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Pro/ENGINEER Wildfire 5.0中文版實用教程-(附光盤)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224118
- 條形碼:9787122224118 ; 978-7-122-2241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Pro/ENGINEER Wildfire 5.0中文版實用教程-(附光盤)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pro/engineerwildfire5.0簡介及基本操作,參數化草繪繪制,特征分類與基準特征,基礎特征的創建,工程特征的創建,其他常用特征的創建,特征操作,高級掃描特征創建,基本曲面特征創建與編輯,創建參數化模型,創建組件,二維工程圖,實體造型綜合實例。 本書還附帶光盤,光盤內容包括每章使用的范例源文件、范例結果文件以及每章的練習題源文件和結果文件。 本書適合高等學校機電類學生以及從事產品開發設計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使用。
Pro/ENGINEER Wildfire 5.0中文版實用教程-(附光盤)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具有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曾經出版的《autocad2007中文版基礎教程》和《pro/engineer wildfire 4.0中文版教程》都受到了極大的好評,被很多高校采用作為教材。對于工程技術人員來說也是一本很好的學習工具書。
Pro/ENGINEER Wildfire 5.0中文版實用教程-(附光盤) 目錄
第1章 pro/engineer wildfire 5.0簡介及基本操作
1.1 pro/engineer wildfire 5.0簡介
1.1.1 pro/engineer的產生和發展
1.1.2 pro/engineer wildfire 5.0的新特點
1.1.3 pro/engineer的核心設計思想
1.2 pro/engineer wildfire 5.0中文版的用戶界面
1.2.1 啟動pro/engineer
1.2.2 設置工作目錄
1.2.3 模型樹簡介
1.2.4 新建圖形文件
1.2.5 打開圖形文件
1.2.6 存儲圖形文件及版本
1.2.7 保存文件的副本
1.2.8 從內存中刪除當前對象
1.2.9 刪除文件的舊版本和所有版本
1.2.10 關閉窗口
1.2.11 退出系統
1.3 用戶界面的定制
1.3.1 定制工具欄
1.3.2 在工具欄中添加或刪除圖形按鈕
1.3.3 設置導航選項卡
1.3.4 配置瀏覽器窗口
1.3.5 配置其他選項
1.4 視圖操作
1.4.1 重繪當前視圖
1.4.2 著色和增強的真實感
1.4.3 方向
1.4.4 可見性
1.4.5 顯示設置
1.4.6 模型顏色的設置
1.5 pro/engineer wildfire中鼠標的用法
1.5.1 pro/engineer wildfire 5.0使用鼠標介紹
1.5.2 視圖的移動、縮放和旋轉
1.6 pro/engineer wildfire 5.0的運行環境
1.7 pro/engineer wildfire 5.0簡體中文版的安裝
1.7.1 環境變量的設置
1.7.2 pro/engineer wildfire 5.0簡體中文版的安裝
1.8 系統配置文件的設置
1.8.1 pro/engineer啟動時讀取配置文件的方式
1.8.2 "config.pro"配置文件的選項
1.8.3 設置"config.pro"選項
1.8.4 設置"config.win"選項
1.9 pro/engineer wildfire 5.0讀取其他軟件文件
1.9.1 pro/engineer讀取autocad文件
1.9.2 pro/engineer讀取unigraphics文件
1.10 pro/engineer和iges、step、stl之間的轉換
