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延吉殘留斷陷盆地油氣地質特點及勘探潛力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421371
- 條形碼:9787030421371 ; 978-7-03-042137-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延吉殘留斷陷盆地油氣地質特點及勘探潛力 本書特色
《延吉殘留斷陷盆地油氣地質特點及勘探潛力》系統論述了小型殘留斷陷型盆地———延吉盆地的地層、構造特征、層序地層與沉積相、烴源巖、儲蓋層特征和成藏條件、油氣分布規律, 提出先拉張后擠壓、次生孔隙帶等論點, 用已有資料分析總結了小盆地的地質特點與油氣聚集規律, 對豐富和發展殘留型盆地油氣成藏理論有一定的學術意義, 對進一步勘探開發延吉盆地油氣資源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對調查勘探類似小盆地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延吉殘留斷陷盆地油氣地質特點及勘探潛力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論述了小型殘留斷陷型盆地--延吉盆地的地層、構造特征、層序地層與沉積相、烴源巖、儲蓋層特征和成藏條件、油氣分布規律,提出先拉張后擠壓、次生孔隙帶等論點,用已有資料分析總結了小盆地的地質特點與油氣聚集規律,對豐富和發展殘留型盆地油氣成藏理論有一定的學術意義,對進一步勘探開發延吉盆地油氣資源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對于調查勘探類似小盆地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延吉殘留斷陷盆地油氣地質特點及勘探潛力 目錄
**章 勘探成果、程度與歷程
**節 勘探概況
第二節 勘探程度及已有認識
一、前人基礎地質工作
二、油氣勘探歷程
三、油氣勘探程度評價
第二章 地層發育特征
**節 地層巖性特征
一、古生界
二、中生界
三、新生界
第二節 地層對比
一、井問地層對比
二、鉆井地層與露頭剖面對比
三、與鄰區地層對比
第三節 地層分布
一、屯田營組(k1tt)
二、頭道組(k1td)
三、銅佛寺組(k1tf)
四、大砬子組(k1dl)
五、龍井組(k2lj)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構造特征與構造演化
**節 大地構造背景
一、大地構造位置
二、盆地基底結構
第二節 不整合面及構造層
一、不整合面的識別
二、構造層劃分
第三節 蓋層斷裂及構造特征
一、蓋層斷裂體系
二、伸展凹陷形成
三、構造單元劃分
四、局部構造
第四節 原型盆地的改造機制與盆地性質
一、逆沖褶皺系統的基本特征
二、盆地的現今殘留格局與盆地性質
第五節 構造演化
一、地槽發展階段
二、盆地形成發展階段
第六節 小結
第四章 層序地層與沉積特征
**節 層序地層劃分
一、層序單元劃分
二、層序地層格架
第二節 沉積特征
一、沉積相類型及特征
二、沉積環境
第三節 小結
第五章 烴源巖與資源潛力
**節 烴源巖分布特征
一、暗色泥巖分布較廣泛
二、有三個泥巖發育區
第二節 優質烴源巖主要發育在銅佛寺組
一、有機地球化學特征
二、烴源巖綜合評價
三、烴源巖展布
四、油氣資源評價
第三節 相似盆地類比
一、相似盆地有機地球化學特征
二、油氣資源比較
第四節 小結
第六章 儲蓋層特征
**節 砂巖儲集層特征
一、巖石學特征及母巖類型
二、儲層物性與孔隙類型
三、成巖礦物與成巖階段劃分
四、儲層物性的控制因素與孔隙演化
五、儲層評價
第二節 封蓋層特征與生儲蓋組合
一、封蓋層微觀封閉能力
二、封蓋層綜合評價
三、生儲蓋組合
第三節 小結
第七章 油氣藏類型及成藏條件
**節 油氣水特點及來源
一、三種類型原油
二、天然氣為原油降解氣
三、以微成地層水為主
四、油源對比
第二節 油氣藏類型與成藏期
一、油氣藏類型
二、流體包裹體特征
三、油氣成藏年代分析
第三節 成藏系統
一、油氣成藏條件
二、成藏系統劃分與模式預測
第四節 小結
第八章 油氣分布規律與勘探方向
**節 油氣分布規律
一、烴源巖內及周邊是油氣的富集區
二、銅佛寺組是主要的含油氣層位,油層不受埋深控制
三、上氣下油,次生氣藏與稠油油藏相伴而生
四、不整合與油氣關系密切
第二節 油氣勘探方向
一、大馬次凹(含豐滿斷階帶)、清茶館次凹、德新次凹中發育的構造帶是有利勘探區帶
二、龍井凸起、永昌削蝕帶是較有利勘探區帶
三、細鱗河斜坡、勇新削蝕帶是三類區帶
第三節 小結
參考文獻
后記
圖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