.3.4實驗步驟
6.4高強度螺栓連接抗剪實驗
6.4.1實驗目的
6.4.2實驗原理
6.4.3實驗設計
6.5焊接工藝評定實驗
6.5.1實驗目的
6.5.2實驗原理
6.5.3實驗步驟與方法
6.5.4實驗結果的評價指標
6.5.5實驗數據的處理
知識歸納
獨立思考
參考文獻
7創新能力訓練
7.1全局布索預應力鋼框架
7.1.1問題提出及創新過程演示
7.1.2數值試驗可行性分析
7.1.3縮尺模型試驗驗證
7.2自適應結構體系
7.2.1自適應結構體系的概念
7.2.2工程實例
7.2.3自適應結構體系的形式
7.2.4自適應結構體系實驗驗證
7.2.5應用前景
7.3高層消能隔震結構
7.3.1問題提出及創新簡介
7.3.2高層隔震結構
7.3.3高層消能結構
7.4攀達拱
7.4.1攀達穹頂的概念
7.4.2模型仿制
7.4.3結構創新
7.5*小重強比加載模型
7.5.1審題
7.5.2結構選型
7.5.3模型設計
7.5.4模型制作材料
7.5.5模型制作及質量檢驗
7.6建筑信息模型化(bim)
7.6.1bim的基本概念
7.6.2bim的特點
7.6.3bim應用
7.6.4魯班bim
7.6.5仿真模型構建訓練
知識歸納
獨立思考
參考文獻
鋼結構課程實踐與創新能力訓練 作者簡介
董軍,南京工業大學結構工程教授。在武漢水利電力學院(現武漢大學)獲工學學士、碩士學位,同濟大學結構工程專業獲博士學位。長期從事結構分析與設計、新型鋼結構體系、結構抗震抗風及結構控制方面理論及工程應用研究,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桅桿結構非線性動力分析及混沌現象研究”等縱、橫項科研項目20余項,在《土木工程學報》、《建筑結構學報》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0余篇,參與完成的“高聳鋼結構設計理論研究及工程應用”獲1999年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000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擔任主譯的《冷成型鋼結構設計》(原第3版)一書獲由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等頒發的2003年度引進版科技優秀圖書獎。擔任土木工程學會高聳結構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土木建筑學會鋼結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基建優化研究會土建工程改造優化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及自然災害學報雜志編委等學術兼職。 唐伯鑒,1976年7月出生,江蘇興化人,工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作為主持或主要參加人員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項目2項。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其中EI檢索12篇。獲國家發明專利9項。完成專著1部,主編教材5部。主要科研方向:新型預應力鋼結構、鋼結構消能減振。現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江蘇省“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江蘇省土木建筑學會鋼結構委員會委員。 邵建華,1979年出生,工學博士,江蘇科技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作為主持人或主要參加人員完成科研項目10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項目2項。發表于核心期刊及以上級別刊物的學術論文30余篇,其中scI檢索1篇,EI檢索15篇。主要科研方向:新型鋼結構抗側力體系、結構抗震設計方法與抗震性能評估、大跨度空間鋼結構的施工仿真。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