1.11 pro/engineer的常用功能模塊
1.12 對象選擇
1.13 創建簡單的零件模型
總結與回顧
思考與練習題
第2章 參數化草繪繪制
2.1 草繪工作環境
2.1.1 進入草繪模式
2.1.2 設置草繪器的優先選項
2.1.3 常用圖形工具按鈕
2.2 基本幾何圖元的繪制
2.2.1 繪制點和參照坐標系
2.2.2 繪制直線
2.2.3 繪制矩形
2.2.4 繪制圓弧
2.2.5 繪制圓
2.2.6 繪制圓角
2.2.7 繪制倒角
2.2.8 繪制文本
2.2.9 繪制樣條曲線
2.2.10 使用實體的邊和偏移實體的邊創建圖元
2.2.11 調色板
2.3 編輯幾何圖元
2.3.1 選取幾何圖元
2.3.2 修剪幾何圖元
2.3.3 幾何圖元的復制
2.3.4 幾何圖元的鏡像
2.3.5 幾何圖元的移動和調整大小
2.4 尺寸標注
2.4.1 標注線性尺寸
2.4.2 標注直徑尺寸
2.4.3 標注半徑尺寸
2.4.4 標注角度尺寸
2.4.5 標注樣條曲線尺寸
2.4.6 對稱標注
2.4.7 其他尺寸標注
2.5 圖元尺寸操作
2.5.1 尺寸修改
2.5.2 尺寸強化
2.5.3 尺寸的鎖定
2.5.4 尺寸的刪除
2.6 幾何約束
2.6.1 幾何約束類型
2.6.2 取消約束條件
2.6.3 解決過度約束
2.7 草繪器診斷工具
2.8 草繪繪制技巧
2.9 草繪創建實例
總結與回顧
思考與練習題
第3章 特征分類與基準特征
3.1 三維特征的分類
3.1.1 基準特征
3.1.2 基礎特征
3.1.3 工程特征
3.2 基準特征
3.2.1 設置基準特征的顯示狀態
3.2.2 修改基準特征的名稱
3.2.3 基準平面的創建
3.2.4 基準軸的創建
3.2.5 基準曲線的創建
3.2.6 基準點的創建
3.2.7 坐標系的創建
3.2.8 基準圖形的創建
3.3 創建和修改基準特征操作實例
3.3.1 在模型中創建基準點
3.3.2 在模型中創建基準軸
3.3.3 在模型中創建基準平面
3.3.4 在模型中創建基準圖形
3.3.5 基準特征的修改
3.4 零件建模的設置
3.4.1 模板的設置
3.4.2 單位設置
總結與回顧
思考與練習題
第4章 基礎特征的創建
4.1 拉伸特征
4.1.1 拉伸工具操作控制面板
4.1.2 拉伸特征類型
4.1.3 拉伸的深度設置
4.1.4 拉伸特征的應用
4.2 旋轉特征
4.2.1 旋轉工具操作控制面板
4.2.2 旋轉特征類型
4.2.3 旋轉角度的設置
4.2.4 旋轉特征的應用
4.3 掃描特征
4.3.1 掃描實體特征的基本操作
4.3.2 掃描特征的操作實例
4.4 混合特征
4.4.1 平行混合特征
4.4.2 旋轉混合特征
4.4.3 一般混合特征
4.5 混合特征操作實例
4.5.1 混合特征操作實例
4.5.2 起始點的應用實例(銑刀)
4.5.3 浴盆實體建模
4.6 特征的編輯與修改
4.6.1 修改特征屬性
4.6.2 修改特征父子關系
4.6.3 重定義特征
總結與回顧
思考與練習題
第5章 工程特征的創建
5.1 孔特征
5.1.1 孔特征創建步驟
5.1.2 孔特征操作實例
5.2 倒圓角特征
5.2.1 倒圓角工具簡介
5.2.2 倒圓角的操作實例
5.3 倒角特征
5.3.1 倒角工具簡介
5.3.2 倒角操作實例
5.4 抽殼特征
5.4.1 抽殼工具簡介
5.4.2 抽殼操作實例
5.5 筋特征
5.5.1 筋特征創建步驟
5.5.2 筋特征操作實例
5.6 拔模特征
5.6.1 拔模特征創建步驟
5.6.2 基本拔模特征創建
5.6.3 可變拔模特征創建
5.6.4 拔模特征操作實例
總結與回顧
思考與練習題
第6章 其他常用特征的創建
6.1 管道
6.2 剖面
6.3 凹槽
6.4 半徑圓頂
6.5 環形折彎
總結與回顧
思考與練習題
第7章 特征操作
7.1 特征復制
7.1.1 復制特征菜單命令
7.1.2 以新參照方式創建復制特征
7.1.3 以相同參考方式創建復制特征
7.1.4 以鏡像方式復制特征
7.1.5 以移動方式復制特征
7.2 陣列特征
7.2.1 特征陣列操控板
7.2.2 尺寸陣列
7.2.3 方向陣列
7.2.4 軸陣列
7.2.5 填充陣列
7.2.6 表陣列
7.2.7 參照陣列
7.3 鏡像
7.3.1 特征鏡像
