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壯心集-項海帆論文集2000-2014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857145
- 條形碼:9787560857145 ; 978-7-5608-5714-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壯心集-項海帆論文集2000-2014 本書特色
《壯心集——項海帆論文集(2000—2014)》通過“思考與回眸篇”、“關注與進展篇”、“綜述與展望篇”、“序言與書評篇”、“前言與后記篇”和“懷念篇”共6大部分、80篇文章,系統地匯集了項海帆院士在2000—2014年間的學術論文,為他人著作所作的序言與書評、前言與后記,以及懷念文章,既對中國土木工程學科橋梁工程學科的歷史進程進行了全面回顧,又對學科及工程界的戰略發展技術重點進行了系統思考總結和展望,全面反映了項院士近些年來在學術領域的活躍思想、真知灼見,著述領域對他人的提攜,以及對前輩的追憶,對工程界人士具有很好的啟迪意義。
壯心集-項海帆論文集2000-2014 內容簡介
《壯心集——項海帆論文集(2000—2014)》通過“思考與回眸篇”、“關注與進展篇”、“綜述與展望篇”、“序言與書評篇”、“前言與后記篇”和“懷念篇”共6大部分、80篇文章,系統地匯集了項海帆院士在2000—2014年間的學術論文,為他人著作所作的序言與書評、前言與后記,以及懷念文章,既對中國土木工程學科橋梁工程學科的歷史進程進行了全面回顧,又對學科及工程界的戰略發展技術重點進行了系統思考總結和展望,全面反映了項院士近些年來在學術領域的活躍思想、真知灼見,著述領域對他人的提攜,以及對前輩的追憶,對工程界人士具有很好的啟迪意義。
壯心集-項海帆論文集2000-2014 目錄
思考與回眸篇
中國土木工程學科的發展戰略
中國橋梁科技發展戰略思考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科的90年歷程(1914-2004)
“橋梁大國”距離“橋梁強國”有多遠
長江水道通航等級及橋梁跨度之我見
情系同濟56年
乘風揚帆30年——“科學的春天"30年回望
現代橋梁工程60年
中國大橋自主建設50周年(1958-2008)回望
對“自錨式懸索橋”熱的一點反思
對中國橋梁經濟性問題的反思
對跨海工程建設中“橋隧之爭”的思考
對臺灣海峽工程橋梁方案的初步思考
關于中國橋梁界追求“之*”和“**”的反思
中國科技創新的障礙
跨海工程中橋梁與隧道的優缺點分析
關于“國際化思想”的思考
關注與進展篇
“沿海高等級公路(同三線)的跨海工程建設”研究報告
大型復雜結構工程應用基礎研究的新進展
精簡投標文件,加強創新理念
上海世博與交通
改革工程教育,培育創新人才
橋梁美學設計
中國橋梁的耐久性問題
再談橋梁自主創新的強國之路
對中國橋梁工程質量問題的再提醒
專業公司分包的工業化橋梁施工——記30年前參觀德國一個僅7個人的工地
中國橋梁自主建設的成功之路——兼談我國橋梁建設中的一些問題
中國懸索橋的夢想、熱潮和誤區
中國內河通航標準之間
韓國橋梁科技的躍進——2012年國際橋協首爾大會的警示
綜述與展望篇
21世紀世界橋梁工程的展望
china major bridge projects facing 21st century
進入21世紀的橋梁風工程研究
aerodynamic challenges in span length of suspension bridges
橋梁風工程研究的未來
the state-of-the-art on long-span bridge aerodynamics in china
現代橋梁抗風理論及其應用
橋梁工程學科的現狀及前沿發展方向
中國橋梁產業的現狀及其發展之路
世界大橋的未來趨勢——2011年國際橋協倫敦會議的啟示
21世紀中國橋梁的發展之路——中國距離橋梁強國還有多遠?
序言與書評篇
《橋梁結構分析及程序系統》序
《分段施工橋梁分析與控制》序
《橋梁預應力混凝土技術及設計原理》序
《組合結構橋梁》序
《蘇州橋》序言
《歐美橋梁設計思想》序
天津橋梁博物館序
《跨海大橋設計與施工——東海大橋》序
《橋梁體外預應力設計技術》序
發現提出問題,對比移植借鑒
從橋梁大國走向橋梁強國——寫在《中國橋梁史綱》出版前后
《大跨度懸索橋抗風》序
《斜拉橋》書評
《鋼桁梁橋評定與加固——理論、方法和實踐》序
《美國舊金山新海灣大橋鋼結構制造技術》序
《橋梁結構體系》序
forword of wind effects on cable-supported bridges
《大跨度拱式橋抗風》序
《工程結構透視》序
《鋼橋》序言
前言與后記篇
《土木工程發展簡史》引言
《現代橋梁抗風理論與實踐》前言
《土木工程學科前沿綜述》前言
《土木工程概論》前言
《中國橋梁史綱》前言
《中國橋梁史綱》后記
《橋梁概念設計》前言
《高等橋梁結構理論》新版前言
《國際結構工程(sei)》前言
《中國橋梁史綱》新版前言
《中國橋梁(2003—2013)》前言
乘改革春風——再耕耘
懷念篇
深切懷念李國豪教授(1913-2005)
in deep memor’y of professor’li guohao
寒冬臘月之后,又是明媚春光
李國豪傳
深切懷念周念先老師
在恩師精神的激勵下繼續前行
后記:我的科教生涯
壯心集-項海帆論文集2000-2014 作者簡介
項海帆,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榮譽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土木工程學院顧問院長,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名譽主任,同濟大學土木工程高等研究院學術指導委員會主任;現任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會(IABSE)資深會員和名譽會員(2001-2009年曾任IABs E副主席),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梁與結構工程分會理事長,中國風工程學會首席顧問。1955年畢業于同濟大學橋梁與隧道專業本科,1958年畢業于同濟大學橋梁專業研究生,長期從事橋梁工程的教學與科研,是我國大跨度橋梁抗風研究的開拓者和我國風工程學科的主要學術帶頭人。在橋梁顫振與抖振分析、橋梁風致振動與控制及大跨橋梁抗風設計等方面取得了許多研究成果,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8年獲得國際橋協頒發的Anton Tedesko獎,2010年獲得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ASCE)風工程與結構動力學獎(R。H。ScanlanMedal),確立了中國橋梁及其抗風研究在國際橋梁工程和風工程界的地位。2012年獲得國際橋協頒發的國際結構工程功績(終身成就)獎(International Award of Metit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經典常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