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信號與系統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411471
- 條形碼:9787030411471 ; 978-7-03-041147-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信號與系統 本書特色
《信號與系統》共分七章來講解:**章信號和系統的基本概念,第二章信號和系統的時域分析法,第三章連續周期信號的傅里葉級數分析法第四章連續信號和系統的傅里葉變換分析法第五章連續信號和系統的復頻域分析法第六章離散信號和系統的zt分析法第七章離散信號和系統的fzt分析法。
信號與系統 內容簡介
《信號與系統》可作為電子信息、通信、自動控制、電氣工程、計算機等專業"信號與系統"課程的本科教材,也可供從事相關領域工作的教師、科技工作者自學參考使用,并可作為相關專業"信號與系統"課程的研究生入學考試參考書。
信號與系統 目錄
第1章 信號與系統基本概述
1.1 信號
1.1.1 信號的定義
1.1.2 信號的數學描述
1.1.3 信號的分類
1.2 常用信號
1.2.1 常用連續信號
1.2.2 常用離散信號
1.3 信號的基本運算
1.3.1 連續信號的微分和積分
1.3.2 信號的時移
1.3.3 離散信號的差分和累加
1.3.4 反轉變換
1.3.5 尺度變換
1.3.6 信號的周期化
1.3.7 信號的奇偶分解
1.4 系統的基本概念
1.4.1 系統的定義
1.4.2 系統的數學模型
1.4.3 系統的響應
1.4.4 系統的互聯
1.5 系統的分類
1.5.1 記憶系統和無記憶系統
1.5.2 可逆系統和不可逆系統
1.5.3 因果系統和非因果系統
1.5.4 穩定系統和不穩定系統
1.5.5 時變系統和時不變系統
1.5.6 線性系統和非線性系統
1.6 關于本書內容和學習方法簡介
1.6.1 本書研究的系統對象
1.6.2 學習主要內容
1.6.3 學習方法
習題
第2章 線性時不變系統的時域分析
2.1 沖激序列和階躍序列
2.1.1 單位數字沖激序列
2.1.2 單位階躍序列
2.2 連續的階躍信號和沖激信號
2.2.1 單位階躍信號
2.2.2 單位沖激信號
2.2.3 б(t)的性質
2.3 線性時不變系統的零輸入響應
2.3.1 連續lti系統的零輸入響應
2.3.2 離散lti系統的零輸入響應
2.4 卷和和卷積積分
2.4.1 卷和的定義
2.4.2 卷積積分的定義
2.4.3 卷積積分與卷積和的性質
2.5 lti系統的零狀態響應
2.5.1 單位沖激響應
2.5.2 離散lti系統的零狀態響應
2.5.3 連續lti系統的零狀態響應
2.6 卷和的時域計算
2.6.1 卷和的兩個重要公式
2.6.2 卷和的時域計算方法
2.7 卷積的時域計算
2.7.1 卷積積分的兩個重要公式
2.7.2 卷積的計算方法
2.8 系統特性和單位沖激響應之間的關系
2.8.1 記憶性對單位沖激響應的要求
2.8.2 可逆性對單位沖激響應的要求
2.8.3 因果性對單位沖激響應的要求
2.8.4 穩定性對單位沖激響應的要求
2.8.5 lti系統的單位階躍響應和單位沖激響應的關系
2.8.6 系統的串聯和并聯對單位沖激響應的影響
2.9 離散系統的時域分析法
2.10 連續系統的時域分析法
習題
第3章 連續周期信號的傅里葉級數分析
3.1 變換域分析概述
3.2 完備正交信號集合
3.2.1 矢量的正交
3.2.2 信號(函數)的正交
3.2.3 正交信號集合
3.2.4 完備正交信號函數集合
3.2.5 周期信號的分解
3.3 連續周期信號的兩種傅里葉級數
3.3.1 指數形式的傅里葉級數
3.3.2 周期信號的頻譜
3.3.3 三角形式傅里葉級數
3.3.4 兩個重要的周期信號的傅里葉級數
3.3.5 連續周期信號頻譜的特點
3.3.6 連續周期信號的帶寬
3.4 連續時間傅里葉級數的收斂性
3.4.1 傅里葉級數是對信號的*佳近似
3.4.2 傅里葉級數的收斂性
3.4.3 gibbs現象
3.5 連續時間傅里葉級數的性質
3.6 連續周期信號的傅里葉級數的計算
3.6.1 根據定義計算
3.6.2 利用常用信號的傅里葉級數公式和性質來計算
3.6.3 微分沖激法