7.3.2 鏡像操作實例
7.4 特征修改
7.4.1 特征編輯與編輯定義
7.4.2 編輯特征參照
7.4.3 改變模型尺寸比例
7.5 重排特征順序
7.6 插入特征
7.7 刪除特征
7.7.1 特征之間的父子關系
7.7.2 特征的刪除方法
7.8 特征組
7.9 模型的可見性控制
7.9.1 隱藏對象
7.9.2 隱含對象
7.10 特征再生失敗及處理
7.10.1 特征再生失敗的原因
7.10.2 特征失敗診斷及解決
總結與回顧
思考與練習題
第8章 高級掃描特征創建
8.1 可變截面掃描特征
8.1.1 可變截面掃描工具
8.1.2 trajpar參數和關系式的應用
8.1.3 創建可變截面掃描特征
8.1.4 創建恒定剖面掃描特征
8.2 螺旋掃描特征
8.2.1 創建螺旋掃描的方法
8.2.2 創建螺旋掃描特征
8.3 掃描混合特征
8.3.1 創建掃描混合特征的方法
8.3.2 創建掃描混合特征
總結與回顧
思考與練習題
第9章 基本曲面特征創建與編輯
9.1 基本曲面特征創建
9.1.1 拉伸曲面
9.1.2 旋轉曲面
9.1.3 掃描曲面
9.1.4 螺旋掃描曲面
9.1.5 混合曲面
9.1.6 掃描混合曲面
9.1.7 邊界混合曲面
9.1.8 可變剖面掃描曲面
9.2 曲面編輯
9.2.1 偏移曲面
9.2.2 移動曲面
9.2.3 修剪曲面
9.2.4 鏡像曲面
9.2.5 復制曲面
9.2.6 延伸曲面
9.2.7 合并曲面
9.3 曲面建模操作實例
9.3.1 洗發水瓶曲面造型
9.3.2 心形曲面造型
9.3.3 花瓶曲面造型
總結與回顧
思考與練習題
第10章 創建參數化模型
10.1 參數
10.1.1 參數概述
10.1.2 參數的設置
10.1.3 參數和模型尺寸的關聯
10.2 參數化建模操作實例
總結與回顧
思考與練習題
第11章 創建組件(裝配體)
11.1 pro/e組件(裝配)基礎
11.1.1 進入組件(裝配)環境
11.1.2 元件裝配的基本步驟和流程
11.1.3 添加新元件
11.2 裝配約束
11.2.1 裝配約束類型
11.2.2 陣列
11.2.3 封裝元件
11.2.4 干涉檢查
11.3 裝配體操作實例
11.4 爆炸圖
11.4.1 自定義爆炸圖
11.4.2 爆炸圖的保存
總結與回顧
思考與練習題
第12章 二維工程圖
12.1 工程圖模塊簡介
12.1.1 圖紙格式的設置
12.1.2 工程圖模塊的工作環境
12.2 創建工程視圖
12.2.1 使用模板創建視圖
12.2.2 創建一般視圖
12.2.3 創建投影視圖
12.2.4 創建詳細視圖
12.2.5 創建輔助視圖
12.2.6 創建旋轉視圖
12.2.7 創建其他視圖
12.3 視圖調整
12.3.1 移動視圖
12.3.2 刪除和拭除
12.3.3 指定視圖比例
12.3.4 修改剖面線
12.4 標注尺寸
12.4.1 顯示及拭除尺寸
12.4.2 手動標注
12.4.3 公差標注
12.4.4 尺寸的調整
12.4.5 創建注釋文本(注解)
12.5 工程圖創建實例
總結與回顧
思考與練習題
第13章 實體造型綜合實例
13.1 減速器上箱體設計
13.1.1 減速器上箱體的創建過程
13.1.2 減速器上箱體的創建步驟
13.2 煙灰缸設計
13.2.1 煙灰缸模型的創建過程
13.2.2 煙灰缸模型的創建步驟
總結與回顧
思考與練習題
參考文獻
Pro/ENGINEER Wildfire 5.0中文版實用教程-(附光盤) 作者簡介
孫小撈,洛陽理工學院機械電子工程系主任、教授、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三維造型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和數控技術等課程的教學工作!叭珖S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特邀技術專家。 發表中文核心論文12篇,其中被SCI、EI收錄4篇。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2項,主編規劃教材5部。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