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崖畔回聲-我的故土情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725660
- 條形碼:9787511725660 ; 978-7-5117-256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崖畔回聲-我的故土情懷 本書特色
這是當年在延安插隊的北京知青,對人生、對歲月、對他們曾為之灑過青春汗水的黃土地所表達的真情禮贊。作為北京知青與延安叢書的第六卷,《崖畔回聲——我的故土情懷》中所收錄的作品,是盛開在中國知青文學園地里的奇葩,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書中的作者,有的是享譽文壇的著名作家;所收錄的作品,有的在當年曾被廣為傳誦。為了較為全面地展示黃土地知青文學的文化內涵和獨特風格,書中收錄的作品不僅時間跨度大,而且還保留了在特定歷史時期所創作的、具有那個時代語境的一些作品,這對研究黃土地知青文學提供了一個參考和研究的樣本。
崖畔回聲-我的故土情懷 內容簡介
本卷收錄的內容,既有當時非常有名的“理想之歌”,也有史鐵生、葉延濱等著名作家對知青生活的感悟。是一代人成長經歷的體現,也折射了一個時代的精神之光。
崖畔回聲-我的故土情懷 目錄
理想之歌 北大七二級集體創作
嗩吶聲聲(組詩) 梅紹靜
干媽 葉延濱
共和國會記得——觀《知青畫展》有感 天山月
獻詞——為紀念北京知青赴延插隊四十周年而作 朱 凌
彼岸的鄉愁 邢 澤
祝福 董 瑜
知青林之歌 中 平
昔日的歌謠 (石山仁)
小小石桌旁 王 火
鞋 白 明
千里之外有媽媽 邵 新
我們戰斗在延河畔 邵 新 樹 民
當了一輩子延安人 賈安慶
說起咱隊的攔羊娃 林 巖
照張照片捎回家 延水波
延安路上 吳北玲
夜揚場 麻炎華
插隊俚曲 張鐵良
插隊詞 雷思晉
雜詩四首 劉立山
延安窯洞住上了北京娃 張 郁
散文三篇 史鐵生
自由的土地 陶 正
初戀祭 邢 儀
激情燃燒的離別 田 豐
哭老劉 問老曹 高紅十
我的“延川老鄉” 厚 夫
又見三漢 羅點點
我的農民師傅 李 華
海米先生 沈小蘭
家 王寅生
心在高原 孫燕君
南義溝記事 孟和平
饑來驅我 王曉輝
一只箱子 蘆 村
回村 劉蘊秋
濁酒一杯說蘗醴(外一篇) 王克明
插隊散記 張樹人
我當“傘頭” 溫東方
棗紅馬 馬平安
賣瓜記趣 王曉建
甘泉 道鎮 洛河 趙 超
掏小蒜 徐 楹
接生記 公孫雨
我的青春誰做主 汪 起
雨(外一篇) 張鐵良
神奇的土地精神的沃壤——淺談陜北地域及歷史文化對北京知青精神的滋養 志清
延安插隊的北京知青成長之路探析 同 剛
知青文化思辯 陳立勝
淺談知青文化中的地域文化元素 二 河
老知青與大學生“村官” 老 周
由“知青文化研究”說開去 袁福堂
后記
總后記
崖畔回聲-我的故土情懷 作者簡介
20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從首都北京,先后有近28000名知識青年來延安插隊落戶。為了真實記錄北京知青與延安人民共同經歷的崢嶸歲月,延安市委決定編撰北京知青與延安系列叢書,并成立了北京知青與延安叢書編委會。編委會從征集資料、組織編撰到籌措資金、出版發行,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叢書的出版發行,對于記錄、感懷知青歲月,留存、珍藏歷史資料意義重大。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與地壇
- >
莉莉和章魚
- >
唐代進士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