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和諧文化建設視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42869
- 條形碼:9787010142869 ; 978-7-01-01428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和諧文化建設視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書特色
《和諧文化建設視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學術目標旨在以現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體系和范疇體系為基礎和起點,融入和諧內涵,以和諧來理解和解讀這些范疇之間的關系和聯系。把追求和諧、創造和諧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體系和范疇體系的核心概念,重新解讀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基本范疇,對現有的學科構架進行適當的調整改造。同時,把和諧確立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價值目標,把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為建設和諧社會、構建和諧文化的途徑和手段。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實現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自身的和諧。
和諧文化建設視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內容簡介
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諧發展,主要表現為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的和諧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和諧發展和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黨的事業的和諧發展。文化視野的轉換必然要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產生影響。和諧文化建設視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應當以和諧世界觀教育、和諧人生觀教育、和諧政治觀教育、和諧價值觀教育、和諧道德觀教育、和諧法治觀教育、和諧幸福觀教育等為其主要內容。和諧文化建設視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進行目標宗旨的創新、學科建設理念的創新和實踐模式的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應以解放思想為目標宗旨,應以弘揚人文精神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和實踐發展的核心價值理念。在實踐操作上,要積極探索和大力推進青年學生、企事業員工、社區居民和農村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創新。
和諧文化建設視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目錄
一、問題的緣起
(一)優化學科體系的理論訴求
(二)增強實踐成效的現實追問
(三)推進學科創新的內在需要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國內研究現狀
(二)國外研究現狀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創新點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創新點
**章 和諧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關聯
一、和諧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分析
(一)文化的本質
(二)文化危機和文化轉型
(三)和諧文化的文化哲學定位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二、和諧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聯互動
(一)和諧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一致
(二)和諧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協同
(三)和諧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載體互補
三、和諧文化建設對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和諧文化建設為思想政治教育確立和諧目標
(二)和諧文化建設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和諧理念
(三)和諧文化建設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基本條件
(四)和諧文化建設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和諧取向
四、思想政治教育對和諧文化建設的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諧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諧文化建設中的引領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諧文化建設中的支撐作用
(四)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諧文化建設中的評判作用
(五)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諧文化建設中的增強作用
五、和諧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作用
(一)保證和導向作用
(二)支撐和凝聚作用
(三)建構和引領作用
(四)調節和穩定作用
(五)評判和教化作用
(六)促進和激發作用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及當代價值旨歸
一、馬克思恩格斯文化觀的歷史省察
(一)青年馬克思的文化觀
(二)新世界觀的誕生與馬克思恩格斯新文化觀的形成
(三)馬克思恩格斯文化觀在理論思維和革命實踐中的進一步完善
二、列寧對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發展
(一)“兩種民族文化”思想
(二)文化繼承論
(三)“文化革命”思想
三、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
(一)毛澤東的文化理論
(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理論
(三)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對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堅持和發展
(四)和諧文化建設對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深化和體現
四、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當代價值審視
(一)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價值凸顯的當代境遇
(二)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當代價值
(三)馬克思主義文化觀當代價值實現的途徑和方式
第三章 和諧文化建設視野中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課題
一、市場經濟體制下非和諧因素給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課題
(一)市場經濟體制下非和諧因素的主要表現
(二)市場經濟體制下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課題
二、傳統文化中非和諧因素給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課題
(一)傳統文化中非和諧因素的主要表現
(二)文化傳承中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課題
三、多元文化傾向中的非和諧因素給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課題
(一)多元文化的構成
(二)多元文化傾向中非和諧因素的主要表現
(三)多元文化傾向中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課題
四、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中的非和諧因素給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課題
(一)對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基本理解
(二)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沖突裂變中的非和諧因素
(三)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和諧統一中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課題
第四章 和諧文化建設視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諧發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和諧發展問題的提出
(一)思想政治教育和諧發展的意義
(二)思想政治教育和諧發展的含義
二、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的和諧發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各實踐要素自身的和諧發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相互關系的和諧發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整體與教育環境之間的和諧發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和諧發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理論發展與實踐發展的和諧
(二)思想政治教育子學科發展及其與相關學科發展的和諧
(三)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當前發展與后續發展之間的和諧
四、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黨的事業的和諧發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和諧一致
(二)思想政治教育與黨的各項工作的和諧共進
(三)思想政治教育與黨的建設整體布局的和諧發展
第五章 和諧文化建設視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內容
一、文化視野轉換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影響
(一)中國封建社會的文化視野與教化
(二)西方文化視野中人的教化
(三)馬克思主義對人和人類的啟蒙和引導
二、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歷史轉換
(一)中國共產黨早期的學習和教育事業
(二)中國共產黨成熟時期的學習和教育事業
(三)中國革命走向勝利時期黨的思想政治教育事業
(四)現代化建設新的歷史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創新
三、和諧文化建設視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內容概述
(一)和諧世界觀教育
(二)和諧人生觀教育
(三)和諧政治觀教育
(四)和諧價值觀教育
(五)和諧道德觀教育
(六)和諧法治觀教育
(七)和諧幸福觀教育
第六章 和諧文化建設視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和規律
一、和諧文化建設視野中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特征
(一)社會性與政治性的統一
(二)實踐性與導向性的統一
(三)共時性與多端性的統一
(四)漸進性與反復性的統一
二、和諧文化建設視野中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體現
(一)思想政治教育內部建構過程的和諧
(二)思想政治教育外部引導過程的和諧
(三)思想政治教育連續性過程與階段性過程的和諧
三、和諧文化建設視野中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規律
(一)教育與自我教育辯證統一規律
(二)內化與外化辯證統一規律
(三)協調與控制辯證統一規律
(四)適應與超越辯證統一規律
第七章 和諧文化建設視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創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宗旨的創新
(一)解放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宗旨
(二)解放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生成的基本理論前提
(三)解放思想是未來中國文化建設的根本性課題
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的核心理念及其創新
(一)在學科理念上實現從人文科學到人文精神的升華
(二)在學科功能上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的轉換
(三)在學科定位上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精神反思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關系的統一及其創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關系的淵源
(二)思想政治教育對一般教育主客體關系范疇的超越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榜樣力量和人格魅力
第八章 和諧文化建設視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創新
一、青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
(一)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模式
(二)創新教書育人模式
(三)創新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模式
(四)創新大學文化育人模式
二、企業員工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
(一)立足企業員工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經濟前提
(二)探索企業員工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共同基礎
(三)構建企業員工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多元化格局
三、社區居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
(一)對社區構成的社會學理解
(二)社區居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的途徑
四、農村和農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
(一)農村和農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的意義
(二)農村和農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的途徑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和諧文化建設視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作者簡介
鄧福慶,1955年10月生,黑龍江省寶清人,曾就讀于黑龍江大學哲學系和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獲得哲學學士、碩士學位和法學博士學位。現為哈爾濱金融學院黨委書記,二級教授,東北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黑龍江大學重點學科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帶頭人,齊齊哈爾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帶頭人,黑龍江省應用心理學會會長,黑龍江省哲學學會、政治學會副會長,黑龍江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會副會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和黑龍江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長期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論和實踐創新及前沿問題研究。主持國家和省部級社會科學研究課題和規劃項目多項。在《光明日報》、《馬克思主義與現實》等報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著有《思想政治教育與現代社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學案例參考》等多部著作,曾多次獲得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和優秀教學成果一、二等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