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慶歷史地圖集
-
>
飛虎隊隊員眼中的中國:昆明 四川 杭州 上海(明信片)
-
>
威尼斯書
-
>
一聽說那島上有貓,我就出發了:日本貓島旅行筆記
-
>
中國分省系列地圖冊:江蘇(2016年全新版)
-
>
生命的邊緣-站在珠穆朗瑪峰之巔
-
>
不一樣的云南
我的旅行方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941789
- 條形碼:9787533941789 ; 978-7-5339-4178-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的旅行方式 本書特色
“陳丹燕·旅行匯”系列書系是國內**套行走范圍*廣、時間跨度*長、旅行種類*多、旅行文體*新的旅行文學書系,《我的旅行方式》是該書系的第四本。 旅行的細節,有如一粒鉆石在不同割面閃爍出不同的光華那樣,散發出微觀強烈的多元性。而微觀似乎意味著從原點到目標的無數次出發,層層疊疊的可能性,時空倒錯的可能性。在晃晃悠悠、大把大把需要消磨的旅途時間里,鉆石開始閃光。
我的旅行方式 內容簡介
“陳丹燕·旅行匯”系列是一套國內目前行走范圍*廣、時間跨度*長、旅行種類*多、旅行文體*新的旅行文學書系。作者陳丹燕用她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感知帶領我們踏上尋找自我和世界、探知過去和未來的旅程。 《我的旅行方式》是該系列的第四本。注重旅行中的細節,就好似手握放大鏡來看世界,對細節的注目與體會,是決定你能否記住一次旅行的重要因素。因為這個因素,你甚至記住了整個世界。
我的旅行方式 目錄
**章:像帶著一架望遠鏡那樣去旅行
奧地利維也納——一尊雕像:飛的姿勢
英國倫敦——又一尊雕像:本分與心愿
中國江蘇省——一座棄屋:理想
中國西藏——一朵搖曳的燭光:愿你永在
泰國曼谷郊外——一條窄河:生活尤如幽暗的河道
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兩個老人:盛夏艷陽下
奧地利多瑙河上的克萊姆斯——一個黃昏:時間的容量
印度尼西亞巴厘島——一個背影:走向大海
奧地利維也納——一枚跌下的醋栗:糧食之愛
美國圣路易斯——一張塑料椅:周日下午兩點,單身者
新西蘭南島——一汪藍色:風景如畫的委屈
挪威斯瓦爾巴德群島——一片蠻荒:對曠野的親切感
挪威斯瓦爾巴德群島——一堆雪:北極藍
美國密蘇里州——一架花哨的自動音樂機:世界上*寂寞的地方
印度拉賈斯坦邦——一間宮殿:花格窗
美國愛荷華州—一處河岸:藍鈴花
澳大利亞中部——一塊遺落的車牌:維多利亞
第二章:如在顯微鏡下注視一枚單細胞那樣全神貫注地觀察
英國倫敦——一間展廳:宿命
英國倫敦——另一間展廳:尷尬
德國柏林——愛的大游行路過的一條街道:男人們
美國密西西比——一條蒸汽輪船:標桿兩處
德國柏林——舊宅院客廳里的一堵墻: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作家們
奧地利維也納——一行中文涂鴉:事關幸福
德國法蘭克福——一扇天窗:迷人的世界
奧地利瓦豪河谷——一具古舊的玻璃棺:穿盔甲的骷髏
馬來西亞檳城——一枚硬幣:回家
奧地利維也納——一間咖啡館:女人們
美國艾奧華州——一架帶紅色三角標記的黑馬車:執拗
中國云南省——一彎清流:宋朝的好山水
中國陜西省咸陽——一座古城:簫聲咽