3.7 連續周期信號通過lti系統的傅里葉級數分析法
習題
第4章 連續時間信號和系統的頻域分析
4.1 傅里葉正反變換的定義
4.1.1 從傅里葉級數推廣到傅里葉變換
4.1.2 頻譜密度
4.1.3 傅里葉變換的收斂性
4.2 常用信號的傅里葉變換
4.2.1 常用信號的傅里葉變換
4.2.2 周期信號的傅里葉變換
4.2.3 傅里葉變換和傅里葉級數的關系
4.2.4 信號的帶寬
4.3 連續時間傅里葉變換的性質
4.4 傅里葉變換的計算
4.4.1 傅里葉正變換計算
4.4.2 傅里葉反變換計算
4.4.3 傅里葉變換用于卷積積分的計算
4.5 連續系統頻域分析方法
4.5.1 系統頻率分析的理論基礎
4.5.2 系統的頻率特性的定義
4.5.3 系統頻率特性函數以及單位沖激響應的計算方法
4.5.4 系統的頻率特性曲線
4.5.5 lti系統的頻域分析法步驟
4.5.6 系統頻域分析法舉例
4.6 無失真傳輸系統和理想低通濾波器
4.6.1 無失真傳輸系統
4.6.2 理想低通濾波器
4.7 調制解調技術概述
4.7.1 調制
4.7.2 解調
4.8 采樣及采樣定理
4.8.1 采樣的定義
4.8.2 低通型理想的時域采樣定理
4.8.3 零階保持采樣
4.8.4 理想內插
4.8.5 頻域采樣
4.9 傅里葉變換在其他學科中的應用
習題
第5章 連續時間信號和系統的復頻域分析
5.1 拉普拉斯正變換的定義
5.1.1 從傅里葉變換推廣到雙邊拉普拉斯變換
5.1.2 單邊拉普拉斯變換的定義
5.2 拉普拉斯變換的收斂域
5.2.1 拉普拉斯變換的存在性
5.2.2 拉普拉斯變換的收斂域
5.2.3 拉普拉斯變換收斂域的特點
5.3 常用信號的lt對
5.4 拉普拉斯反變換
5.4.1 拉普拉斯反變換的定義
5.4.2 拉普拉斯反變換的物理含義
5.5 雙邊拉普拉斯變換的性質
5.6 單邊lt單獨滿足的性質
5.7 拉氏變換的計算
5.7.1 拉氏正變換的計算
5.7.2 拉氏反變換的計笪
5.8 連續系統復頻域分析法
5.8.1 理論基礎
5.8.2 系統函數
5.8.3 系統特點和系統函數收斂域之間的關系
5.8.4 系統復頻域分析舉例
5.9 方框圖及梅森公式
5.9.1 方框圖
5.9.2 信號流程圖
5.9.3 梅森公式
5.9.4 利用梅森公式計算傳遞函數
5.9.5 利用梅森公式對連續系統的模擬
5.10 系統穩定性及r-h準則
5.10.1 系統穩定的定義
5.10.2 勞斯-霍爾維茨準則
習題
第6章 離散信號和系統的z域分析
6.1 z正變換的定義
6.1.1 雙邊z變換的定義
6.1.2 單邊z變換的定義
6.1.3 z反變換
6.2 z變換的收斂域
6.2.1 z變換收斂域的定義
6.2.2 zt收斂域的特點
6.2.3 zt和lt的關系
6.3 常用z變換的公式
6.4 雙邊z變換的性質
6.5 單邊z變換的性質
6.5.1 單邊z變換的時移特性
6.5.2 初值和終值定理
6.6 z正變換及z反變換的計算
6.6.1 z正變換的計算
6.6.2 z反變換的計算
6.7 離散系統的z域分析
6.7.1 理論基礎
6.7.2 離散系統的傳遞函數或轉移函數
6.7.3 離散系統特點與h(z)收斂域的關系
6.7.4 離散系統z域分析舉例
6.8 離散系統的模擬
6.8.1 基本互聯的系統函數
6.8.2 復雜離散系統傳遞函數的計算
6.8.3 離散lti系統的模擬
習題
第7章 離散信號和系統的頻域分析
7.1 離散時間周期信號的傅里葉級數
7.1.1 離散時間周期信號的傅里葉級數定義
7.1.2 離散時間周期信號傅里葉級數的性質
7.2 離散時間傅里葉變換
7.2.1 離散時間傅里葉變換的定義
7.2.2 離散時間傅里葉變換的性質
7.3 離散傅里葉變換
7.3.1 離散傅里葉變換的定義
7.3.2 dft與dtft、z變換的之間的關系
7.3.3 離散傅里葉變換的性質
習題
第8章 信號與系統分析的matlab仿真
8.1 matlab語言的簡單介紹
8.1.1 matlab窗口
8.1.2 常用的簡單操作或函數
8.1.3 矩陣及其運算
8.1.4 matlab的二維繪圖功能
8.1.5 m文件的建立和調用
8.2 matlab中常用于信號分析的函數簡介
8.3 lti系統的時域分析的matlab仿真
8.3.1 連續系統時域分析的matlab仿真
8.3.2 離散系統時域分析的matlab仿真
