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網絡與共生-濟南城市空間發展和多中心體系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162017
- 條形碼:9787112162017 ; 978-7-112-1620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網絡與共生-濟南城市空間發展和多中心體系研究 本書特色
王新文編著的《網絡與共生--濟南城市空間發展和多中心體系研究》作者從研究城市發展的表征和規律人手,提出未來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空間途徑——“ 共生機制”和“網絡結構”,并闡述了“共生城市”、 “網絡城市”理論在城市空間層面的應用。同時,基于對自然與人居環境的“和諧與共生”、“城市精明增長”等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思考,以理性的思維概括出共生網絡格局下濟南“三主、四次、多元共生”的公共中心網絡體系,指出未來城市空間發展的理想途徑是“多中心、網絡狀”空間結構,理想愿景是“山水泉城、和諧共生”。
網絡與共生-濟南城市空間發展和多中心體系研究 內容簡介
王新文編著的《網絡與共生--濟南城市空間發展和多中心體系研究》在“問題與命題”中,反思城市病及其成因,提出濟南空間發展的目標、愿景。在“理論與理念”中,通過對“共生城市”、“網絡城市”等理論,“綠色生態”、“創新智慧”、“緊湊精明”等理念,以及國內外城市實踐案例的解讀,提出濟南城市空間發展及體系優化模式。在“現實與演繹”中,通過對多中心空間布局現狀的分析,提出當前空間調整和多中心體系的優化策略,以及未來空間發展演繹和大濟南地區的空間構想。在“山水泉城、和諧共生”中,依照“確立中心—構建網絡—支撐完善”的邏輯思路,系統探討了多中心網絡體系的構建、運轉和共生問題。在“理想與行動”中,分析了共生網絡框架下濟南老城中心、奧體文博中心等七個一級中心和二級中心的發展重點和方向。
網絡與共生-濟南城市空間發展和多中心體系研究 目錄
前言**章 問題與命題 **節 直面“城市問題” 第二節 問診城市問題 第三節 破題:可持續發展是治療城市問題的良方 第四節 立意:對濟南空間發展的期待第二章 理論與理念 **節 理論基礎 第二節 理念更新 第三節 實證引介 第四節 濟南城市空間發展及體系優化模式選擇第三章 現實與演繹:濟南多中心空間布局現狀與規劃策略 **節 空間演變與多中心分布現狀 第二節 存在問題剖析及變革要求 第三節 當前空間發展調整和多中心體系優化策略 第四節 未來空間發展演繹和大濟南地區構想第四章 山水泉城、和諧共生:濟南公共中心網絡體系構建 **節 中心確立 第二節 網絡構建 第三節 支撐完善第五章 理想與行動:共生網絡框架下的濟南公共中心建設 **節 老城中心 第二節 奧體文博中心 第三節 西客站中心 第四節 濱河新區北湖中心 第五節 大學科技園中心 第六節 唐冶新區中心 第七節 新東站中心結語圖片來源參考文獻后記
網絡與共生-濟南城市空間發展和多中心體系研究 作者簡介
王新文,1968年1月出生,山東膠州人。先后獲得青島建筑工程學院(青島理工大學)工學學士、復旦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及經濟學博士學位.清華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博士后,美國伊利諾伊大學(UIUC)中國山東項目訪問學者。編著有《規劃泉城》、《濟南商埠區保護利用規劃研究》、《高鐵新城——京滬高鐵濟南西客站片區規劃研究與實踐》、《名家談規劃》等專著。長期從事城市規劃管理工作,曾任濟南市規劃局局長,現任濟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煙與鏡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