中國云南省騰沖——一杯月光白:邊陲之垂
中國江蘇省高郵——一片竹園:陳從周的園子
馬來西亞檳城——一座長滿青苔的石墓:客死他鄉
馬來西亞吉隆坡——一張舊照片:離散者
太平洋上空——一對青年:機艙小記
第三章:在旅行中張開感官,恢復孩提時代的對一切感情的感應力,
甚至更細密
美國愛荷華——一支鋼琴曲:克拉科夫的亞當
美國愛荷華——兩只抒情的手指:馬祖卡
德國柏林——一雙藍眼睛:細節奔騰
澳大利亞悉尼——一個樓梯間:完美青春
愛爾蘭都柏林——一間酒吧:my dirty old town
德國柏林——一個輕軌站:維尼塔站
中國浙江省建德——一杯熱茶:陌上草熏
中國西藏拉薩——一聲藏獒的低吠:小巷
印度拉賈斯坦邦——一些水滴:淙淙,潺潺,洌洌
澳大利亞墨爾本——一片山坡:聽鳥兒唱歌,如dbl做過的那樣
德國柏林——一個亞麻色頭發的女子:偶爾留下的照片
美國緬因州——一個牲口棚:戀戀不舍的e·b·white
中國浙江——一碗蒸豆腐:父親留下的口味
美國愛荷華——一只110伏的新電飯煲:米香
英國北愛爾蘭——歐羅巴酒店的一間大堂:激蕩
德國波茲坦——一間書店:舊氣
中國浙江——一條古道:*靜
第四章:追隨你手心里的生命紋去旅行,找齊細紋之間的聯系,
便是找到自己
印度阿布山脈——一扇老窗:剎那相逢
馬來西亞吉隆坡——一杯醇厚柔和的白咖啡:父母的南洋
美國紐約——一個月臺:在紐約中央火車站8號月臺
泰國曼谷——一片金箔:佛像
英國倫敦——一個工業革命時代的著名小說人物:虛構之虛構
德國柏林——一個街角:一種令人惆悵的陽光
美國愛荷華——一根自卷的紙煙:山坡上的黃昏
澳大利亞中部——某日的南緯天空:白云
美國芝加哥——位于25b的大陸航空經濟艙座位:小慧與《同名人》
德國慕尼黑——一間黃色的街頭公共電話亭:電話線那端的世界
中國伊寧——一條河流:伊寧的契訶夫
太平洋上空——一扇舷窗:云
第五章:如在放大鏡下觀看一粒鉆石被切割那樣對待一次旅行
上海至北京——一聲汽笛:對遙遠之地的鄉愁
四川至云南—— jee,jee----e:綠皮車廂之間連接處的尖銳摩擦聲
北京至重慶——廣播員里的鼻音:如此,如此的中國
北京至重慶——耳朵嗡的一聲:五角星
重慶至昆明——語調:精神取向的標志
貴州至廣西——一片郁郁蔥蔥的甘蔗田:血緣之地
圖片集
一座城的細節:鐮倉
一張臉的細節:小亞細亞
一片葉子的細節:世界
第六章:微距的觀察總有一天會將細節的各種記憶涓滴成河,
使世界匯聚成有意義的整體
德國柏林——一把懸掛的水壺:常青
德國柏林——一塊照顧良好的墓地:花影
英國倫敦——一座墳墓:死得妥帖
法國巴黎——一座墓碑:青銅的五瓣玫瑰
法國巴黎——一扇長窗:燈影
德國柏林——一座宙斯神殿:柏林的臺階
土耳其貝爾加馬——一座宙斯神殿基座:貝爾加馬的臺階
印度烏代浦爾——一支筆:關于細密畫的旅途
法國巴黎——一扇長窗:安心路過
印度勝利堡——一塊石雕:坐看云起
澳大利亞墨爾本——一兜植物:澳大利亞草
土耳其伊弗所——一座山丘:馬利亞是怎么死的
結語中國上海——一塊銀幕:當細節涓滴成河
我的旅行方式 節選