8.4 lti系統變換域分析的matlab仿真
8.4.1 連續信號和系統頻域分析的matlab仿真
8.4.2 連續信號和系統復頻域分析的matlab仿真
8.4.3 離散信號和系統z域分析的matlab仿真
8.5 連續信號的采樣與恢復的仿真
習題
參考文獻
1.1 信號
1.1.1 信號的定義
1.1.2 信號的數學描述
1.1.3 信號的分類
1.2 常用信號
1.2.1 常用連續信號
1.2.2 常用離散信號
1.3 信號的基本運算
1.3.1 連續信號的微分和積分
1.3.2 信號的時移
1.3.3 離散信號的差分和累加
1.3.4 反轉變換
1.3.5 尺度變換
1.3.6 信號的周期化
1.3.7 信號的奇偶分解
1.4 系統的基本概念
1.4.1 系統的定義
1.4.2 系統的數學模型
1.4.3 系統的響應
1.4.4 系統的互聯
1.5 系統的分類
1.5.1 記憶系統和無記憶系統
1.5.2 可逆系統和不可逆系統
1.5.3 因果系統和非因果系統
1.5.4 穩定系統和不穩定系統
1.5.5 時變系統和時不變系統
1.5.6 線性系統和非線性系統
1.6 關于本書內容和學習方法簡介
1.6.1 本書研究的系統對象
1.6.2 學習主要內容
1.6.3 學習方法
習題
第2章 線性時不變系統的時域分析
2.1 沖激序列和階躍序列
2.1.1 單位數字沖激序列
2.1.2 單位階躍序列
2.2 連續的階躍信號和沖激信號
2.2.1 單位階躍信號
2.2.2 單位沖激信號
2.2.3 б(t)的性質
2.3 線性時不變系統的零輸入響應
2.3.1 連續lti系統的零輸入響應
2.3.2 離散lti系統的零輸入響應
2.4 卷和和卷積積分
2.4.1 卷和的定義
2.4.2 卷積積分的定義
2.4.3 卷積積分與卷積和的性質
2.5 lti系統的零狀態響應
2.5.1 單位沖激響應
2.5.2 離散lti系統的零狀態響應
2.5.3 連續lti系統的零狀態響應
2.6 卷和的時域計算
2.6.1 卷和的兩個重要公式
2.6.2 卷和的時域計算方法
2.7 卷積的時域計算
2.7.1 卷積積分的兩個重要公式
2.7.2 卷積的計算方法
2.8 系統特性和單位沖激響應之間的關系
2.8.1 記憶性對單位沖激響應的要求
2.8.2 可逆性對單位沖激響應的要求
2.8.3 因果性對單位沖激響應的要求
2.8.4 穩定性對單位沖激響應的要求
2.8.5 lti系統的單位階躍響應和單位沖激響應的關系
2.8.6 系統的串聯和并聯對單位沖激響應的影響
2.9 離散系統的時域分析法
2.10 連續系統的時域分析法
習題
第3章 連續周期信號的傅里葉級數分析
3.1 變換域分析概述
3.2 完備正交信號集合
3.2.1 矢量的正交
3.2.2 信號(函數)的正交
3.2.3 正交信號集合
3.2.4 完備正交信號函數集合
3.2.5 周期信號的分解
3.3 連續周期信號的兩種傅里葉級數
3.3.1 指數形式的傅里葉級數
3.3.2 周期信號的頻譜
3.3.3 三角形式傅里葉級數
3.3.4 兩個重要的周期信號的傅里葉級數
3.3.5 連續周期信號頻譜的特點
3.3.6 連續周期信號的帶寬
3.4 連續時間傅里葉級數的收斂性
3.4.1 傅里葉級數是對信號的*佳近似
3.4.2 傅里葉級數的收斂性
3.4.3 gibbs現象
3.5 連續時間傅里葉級數的性質
3.6 連續周期信號的傅里葉級數的計算
3.6.1 根據定義計算
3.6.2 利用常用信號的傅里葉級數公式和性質來計算
3.6.3 微分沖激法
3.7 連續周期信號通過lti系統的傅里葉級數分析法
習題
第4章 連續時間信號和系統的頻域分析
4.1 傅里葉正反變換的定義
4.1.1 從傅里葉級數推廣到傅里葉變換
4.1.2 頻譜密度
4.1.3 傅里葉變換的收斂性
4.2 常用信號的傅里葉變換
4.2.1 常用信號的傅里葉變換
4.2.2 周期信號的傅里葉變換
4.2.3 傅里葉變換和傅里葉級數的關系
4.2.4 信號的帶寬
4.3 連續時間傅里葉變換的性質
4.4 傅里葉變換的計算
4.4.1 傅里葉正變換計算
4.4.2 傅里葉反變換計算
4.4.3 傅里葉變換用于卷積積分的計算
4.5 連續系統頻域分析方法
4.5.1 系統頻率分析的理論基礎
4.5.2 系統的頻率特性的定義
4.5.3 系統頻率特性函數以及單位沖激響應的計算方法
