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榮寶齋畫譜古代部分二十四 清 李鱓 繪 花鳥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304463
- 條形碼:9787500304463 ; 978-7-5003-044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榮寶齋畫譜古代部分二十四 清 李鱓 繪 花鳥 本書特色
李鱔(一六八六——一七六二),字宗揚,號復堂,別號懊道人、墨磨人、木頭老子、苦李、藤薜大夫等,揚州興化縣人。康熙五十年(一七一一年)中舉,康熙五十二年他來到北京,以詩畫名動公卿,并于當年九月出古北口來到熱河承德行宮向康熙帝獻詩畫。康熙見他能詩善畫,就命他在南書房行走、學畫,后供奉內庭。
李鱔的書法,早年在法唐宋名家,多用橫平豎直的楷書書寫,中晚后,才從顏真卿、柳公權、碑版和篆隸書法中汲收營養,形成古樸勁健的藝術風格。這種書風,這種書風,即有顏、柳、碑版、篆隸質樸雄強之勢,又有草書縱逸跌宕之姿,堪稱一絕。
李鱔的晚年,約六十歲以后,由于年老體衰,畫風由放縱變為頹唐,筆墨過于草率放縱,缺少骨力,故有的學者認為是李鱔畫衰敗期,雖不十分確切,卻也有一定的道理。李鱔的書畫藝術成就,有高深的藝術造詣,評論史家說他的畫與金農齊名。他工詩文,尤以花卉、花鳥畫成就*高。他的花卉突破了舊有傳統花鳥畫題材內容的局限。
總之,他的花卉、鳥蟲、山水畫,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破格創新,形成了清新、活潑、淋趣酣暢的藝術風格。畫不足而題足,畫無聲而詩聲之,互相為用,開后人無數法門。
榮寶齋畫譜古代部分二十四 清 李鱓 繪 花鳥 內容簡介
李鱔(一六八六——一七六二),字宗揚,號復堂,別號懊道人、墨磨人、木頭老子、苦李、藤薜大夫等,揚州興化縣人。康熙五十年(一七一一年)中舉,康熙五十二年他來到北京,以詩畫名動公卿,并于當年九月出古北口來到熱河承德行宮向康熙帝獻詩畫。康熙見他能詩善畫,就命他在南書房行走、學畫,后供奉內庭。李鱔的書法,早年在法唐宋名家,多用橫平豎直的楷書書寫,中晚后,才從顏真卿、柳公權、碑版和篆隸書法中汲收營養,形成古樸勁健的藝術風格。這種書風,這種書風,即有顏、柳、碑版、篆隸質樸雄強之勢,又有草書縱逸跌宕之姿,堪稱一絕。李鱔的晚年,約六十歲以后,由于年老體衰,畫風由放縱變為頹唐,筆墨過于草率放縱,缺少骨力,故有的學者認為是李鱔畫衰敗期,雖不十分確切,卻也有一定的道理。李鱔的書畫藝術成就,有高深的藝術造詣,評論史家說他的畫與金農齊名。他工詩文,尤以花卉、花鳥畫成就*高。他的花卉突破了舊有傳統花鳥畫題材內容的局限。總之,他的花卉、鳥蟲、山水畫,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破格創新,形成了清新、活潑、淋趣酣暢的藝術風格。畫不足而題足,畫無聲而詩聲之,互相為用,開后人無數法門。
榮寶齋畫譜古代部分二十四 清 李鱓 繪 花鳥 目錄
花鳥冊之一——之十二
萱花
花鳥冊之一——之十
雄雞圖
加官圖 芍藥小雀圖
牡丹蒼松圖
花卉圖
花卉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二體千字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桂徵芍藥作品選
¥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