《我的旅行方式(陳丹燕·旅行匯)》: 澳大利亞悉尼——一個樓梯間:完美青春 這是一間傳統精英女子高中的樓梯廳,兩側的樓梯扶手上有大大的哥特體燙金字,一邊寫著UP,另一邊寫著DOWN。課間學生轉換教室的幾分鐘里,穿深棕色羊毛背心和短裙的少女們抱著講義,魚貫地在這里經過,去到她們下一堂課的教室。此刻這里一派安靜,能聽到有柔和的聲音在朗讀,從光滑的長走廊里,依稀傳了過來。 這里保留著女中特殊的氣味,空氣中的微甜來自于女孩子新鮮的身體和口腔,微酸則來自于她們汗潮的脊背,腋窩,微臭一定是來自于她們的白色棉布短襪和球鞋深處,女中的女孩子們常常放肆地保留她們的體味,也許是因為她們不必在男孩子們面前偽裝淑女。那些新鮮的,容易出汗也容易變得通紅的身體,散發著植物般不知掩飾的自然氣味。到了成年,就會變得清淡了。 還有一些幻想的氣氛,來自于青春洶涌而至的心靈。一些陰郁的念頭,一些羞澀的念頭,一些狂亂的念頭,一些不能阻擋的恐懼和欣喜,像熱湯上的白煙一樣浮動在女孩子們留下的氣味之上,就像墻上女生們自己畫的小幅油畫,那蒼白的臉是因為心中有太多的激情。而嚴厲而保守的灰墻,就像社會精英的傳統對青春的壓迫。 當我已遠遠地離開了自己的青春,才發現被抑制的青春,其實*浪漫。如果這里沒有哥特體的金字,這里被噴滿了墻畫和青少年時代*喜歡的無厘頭詞語,浪漫的程度會大為減低。順著金字魚貫而行的女孩子們,像深夜醒著的小獸,眼睛在鐵灰色的背景下亮閃閃的。她們的身體的確跟隨金字溫順地上下,但她們的青春卻像地火一樣四處蔓延。如今我才明白,這樣才算得上是完美的青春。 印度拉賈斯坦邦——一些水滴:淙淙,潺潺,洌洌 很早以前,有個古印度的小國王,住在沙漠深處的宮殿里。因為正處在金銀寶石成河的古代絲綢之路上,所以他的宮殿里已應有盡有了。他那富麗堂皇的宮殿,隨著在駱駝上彈琴唱歌的詩人流傳到沙漠另一邊的阿拉伯大地,一直流傳到阿拉伯的深宮中,夜晚講了一千零一夜個故事的聰明公主,都用他的故事開頭:“傳說里,那個富有的印度王子。” 傳說中,他的宮殿里有*美麗的皇后,連莫臥兒皇帝在宮中的水池倒影里看到她一眼,都無法忘懷。 傳說中他的宮殿墻上裝飾著無數的細密畫,用藏紅花汁畫成的花朵永不褪色,那些細密畫之間鑲嵌著無數彩色寶石,還有無數水銀碎片。當夜晚到來,只要點起一根蠟燭,整個宮殿就會如*晴朗的夜空那樣,閃爍出無數細小明亮的光芒。 傳說他宮殿的天花板是用無數金片鑲嵌而成的云朵,用了八十千克的金子才完成。 有一天,我在土路上跋涉,經過了渥熱的戈壁,經過了塵土飛揚的山丘,終于到達他的要塞。我穿過紅砂石的要塞,經過已經磨得照的見影子的石子路,經過已經干涸了的水池和已經變黑了的涼亭來到后宮。 我看見,猛烈的陽光里有一扇藍色的小木門,里面是一間幽黯的小房間,墻上畫著紅藍相間的波紋。墻上有一個凹處,墻下有條用金條包著的細縫,旁邊還有一個金子做的旋鈕——國王的聽雨室。 當他想念水滴的聲音,宮中四處的噴泉也不能滿足他時,他就到這間小室里坐下,一個仆人將銀罐里的清水倒入墻壁上凹處里的水缸中,另一個仆人旋動旋鈕,按照他的喜好調整落水的聲音,有時他想聽急流的聲音,那便是淙淙。有時他喜歡細流的聲音,那便是潺潺。 原來對他來說,世上*美妙的聲音,就是流水的聲音。 這是印度大沙漠深處,從前的沙漠之舟,如今的拉賈斯坦邦,那里是渥熱干燥的大地,終年少雨。傳說中,要是那里下雨了,人們不是急著往家跑,而是急著往外跑,他們歡喜的眼淚合著天落水,在黝黑的臉上身上盡情流淌。 ……
我的旅行方式 作者簡介
陳丹燕從少年時代開始寫作。《上海的風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葉》《上海的紅顏遺事》被稱為“上海三部曲”,出版后立即稱為暢銷書。另著有長篇小說《魚和它的自行車》《慢船去中國》等。她的作品獲多種國際文學獎項。 陳丹燕是當代都市文化的代言人。她也是中國作家中第一個走出國門的背包客,1990年至今,旅行的地域很廣。她邊走邊寫20余年,這些文字是一位癡迷行走的作家呈現給讀者的真正的旅行文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