4.5.4 系統的頻率特性曲線
4.5.5 lti系統的頻域分析法步驟
4.5.6 系統頻域分析法舉例
4.6 無失真傳輸系統和理想低通濾波器
4.6.1 無失真傳輸系統
4.6.2 理想低通濾波器
4.7 調制解調技術概述
4.7.1 調制
4.7.2 解調
4.8 采樣及采樣定理
4.8.1 采樣的定義
4.8.2 低通型理想的時域采樣定理
4.8.3 零階保持采樣
4.8.4 理想內插
4.8.5 頻域采樣
4.9 傅里葉變換在其他學科中的應用
習題
第5章 連續時間信號和系統的復頻域分析
5.1 拉普拉斯正變換的定義
5.1.1 從傅里葉變換推廣到雙邊拉普拉斯變換
5.1.2 單邊拉普拉斯變換的定義
5.2 拉普拉斯變換的收斂域
5.2.1 拉普拉斯變換的存在性
5.2.2 拉普拉斯變換的收斂域
5.2.3 拉普拉斯變換收斂域的特點
5.3 常用信號的lt對
5.4 拉普拉斯反變換
5.4.1 拉普拉斯反變換的定義
5.4.2 拉普拉斯反變換的物理含義
5.5 雙邊拉普拉斯變換的性質
5.6 單邊lt單獨滿足的性質
5.7 拉氏變換的計算
5.7.1 拉氏正變換的計算
5.7.2 拉氏反變換的計笪
5.8 連續系統復頻域分析法
5.8.1 理論基礎
5.8.2 系統函數
5.8.3 系統特點和系統函數收斂域之間的關系
5.8.4 系統復頻域分析舉例
5.9 方框圖及梅森公式
5.9.1 方框圖
5.9.2 信號流程圖
5.9.3 梅森公式
5.9.4 利用梅森公式計算傳遞函數
5.9.5 利用梅森公式對連續系統的模擬
5.10 系統穩定性及r-h準則
5.10.1 系統穩定的定義
5.10.2 勞斯-霍爾維茨準則
習題
第6章 離散信號和系統的z域分析
6.1 z正變換的定義
6.1.1 雙邊z變換的定義
6.1.2 單邊z變換的定義
6.1.3 z反變換
6.2 z變換的收斂域
6.2.1 z變換收斂域的定義
6.2.2 zt收斂域的特點
6.2.3 zt和lt的關系
6.3 常用z變換的公式
6.4 雙邊z變換的性質
6.5 單邊z變換的性質
6.5.1 單邊z變換的時移特性
6.5.2 初值和終值定理
6.6 z正變換及z反變換的計算
6.6.1 z正變換的計算
6.6.2 z反變換的計算
6.7 離散系統的z域分析
6.7.1 理論基礎
6.7.2 離散系統的傳遞函數或轉移函數
6.7.3 離散系統特點與h(z)收斂域的關系
6.7.4 離散系統z域分析舉例
6.8 離散系統的模擬
6.8.1 基本互聯的系統函數
6.8.2 復雜離散系統傳遞函數的計算
6.8.3 離散lti系統的模擬
習題
第7章 離散信號和系統的頻域分析
7.1 離散時間周期信號的傅里葉級數
7.1.1 離散時間周期信號的傅里葉級數定義
7.1.2 離散時間周期信號傅里葉級數的性質
7.2 離散時間傅里葉變換
7.2.1 離散時間傅里葉變換的定義
7.2.2 離散時間傅里葉變換的性質
7.3 離散傅里葉變換
7.3.1 離散傅里葉變換的定義
7.3.2 dft與dtft、z變換的之間的關系
7.3.3 離散傅里葉變換的性質
習題
第8章 信號與系統分析的matlab仿真
8.1 matlab語言的簡單介紹
8.1.1 matlab窗口
8.1.2 常用的簡單操作或函數
8.1.3 矩陣及其運算
8.1.4 matlab的二維繪圖功能
8.1.5 m文件的建立和調用
8.2 matlab中常用于信號分析的函數簡介
8.3 lti系統的時域分析的matlab仿真
8.3.1 連續系統時域分析的matlab仿真
8.3.2 離散系統時域分析的matlab仿真
8.4 lti系統變換域分析的matlab仿真
8.4.1 連續信號和系統頻域分析的matlab仿真
8.4.2 連續信號和系統復頻域分析的matlab仿真
8.4.3 離散信號和系統z域分析的matlab仿真
8.5 連續信號的采樣與恢復的仿真
習題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隨園食單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姑媽的寶刀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經典常談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