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行政處罰與行政復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206577
- 條形碼:9787516206577 ; 978-7-5162-065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行政處罰與行政復議 本書特色
從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案例、熱點問題出發,有機結合《行政處罰法》與《行政復議法》及其相關條例、司法解釋,采取“宣講要點”“典型案例”“專家評析”和“法條指引”的結構編寫而成。內容層次循序漸進,易于讀者理解和掌握法律常識和相關法理。
行政處罰與行政復議 內容簡介
從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案例、熱點問題出發,有機結合《行政處罰法》與《行政復議法》及其相關條例、司法解釋,采取“宣講要點”“典型案例”“專家評析”和“法條指引”的結構編寫而成。內容層次循序漸進,易于讀者理解和掌握法律常識和相關法理。
行政處罰與行政復議 目錄
**章 總則
1.什么是行政處罰?
2.如何正確理解“處罰法定原則”?
3.行政處罰要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原則嗎?
4.如何確定行政處罰相對人?
5.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處罰是否應當都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法?
6.如何理解行政處罰中的法律適用原則?
7.信賴保護原則在行政處罰中是如何體現的?
8.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起行政賠償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9.給予行政處罰后違法行為人是否還應承擔民事責任或者刑事責任?
10.對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違法行為,行政機關應移交嗎?
第二章 行政處罰的設定
1.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哪些行政處罰?
2.部門規章能否設定行政處罰?
3.地方政府規章能否設定行政處罰?
第三章 行政處罰的實施機關
1.哪些行政機關可以實施行政處罰?
2.超越法定職權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有效嗎?
3.哪些單位可以接受行政處罰權的委托?
4.哪些單位可以取得授權執法?
5.鄉人民政府可否實施行政處罰?
第四章 行政處罰的適用和管轄
1.適用行政處罰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2.違法行為一定期限內未被發現是否不再給予行政處罰?
3.違法行為同時觸犯了行政法和刑法的規定應如何處理?
4.行政處罰與刑罰能否折抵?
5.如何理解行政處罰中的從重處罰?
6.什么情況可以免予行政處罰和從輕、減輕處罰?
7.對未成年人能否給予行政處罰?
8.什么是行政處罰“顯失公正”?
9.行政處罰法中關于精神病人承擔行政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10.什么是“一事不再罰”原則?
11.“違法行為發生地”如何認定?
第五章 行政處罰決定
1.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有哪些具體要求?
2.對重大、疑難案件應當如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3.哪些行政處罰需要聽證?
4.責令停止執業活動是否屬于責令停產停業?
5.行政處罰相對人提出聽證要求的程序有哪些?
6.不聽取當事人的申辯行政處罰決定能否成立?
7.行政處罰如何實行回避?
8.行政處罰是否應收集證據?
9.行政處罰程序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10.哪些行政處罰案件可以適用簡易程序?
11.行政處罰適用簡易程序有哪些條件?
12.行政處罰應履行告知義務嗎?
13.行政處罰超出法定期限應當認定為違法嗎?
下篇 行政復議
行政處罰與行政復議 節選
《行政處罰與行政復議》: 如何理解違法行為發生地,是實施行政處罰首先要解決的問題。行政處罰法的規定確定了行政處罰地域管轄的一般原則。所謂地域管轄,是指根據行政機關的管理區域確定其實施行政處罰權的地域范圍,是橫向劃分同級人民政府之間及其所屬部門在各自管轄區內實施行政處罰的權限分工。單純從地域管轄的角度看,地域管轄是解決行政處罰權的權限和分工問題,即省一級行政機關有權在本省的行政區域范圍內行使行政處罰權,地市一級行政機關有權在本地市的行政區域范圍內行使行政處罰權,縣一級行政機關有權在本縣的行政區域范圍內行使行政處罰權。至于對哪些行政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由哪級行政機關管轄,對哪些行政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由哪個具體的行政部門管轄,靠地域管轄無法解決,是級別管轄和職能管轄規定的問題。 行為人的行為構成行政違法,其中一個重要要件是客觀上實施了行政違法行為,以行政違法行為的發生地作為行政機關管轄行政違法活動基準點是比較科學的。首先,規定違法行為發生地的行政機關管轄,便于行政執法機關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案件的管轄,適用起來范圍較廣,既包括實施違法行為地也包括危害結果發生地,它囊括了行為人實施行政違法行為的全過程,無論違法行為人在其實施違法行為的哪個階段被發現,都司以立即依法就地給予行政處罰,有利于行政機關及時有效地打擊行政違法活動;其次,規定違法行為發生地的行政機關管轄有利于行政執法機關對違法事實的進一步偵查,便于調查、取證,可以有效地節省執法機關的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再次,規定違法行為發生地的行政機關管轄符合行政機關各司其職的原則,我國的行政管理首先是按照行政區劃進行的,地方人民政府管理本轄區內的社會生活、公共事務,對本轄區內發生的行政違法活動進行管轄,是其應有的職權和責任。應當說,行為人實施了行政違法行為,在其實施過程中任何一個階段被發現,該地方都可以成為違法行為發生地。如販賣假藥的違法行為,李某在甲地制造假藥到乙地銷售,運輸過程經過丙地、丁地,依照法律的規定,甲乙丙丁四地都可能成為違法行為發生地,當地的行政執法機關如發現了這一違法行為都有權對其實施行政處罰。 ……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
- >
唐代進士錄